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医患之间的那点事儿

说说医患之间的那点事儿_第1张图片

一位朋友的母亲病了,打电话咨询我,言语中满是焦虑。

因为对医学的认识真空,刚得知母亲患病的消息时,全家人手足无措,慌乱不堪,没有一个主心骨拿主意,原本按部就班的诊疗程序,在他们看来仿佛漫长的折磨。

朋友说话的语速很快,急切地想知道疾病的来龙去脉,我只能给予有限的解答,毕竟远隔千里,没有隔空探物的本领,所有的诊断都是猜测而来,不符合医学的严谨性。为了安慰这位心急如焚的朋友,我的应答多了一些大事化小的腔调,叮嘱她不要过于担心,或许只是一场虚惊。

善意的谎言却被现实的无情戳破,逐项检查结果都指向不好的疾病。癌症在老百姓心目中恐怕甚于洪水猛兽,我们总把得知癌症的消息比作判死刑,最近几年这样的比喻听得少了,大概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早不如以前那样令人恐惧了。不过,朋友的紧张、无助依然从电话那头传递过来,我也感染上悲观消极的情绪,心生愧疚,不能在关键时刻帮她一把。

朋友的不安还体现在对当地医生的不信任,这也难怪,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已经很难再建立良好的互信,双方都在担心对方会在什么地方“阴”自己一把,小心翼翼地说话,谨慎地做事,将每一次的情绪波动都当做不怀好意。医生不能尽言病情,从不把话说圆说死,实在是保护自己的无奈之举,而患者一方总不能从医生那里得到明确的解答,常常领会、理解错误,把避重就轻的病情介绍看做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心中各怀着心事,整个诊疗过程充满了警惕和怀疑的气氛,但疾病还是要治下去的,又无法绕开医患之间的接触,于是,便微妙地僵持着这种尴尬的关系。

对于朋友的焦头烂额,我表示十二分的理解,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检查,各大医院间的会诊,本就让人心神俱疲,医生还玩弄一般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朋友听得云里雾里,有时医生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种的疾病,朋友误解为不一样的诊断,心里更为烦闷,以为母亲的病很严重,每家医院的诊断都不能统一,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解释起来破费功夫,因为她本就有了成见。我劝慰她,既然选择了一家医院,就要需相信做出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很难想象如果不懂医疗的家属过多的参与治疗过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倘若不相信这家医院,完全可以换另一家,选择医院、选择医生就象挑选衣服的品牌,不一定每个品牌都适合你,但你可以选择自己信赖的。

大医院的医生表现傲慢,这是从患者的视角得出的结论。而医生却很无辜,天天忙得连轴转,还换不来患者家属的一个信任。一个上午的门诊要看近百个号,按上午3个小时计算,180分钟为100名患者提供服务,平均在每人身上只能花费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无怪乎朋友会抱怨,看门诊时医生懒得多说一句话。这是中国医院的现状,也是中国人从众心理作梗,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家都盲目地相信大医院的诊疗水平,就连极为普通的感冒、腹泻也要涌入大医院就诊,像极了“盐荒”时抢盐的心理,宁可挤破脑袋也要抢去一份并不一定最适合自己的服务。

医疗市场的混乱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朋友母亲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的肿瘤科和放疗科,均表示可以积极治疗,并都热情地开具了住院书,肿瘤科以化疗为主,放疗科以放疗为主。癌症的治疗,除手术外,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都要兼顾,不过一般有先后主次的之分,按照治疗原则制定当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其它手段为辅助。而两个不同科室争抢同一个病人的举动,只能是经济利益的刺激驱使,模棱两可的病人能收即收,能抢则抢,收了便有效益,不收就只能喝西北风,所以临床科室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服务态度也有所提升。表面上看是难得的进步,实际却无端地损害了病人的利益,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和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造成医患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缺陷,有监管的乏力,有文化的差异,更有媒体的推波助澜,究竟怎样恢复医患之间的信任,是个大课题,是一个漫长的纠治过程,是每个人向往已久的和谐温馨。

朋友第一次遇到这种无奈的事情,有点慌乱可以理解,关心则乱嘛!如果见多了医疗环境的复杂和不确定,也许会冷静下来,客观地对待医生,理性地对待母亲的病情,深入理解原本不熟悉的人生百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说医患之间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