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不是一个好故事

和爸爸在拔萝卜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叫《拔萝卜》,其同名儿歌也是几代人的记忆。

《拔萝卜》的故事版本有很多,为了适应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难易程度也有所差异。不过,故事的核心意思和发展脉络都是一样的,就是萝卜太大了,老公公拔不动,于是先后叫来了老奶奶、小姑娘、小花狗、小花猫和小老鼠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地拔出了大萝卜。故事的教育意义是人多力量大,大家团结互助能把事情做好。

我一直不太喜欢给某个故事“规定”一个教育意义,许多意义太过于表面而生硬,尤其硬编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拔萝卜》就是一个硬扯的儿童故事。难道因为是“儿童文学”就可以这样生拉硬拽地编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儿童文学当然免不了想象,但就算是想象文学它依旧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更别说像《拔萝卜》这类偏写实的小故事更应该“基于生活”了。《拔萝卜》的不合理之处在于三点:

一是“求帮忙”的过程是不合乎常理的。一般情况下,人遇到困难会选择向力量更强者进行求助。比如我扛不动米袋会叫老公帮忙,而不是求助儿子。但故事里的求助对象“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小了。当然作者的编排是有意图的,这样有戏剧性,而且从视觉上看,小老鼠拉着花猫尾巴也特别诙谐有趣。同时,作者也希望本不和谐的小动物在自己的笔下能和和美美一家亲。要知道,有俗语说猫狗一起是会打架的,还有众所周知的小猫是老鼠的天敌。或许他不希望孩子先入为主地对一些现象产生思维定势。

二是他们不太能把长得这么大埋得这么深的萝卜直接拔出来,因为萝卜叶子会断的。之前,我只是心存怀疑,直到过年,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去了菜地摘菜拔萝卜的时候我才确定那种怀疑是合理的。老公发现了一个大一点的萝卜叫儿子来拔,儿子拽着萝卜叶子一使劲,拔断了萝卜叶子,萝卜却躲在地里纹丝不动。儿子接着拔,把叶子都拔光了也没拔出萝卜。后来,他把萝卜周围的土松了松,才拔出了萝卜。“松了松土”,这点很重要。这也是我认为《拔萝卜》不是一个好的儿童故事的第三个原因,故事为了强调“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忽视了引导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想其它的办法。明显,拔萝卜是个力气活,但也需要动脑筋。在萝卜叶子很可能被扯断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萝卜拔出来呢?“松土”是一个比“叫人帮忙拔”更聪明也更值得采用的方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能这么较真,《拔萝卜》是非常充满童趣的,同名儿歌也是朗朗上口,要不怎么能流传这么久呢?“趣味”自然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只在乎趣味而忽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的就不是一个好的儿童故事。好的故事,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终会指向现实意义。

《拔萝卜》是可以改编得既合乎事实又充满童趣的。

改编后的故事大致可以这样发展:老爷爷拔不动萝卜,先后叫来了老奶奶、大哥哥、花狗、山羊和老黄牛帮忙。突然,大家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原来,萝卜叶子被拔断了,可是萝卜还埋在地里一动不动。有人埋怨说不该使用蛮力的,有人说算了等吃饱饭再来试试吧,有人建议在萝卜顶部圈根绳子大家拉绳子拔。七嘴八舌地也没争论出个结果来。这时,一直没有参与讨论的老黄牛不紧不慢地开口了:先给萝卜松松土,那样就容易拔了。大家一听,貌似可行,就一起把萝卜周围的泥土给翻松了。果然,大家很容易就把松过土的萝卜给拔出来了。

按照这个脉络编写,不会减少故事的趣味性 ,也能满足“大家团结互助”的教育意义:不仅团结了力量,还一块儿动起了脑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拔萝卜》不是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