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用精神延续生命,用文化传承家族

所以,只要自己一有时间,我就尽量地回老家陪陪母亲。但我的时间总是很有限,有时,就经常给她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让亦新、建新常给奶奶打电话。有时候,老人的心里,盼的就是那份问候和看望。很多老人,晚年是很凄凉的,孤身一人,也难以见个人,一见个人,就会唠叨个不休,那唠叨,其实是另一种需要。有时候,我们陪陪老人,听听唠叨,也是一种享受,不要在意他们唠叨的内容,而要体谅他们那颗孤独的心。所有的老人,不管怎样,他们的身上都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要知道感恩。

——摘自《一个人的西部》 雪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用精神延续生命,用文化传承家族_第1张图片
摄于:利川大水井


中国人总是说“隔代亲”,在这一点上,我是相信的。在我童年的时光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外公外婆家住的,所以我和他们感情非常深厚。母亲怀上我时才二十出头,在当时的政策规定里,我是被判了“死刑”的。计生办的人强行要让我的母亲把我给打掉,外婆运用了一些世间法的手段,才保下我这条小命。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起,我和外婆之间的感情超过了一般的祖孙情,她对我的依赖和牵挂也超过了其他人。

从我记事起,外婆就喜欢给我讲故事。童年的盛夏夜,我和她睡在一张床上,她就像一本活的故事书一样,声情并茂的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里的主人翁有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她和我外公的婚姻结合,她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是的,在她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更像她的听众,像她的朋友。至今为止,她还喜欢给我讲故事,讲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在2013年的时候,她经常去跳广场舞,在跳广场舞的地方她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也是一位老人,只是年龄比我的外婆小很多。因为她的新朋友很胖,所以外婆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胖胖。胖胖奶奶是四川人,先生早年因病去世了,为了养活一双儿女,胖胖奶奶吃了不少的苦。带领外婆和胖胖奶奶跳广场舞的领队也是一位老人,因他年轻的时候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所以外婆他们尊称他为赵老师。赵老师年近八十,身子骨却很硬朗,腰背比一般的年轻人还要直。听外婆说,赵老师的夫人因病过世了,儿女长年又不在身边,编排舞蹈是他平生中最大的乐趣和追求。领队赵老师是独居老人,跳舞的胖胖奶奶也是独居老人,因为经常在一起跳舞,两人便产生了感情……大前年,我一边帮外婆按颈椎一边和她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忽然想起了舞蹈队里的这一对老人,不知道他们的夕阳红如何,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好吗。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我便向外婆询问了他们的现状。外婆说:“吹了,两个人没戏了。赵老师新交了一个女朋友,胖胖奶奶也新找了一个男朋友。”这是一对独居老人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中,我读出来的内容不单单是人类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还是一位独居老人孤独的内心。他们没有信仰,灵魂的深处没有追求,长期的独居,使得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的孤寂。内心无所依靠的他们,不得不再去追求夕阳红,追求黄昏恋。似乎只有这样的生活,他们才能再续人生的追求,才能重新找到活着的意义。不然,他们就是一个正在等死的老人。谁不怕死?除了看破生死的圣人之外,凡人有谁不怕死?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想不到死亡的。健康的身体,充实的生活,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生活中充满的尽是美好和希望,谁能想到死亡和灵魂呢?可是,宇宙的规律就是这样,自然的现象就是如此,我们会老,我们会死亡。因为会死亡,所以我们才要去寻找活着的意义,去寻找信仰的力量。信仰其实并不需要人类,只是人类需要信仰。信仰不是什么神神秘秘的宗教,信仰的本身就是一种程序,是指引人该如何活着的生命程序。

外婆总是说,他们这些老年人就是离天远,离土近的人。其实,在死亡的面前,不单单老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谁不是过一天少一天呢?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只有一个三岁,一个十三岁,一个三十岁。命运绝对不会因为你的资产和身家而改变宇宙本有的道。生老病死本身就是道,是真理,是真相。一切都在变化,我们不可能永远的年轻,我们不可能永远的活着。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我们会死亡。

曾经我听一位朋友说,老人注定是会被这个社会抛弃的。在整个宇宙和大自然的规则中,除了能看到乌鸦能反哺之外,大多数的生命体等到年老的时候,就会被忽略,等待他们到来的只有死亡。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是的,相对于年老的人来说,他们定然不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中心,他们定然很容易被社会给忽略。人是动物,但是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的原因,就是因为人性中存有的良知,人应该对一种美德或者精神有着更高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一个人没有良知,没有精神的追求,没有对崇高有着向往的话,我们的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类。所以,赡养老人,照顾老人,给老人一份好心情,让他们安享晚年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分内之事。

社会确实不需要老人了,但是,老人最大的成功就是生养了一家的儿女。这些看似是个体生命的儿女,其实承载了老人的另外的一种生命。我们的生命是老人给的,我们最初的思想意识也是源于老人传下来的。他们在晚年最大的余晖,莫过于看到他们的儿女延续了他们的青春与活力。

在这个社会中,除了极少数的人能成为圣人之外,大多数的老人都是平凡的人。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拿着我们流行的话语体系去与他们对接。我们与老人的时代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看待的问题自然就不同。像我外婆那一代的人,他们是吃过苦的,对于他们那代人来说,吃饱穿暖是最现实的问题。除此之外,没有比这个更加现实了。所以,吃饱穿暖是那个年代大多数老人的梦想。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与外婆之间就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2018年,我照旧在恩施州过年。平日里我很忙,外婆基本见不到我,在过年的时候,她就会格外的粘我。在她的身上,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老小老小。人老了,许多行为就会像一个孩子。那天,我正在厅里面对着电脑记录着我的过年生活。我想趁着自己的记忆还没退散时,把在恩施州过年的经历写出来。我的外婆看我坐在厅里,便跑来跟我聊天。以我现在的水平,暂时还不能一心二用,她一跟我聊天,我就不能专心的写作。于是,我就对她说,我现在正在赚钱,我晚点跟您说。她一听我是在做正事,便一句话都不说了,坐在我的身边默默地等我写完。下午跟她上街时,我会买点她喜欢的东西,然后告诉她,这就是用早上赚的钱买的。她听后就会非常的开心。有的时候,与家人沟通需要善巧方便。我如果对外婆说,我在写作,或者是说一些比较空的话,她是不理解的。与其让老人不理解,不开心,我为什么不用她能接受的方式与她沟通呢?

在生活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便是老人们再平凡,他们的身上依旧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有一双发现他们优秀的眼睛,不要总盯着他们的缺点和平庸来看他们。他们有一个时代的局限,同样,我们也会有我们这个时代的局限。等我们老了以后,我们的后人也会觉得我们很愚。所以,在我看来,在家庭文化的建设中,一定要培养孩子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和欣赏美好的心灵。雪漠老师的父母都不识字,是地地道道的西北农民。但是,雪漠老师的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生养了雪漠这样的一个人。同时,雪漠老师在他成长的路上也发现了他父母的优点。在雪漠老师的许多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父母的赞许。比如,雪漠老师告诉我们,他父亲的笑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他母亲的坚毅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向前进。

所以,人都会老,都会死。即便这代人和你长得像,下一代也会变样。人都会慢慢变成老人,老人就会死亡。死亡后,肉体会消失。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能够真正延续下来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能够真正延续下来的,是这个家族的家风文化。

写于2018年6月23日广州帽峰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用精神延续生命,用文化传承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