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庄子

春秋时期大国小国拉帮结派,一会儿打打这,一会儿打打那儿。文人墨客起四方,孔子带领的儒家,墨子带领都墨家,苟子带领的法家。孟子提倡的仁政,庄子提倡的逍遥,老子提倡的谦卑,上善若水。百家争鸣好不壮观。而我比较欣赏的,是庄子提倡的逍遥。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生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管死前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最终都终有一死。庄子认为,因为人都有一死,不如放下荣誉和面子,金钱和名誉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这也是在一定的限制之内。你没有必要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天性。做人要突破一切的条条框框,礼法约束成为一个真人。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在南北朝时期,有一名官员靠着圆滑的口舌以及他灵敏的观察能力,不停的为他辅佐的皇帝变出各种各样的好听话来博得皇帝的信任。如果皇帝喜欢听好话,那么他就死命地说好话;如果他辅佐的皇帝喜欢别人给他提意见,那么他就给皇帝多提意见。他就是依靠着这种技能辅佐了将近十多个皇帝,一直得到恩宠,最后善终。虽然这人看起来一生十分圆满,但是他的行为却被很多人看不起,认为太过狡猾,口舌圆润。

我们反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他们虽人学识渊博。但是不愿出来做官,宁可在深山老林中穷苦一辈子,也不愿意出来到官场享受一时的荣华富贵。他们一生傲骨,傲然面对死亡,还不忘弹出哪一首绝响广陵散。他们的精神令楼市很多人瞻仰。庄子以前也被某位皇帝邀请做高官,当时他就对使者说“你有没有见过那些即将被祭祀牛,他们穿戴着很多珠宝和绸缎,并且有很好的饲料,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可等到他们被拉去祭祀的那一天他们就会后悔了。所以我不去做官。”

同样的理论也被秦朝的大臣里斯说过。那便是著名的“厕中之鼠与仓中之鼠”的故事。他发现身在厕所里的老鼠和生在谷仓里的老鼠完全不一样。厕中之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十分可怜。而仓中之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非常令人羡慕。于是他就从自己的“小厕所”(县)直奔“大粮仓”(咸阳)。他在哪里享受到了很高了待遇,十分的高兴。可是最后收到赵高陷害,在咸阳闹市被斩首。到时他就发出了感叹,哎!一生中还不如当一个厕所里的老鼠,虽然处境堪忧但是绝无生命之忧。身在粮仓里的老鼠,虽然环境好,但随时都有人来驱鼠,并且还有同类正夺地盘,整天提心吊胆。哎!

你可能感兴趣的:(逍遥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