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中有何为人之道?

楚汉争霸中有何为人之道?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一直有看《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虽然只看到项羽的段落,但大概也对汉朝初期的人物有了比之前更深的了解。

 其实我曾对汉朝的了解也就是停留在《王的女人》,《美人天下》这两部电视剧。但那只是电视剧,如果想真正了解历史是不能只看电视剧的,毕竟为了荧幕效果,剧情精彩很多细节都会被编剧篡改。

 而吸引我去看的完全得靠易中天,从前只知其人却不知他讲课是怎样。以我粗陋的眼光看来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风趣幽默,知识渊博,表演精湛(有次甚至亲自来演示让席礼仪)。可王立群也并不差,他更像平常中规中矩的老师,一样越看越喜欢。

 从看到现在已经讲了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项羽。在这其中也讲了,夏侯婴,张良,陈平,范增等等的一些重要人物。

 首先据我目前记忆对晁错的映象就是:冤,忠,顾国不顾己。因削藩而被诸侯已“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造反,汉景帝无奈判处晁错斩腰刑(真真的失策),主要原因还是晁错树敌太多,在为人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被汉文帝称为智囊的他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做人不应该像晁错那样,为人太过苛刻,把所有丰茂都表露无遗,不懂得迂回,用现在的话就是情商低。他是不错的谋士官员,可没有处理得当,错在了为人处世上。

 相比晁错,袁盎就更加符合一个谋士的作风,又已儒家思想已礼待人,直言不讳。但是忠臣并不能一定会得到多好下场的,伴君如伴虎,袁盎再有才干也逃不过贵族斗争之间的牺牲品。

 说说韩信吧(别的忘的差不多,该死没记笔记)。他怎么说呢,很聪明,但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时候。比如说有次刘邦已慰问为名去看韩信,韩信也知道大概意思,只可惜他太慌张,竟然拿钟离昧的人头去叫迎接刘邦。自以为的小聪明,却打了自己一记耳光。

 可他的确是个很好的军事家,刘邦夺取天下有很大一部功劳全靠韩信,能打,善打。击败代,赵后又攻下燕国,然后在打下齐国,并最后歼灭楚军。

 在刘邦军事不稳之时很多人逃跑都没有使萧何主动追,但却夜追了韩信。萧何不仅是个大管家,管账本的人,他眼光真的很精准,韩信的确是“无双”的将才。

 他也算是比较深谋远虑的人,并不是匹夫之勇。从他没出名前的胯下之辱就能看出,韩信目光深远,不记眼前之辱。杀了对方有何用,还不是要死(秦朝法律严格,杀人死刑,动不动就死刑),倒不如忍下这口气。毕竟他也算是落魄贵族,即便落魄,那也是贵族,他还有更长远重要的志向。

后来他的处死,也并不觉得死得冤,最后他真是一错再错,错到刘邦不能容忍。

 刘邦,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他是个贪财好色之徒,并且经常骂人(被易中天演的活灵活现),史记记载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沛公骂曰”。说它流氓一点不为过,除了“固不如也”的自知之明和“为之奈何”的善用谋士以外也并没有什么本事。但这两点足以完胜敌人项羽啊!韩信也曾举例权衡刘邦与项羽,说项羽对他话不听不用,而刘邦则是关照有加,并重用韩信,且忠言不逆耳。这是很多谋士愿意留在刘邦身边的原因。像王立群在项羽部分所提的那本书中说的一样,为将为领导要做什么?什么样的才行?就如同做菜,酸甜苦辣咸放多了都不行,都是副料,最重要的是一瓢水。咸了放点水就不咸了,辣了放点水就不辣了,甜了放点水就不甜了。二刘邦就是着一瓢水,看似无功无过,其实最为主要的。

 我认为王立群是过于夸赞刘邦了,他只是个老狐狸罢了(楚汉之争时已五十多岁了),一切表面好意只是暂时的。能在逃跑中多次踹下自己儿女的人能有多好,如果没有夏侯婴的挽救那历史上也没有汉惠帝了,虽然有没有他也没什么卵用。

 一个老流氓,会逃,会踹,在见人时还请小妹洗脚的人让我怎么说他好。除了一点他不怎么计较为人还算亲和,但他最终的成功也真得感谢一个人。

 那就是项羽。

 如果不是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才,妇人之仁,莽夫一个的话怎会把人全吓到投靠了刘邦。

 可项羽自称为霸王也是算合理的啊!再战场上用司马迁的话来说他就是“战必胜,攻必克”,且力能举鼎。这样的一个人天生就是将,在杀人时才能找到归属感真的不适合当王。而且他在起义杀秦地时最不好的就是屠城。就像《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说元朝统领中原时那样,压根儿还是把自己当外人,在中原胡作非为,抢的抢杀的杀,即便投降还是杀。完全忘记了这是自己攻下的城池,这地方已经属于自己,这里的子民也是自己的人了,自己人杀自己人那不是傻么?

 这点刘邦就做的很好(估计还是身边人劝说的),在入关后秦宫大量美女美酒金银财宝他丝毫未动。这点还被范增提到过,说刘邦如此能忍得,必是个不简单的人啊!刘邦首先是让萧何把秦宫的档案,账本整理出来(如此机智,定是萧何提议的)。

 打仗一定要有气势也要有自信,但项羽就是太过于自信了,太自傲,用现在的话就是“你这是要上天啊”(最后也真很快就上天了)。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怎能理解“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几个字呢。

 突然想到斗蛐蛐,项羽也就只能当那只蛐蛐,而且是一个没有了主人,没有了管束的蛐蛐。和一堆有主人有谋略的蛐蛐战斗怎么可能取得胜利,但他与刘邦的战争中也不是没有胜过,毕竟猛将也不是虚名。

 项羽谁也不能怪,怪只怪自己的性格有太多漏洞,性格决定人生啊。

 而且和刘邦这只老狐狸相比,他太过年轻气盛(楚汉之争时只有二十几岁),太自负,太目中无人。就连身边唯一的谋士范增的话也不听,他以为能打就行了么?大错特错了。套用石悦的一句话就是“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已暴来行事是不可取的。

宇宙万物让人从动物进化来就是要用人脑的,不是让你再退化为只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动物的。

 只能说,这个不会用政治手法的项羽还是太过于幼稚,在当时的天下怎么不被淘汰,如今的社会也是要被淘汰的。现在的职场也如同战场一般,个人认为甚至比战场更为凶险。战场更为直接,都是摆在台面上,而职场上可能周围都是老狐狸刘邦,就你一个呆霸王项羽在混迹其中不知其意。最后可能糊里糊涂就被开除了。

 智慧是永久的通行证。我一直坚定的认为这是不管在何处都要必备的一条准则(废话)。

 在楚汉争霸也有几个为什么刘邦会赢的要点。

 1:刘邦可以说是被北斗七星包围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为七星。而项羽是一颗孤傲的独星。

 2:刘邦不不计前嫌,项羽妇人之仁,关系不好的就不愿封赏。

 3: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人也是暗中疑),项羽谁也不信任,而且都放在表面上。

 4:刘邦有自知之明,项羽太自以为是。


 不能说刘邦有多好,起初刘邦真的什么也比不过项羽,完全靠项羽傻傻的奉献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楚汉争霸中有何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