3.陈桥兵变:一场自编自导的历史剧
柴宗训是柴荣的第四子,即位时不到7岁,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
范质和王溥属于文臣,手中无兵,对赵匡胤构不成威胁。一些投机分子看到赵匡胤很快就会抢班夺权,就四下散播谣言,制造混乱,“时人咸谓天下无主”。而另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则继续坚持立场,希望能有人出头,先发制人,干掉赵匡胤,挽大厦于将倾。
但其实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有没有人愿意出头倒在其次,是否有人有能力出头才是关键。而随着赵匡胤与其党羽加紧活动,在柴荣死后的半年时间里,禁军内部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先来看殿前军系统。
据史料记载,后周殿前军的高级将领职位由高到低主要有以下几个:都点检、副都点检、都指挥使、都虞候等。都点检是殿前军的最高领导,由大哥赵匡胤担任。副都点检的位子之前一直空缺,但在柴荣死后,却由一个叫慕容延钊的人充任。慕容延钊与赵匡胤是少年故交,彼此以兄弟相称,关系可以说是铁板一块。接下来,都指挥使和都虞候的职位分别是由石守信和王审琦担任,这两人都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关系同样很铁。这样,整个殿前军的所有高级军官,就全都是赵匡胤的人了。
再看侍卫亲军系统。
这一系统长时间以来都是由柴荣的表哥李重进把持,在高级将领中,原本只有一个韩令坤与赵匡胤有“兄弟”之谊。柴荣临终前,为了防止李重进觊觎皇位,就安排他离开京城,去河东防御北汉。但河东与京城离得很近,且容易与外部势力勾结,威胁同样很大,所以柴荣死后,赵匡胤又矫诏命令李重进去镇守更远的扬州。如此一来,侍卫亲军在京城就等于群龙无首,赵匡胤可以非常方便的安插自己的人员。最后,侍卫亲军中,除副都指挥使韩通外,其余重要职务几乎都被赵匡胤的亲朋故友占据。
经过以上部署和准备,京城中能对赵匡胤构成威胁的势力基本上没有了,于是赵匡胤觉得,机会已经是彻底成熟了,就差一个黄道吉日动手了。
农历正月初一,又叫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日子好得不得了。但是显德七年(960)的正月初一,对于后周政权来说,却是黑道凶日,因为在这一天,朝廷突然接到战报,说北汉正与契丹联手入侵边境。
宰相范质和王溥面对突如其来的军情,商议一番,觉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有外敌进犯,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派人去迎战,而赵匡胤作为禁军的最高统帅,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谁知消息一传出,京城立马流言四起,百姓都觉得这一场景与当年郭威称帝太像了,便到处哄传“赵匡胤出军之日,就是当天子之时”。一些富人害怕兵变祸及自己,纷纷举家外逃。赵匡胤没想到大家的反应会这么大,有点蒙圈。
另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当时的赵匡胤甚至还有点疑惧,觉得虽然处心积虑准备了很长时间,但受命出征,太过仓促,容易乱中出错,功亏一篑。他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对家人说:“外面到处都在议论我的事,不知如何是好,我是去呢,去呢,还是去呢?”恰巧他的妹妹正在厨房做面条,听闻此言,顿时火了,抄起擀面杖就去打赵匡胤,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事不能婆婆妈妈。你的事,能做决定就做,不能做决定也别在家说,除了徒增我们的担心还能有什么用?”赵匡胤被这么一顿训斥,犹如醍醐灌顶,遂下定决心起事。
两天后,也就是正月初三,赵匡胤按计划率兵出城。当天下午,部队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并在此整顿休息。刚开始,大家都还很平静,但是到了晚上,就开始有将士煽动军心,说当今皇帝就是一小屁孩,为他卖命捞不到任何好处,还不如让都点检赵匡胤做皇帝,以后大家肯定能吃香的喝辣的。
其他将士对于拥立自己领导当皇帝的把戏早已见怪不怪,听有人这么说,都怀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跟着起哄。赵匡胤见大家的情绪都被鼓动起来,也不约束,就假装喝醉酒睡觉去了。余下的事则由亲信赵普出面,要求参加兵变的将领管好自己的兵,不得趁机剽掠,制造混乱,以保证“兴王易姓”顺利进行。
次日清晨,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赵普带着兵变的将士前来见赵匡胤。赵匡胤其实激动了一夜没睡觉,但却装出一副酒醉未醒的样子,慢腾腾起床。将士们见赵匡胤戏演得恰到好处,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并下拜高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
赵匡胤“被迫”当了皇帝,自然要表现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他对拥立他的将士们说:“你们贪图富贵也就算了,怎么还把我架在火上烤。然事已至此,我得把丑话说到前头,你们既已选择了我,就必须听从我的命令,否则,这个皇帝我可不当!”将士们见大事将成,都很高兴,便配合着赵匡胤把戏演完,纷纷表示没问题。
于是,赵匡胤当众提出三项要求,即回到京师后,不得侵犯后周太后和小皇帝,不得凌辱后周大臣,不得抢夺百姓和官府财产。诸将士又都答应了,赵匡胤很满意,遂决定放弃抵御外敌,率军掉头向开封进发。
而守备开封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早已接到兵变的消息,大开城门进行接应。禁军将领中,唯一想率兵抵抗的是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不过可惜的是,还未等他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所以,陈桥兵变的将士等于是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开封。
宰相范质早料到赵匡胤会反,但没料到会反得这么快,更没料到赵匡胤会完全按照郭威的剧本一路演下来。他很后悔当初仓促遣将,以至于见到王溥时,激愤得差点把对方的手掐出血。
好在范质也是个看得开的人,知道大势已去,徒劳的反抗只会带来无谓的牺牲,对双方都没好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范质为了保全后周最后一丝颜面,就向赵匡胤建议按照儒家的礼仪来完成权力交接,以显示新朝的合法性。
赵匡胤同意了,并于当天在崇元殿举行禅让礼。
禅让礼由后周兵部侍郎窦仪主持,并宣读了禅位诏书。诏书内容倒是文采飞扬,不过却是以小皇帝柴宗训的口吻写的,让人感觉有些滑稽。诏书大致意思是后周王朝气数已尽,被百姓抛弃了,而赵匡胤承天受命,顺应民心,因此后周很乐意把政权交给赵匡胤。赵匡胤作最后总结,表示却之不恭,便欣然登基称帝。
因赵匡胤在出任殿前都点检的时候,曾兼任归德军节度,归德军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这个以开封为都城的宋朝,历史上被称之为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宋朝既已建立,赵匡胤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但对于喜欢把帝王将相史娱乐化的中国人来说,这件事却被揪住不放,因为赵匡胤的称帝过程有太多的疑点。
其中,最大的疑点是陈桥兵变究竟是偶然事件,还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变。
需要注意的是,我要探讨的不是赵匡胤是否处心积虑当皇帝的事(这事没有争议,有太多直接证据),而是陈桥兵变与赵匡胤称帝之间,是瓜熟蒂落的结果,还是催熟的结果。
说白了,就是赵匡胤对陈桥兵变的计划是否知情。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你上面不是已经从他事先知情的角度去写了吗,现在又回过头来探讨这个问题,有点逻辑混乱啊。况且赵匡胤一直在谋划着做皇帝,现在也已经做了,再纠结他是否知情兵变重要吗?
我要说的是,重要!我上面之所以那么写,是为了让故事发展显得更自然、更好看。而这段历史在正史上的记载一直是隐晦不明,让人觉得迷雾重重,看不透。表面上,赵匡胤是否知情并不影响结果,可事实上,它却影响着我们看不见的内核。
不信,我们就进行一个假设。
但鉴于上文已经用赵匡胤知情的视角把陈桥兵变捋了一遍,下面就只假设赵匡胤不知情的后果。
那么,赵匡胤如果真不知情,到底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他还没有完全做好当皇帝的准备,里面多少夹杂着被迫的成分,局面也不是由他个人所能掌控的。换而言之,就是赵匡胤的那些将士在主导着兵变,你愿意当最好,不愿意当他们有可能会拥立其他人去当。赵匡胤会显得有些被动,或者说是身不由己。
就好比康德说过:“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赵匡胤想当皇帝,最后当了,并不能证明他是完全自由的;赵匡胤害怕掉脑袋,说当皇帝风险太大,咱们还是算了吧,大家尽管不情愿,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这样的话,才能说明赵匡胤真正的自由、自主,不受他人控制。
所以,如果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也就意味着他不但是导演,而且是制片人,事情百分百由他说了算。其潜台词就是:老子认为当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异议,我只要求你们服从命令,听从安排,别的甭废话。
由此可见,赵匡胤是不可能不知道兵变的。
当然了,凡事都要讲究证据,而正史上究竟有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赵匡胤是知情的呢?
答案是没有。
不过也别灰心,因为我们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要是间接证据充分的话,也是可以让我们挖到事情真相的。
经过查阅资料,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事情的端倪。
一、据《辽史》记载,显德七年(960)正月,契丹没有对外用兵的记录。不但没有用兵,而且还说自柴荣北伐拔取三关二州之地后,契丹惶恐不安,直到柴荣病逝,官民才始得稍安。加之契丹皇帝穆宗是有名“睡神”,不关心政治,也不想打仗,故不太可能举兵南下。而赵匡胤撤兵回开封称帝后,北汉与契丹入侵边境的事居然就不了了之,让人好生奇怪。由此来看,这个外敌入侵的情报,极有可能就是赵匡胤等人伪造的。
二、当赵匡胤还未率兵前去抵御入侵时,京城就已开始谣传赵匡胤将会做皇帝,很显然,这应该是一种舆论造势和舆情监控。当赵匡胤一方发现百姓情绪稳定时,紧接着又开始进行第二轮造势,说什么天上有两个太阳在搏斗,一个干掉了另一个,都是天命,云云,企图用迷信思想来蛊惑大家,以证明改朝换代的合法性。
三、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返京,有人把这事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却说:“我儿子早就胸怀大志,现在果然不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我想,只要是正常人,这种反应就肯定不正常,因为当一个母亲得知儿子在干造反的事时,既不惊讶,也不关心,是绝对无法用心理素质好能解释清的。除非,赵匡胤的母亲事先得知儿子要做什么,她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做心理准备,才能控制情绪,显得淡定从容。
四、纵观整个陈桥兵变,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次兵变过程好像排练过很多次,计划井然,安排有序,丝毫不像突发的军队哗变。同时,又有很多说不通之处,如赵匡胤作为禁军领袖,在准备抵御强敌的关键时刻,岂能酒醉而不知兵变?既然是去打仗,将士们怎么还会带着黄袍,黄袍从何而来?兵变当天,赵匡胤就着急忙慌的称帝,那个以小皇帝口吻写的禅位诏书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等等,所有的这些事情,都不可能在赵匡胤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证明,赵匡胤不但是个有心的人,而且是个有心机的人,能够绝对掌控局面。他的那些将士,都不过是他的一枚枚棋子,使用还是丢弃,全在他一念之间,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这,才是赵匡胤真正可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