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二手书看坚持读完一本书的艰难

从一本二手书看坚持读完一本书的艰难_第1张图片

因为需要,在网上淘了一本二手书,价格大概比新书便宜一半。收到货后,发现和以前购买的二手书有一点不同,那就是里面密密麻麻做了很多笔记。虽然不影响阅读,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好像有个东西卡住了。

平时基本很少买二手书,毕竟现在书也不是那么贵了。如果有需要,一般还是选正版。然而当我简单翻了翻,把书页中的笔记看了看,却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从书中的名字和笔迹看,这应该是一个中文系的女生的教材,参考书一般不会有这么详尽的笔记。书中有黑、蓝、红、橙颜色的笔作的记号,黑、蓝是笔记,红、橙是标记,看得出,这位学生读这本书还是很用心的。

我很好奇,接着往后翻,后面整洁如新,干净得和刚出版的书一样。难道后面的老师没教,还是她自己学习的兴趣突然消失了?我有些纳闷,既然是教材,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篇幅什么痕迹都没留下。仔细想想,不禁莞尔,我想有时候我自己读书不也这样吗?开始时豪情万丈,然而一段时间后,高涨的热情烟消云散。和别人谈论时还吹嘘自己读过多少多少书,忘记了大多阅读都是自欺欺人的浅尝辄止,仅知道了一点皮毛。

家里的书可谓汗牛充栋,除了书架上排得满满的,还有很多充斥着各个房间。如果真的有人问我是不是都看过了,我肯定不敢回答。如果有人再问我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全部读完一本书,我依然想来想去不能轻易下结论。除了《西游记》、《水浒传》,要说其它的,我还真不敢保证。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开始读一本书时,往往如饥似渴,迫不及待,然而读着读着,发现劲头越来越不如前了。读知识类书是这样,读小说常常也是这样。以前下狠心说一定要把《红楼梦》逐字逐句仔细看一遍,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人过半百了,一本《红楼梦》我至今没有读完,虽然家里有二个版本的书。

我以前好像是看过无数的小说,多少名著,多少名家,多么畅销,多么经典,但现在要我说个一二,或者简单谈个梗概,我真的无话可说。我不禁问自己,阅读到底是记忆还是吸收?我阅读了这么些书,我得到了什么?

当然好多小说书都是消遣类的,看过就忘了,记忆不多,留给的人生经验也不足。但我回顾我读过的那些书,有些不说让人大彻大悟获益匪浅,至少对我知识的积累、经验的获得有所帮助吧!我还是不能确定,有人说读书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好像潜得太暗,默得无声,移和化的过程相对太弱了。

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对阅读一本书的执着和坚持不够。我们读书要么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迅速把答案或结局知晓后就撒手不管了;要么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捡了个残枝败叶;要么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最终功亏一篑将大好光阴付诸东流。我们反过头来看看那些才高八斗的名家大师,他们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学无所不窥”,为人所景仰。我想他们饱读诗书应该和我们的阅读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做不到他们的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更做不到他们的全神贯注和坚持不懈。

从老子孔子孟子到马融郑玄王肃,从孔颖达韩愈柳宗元到二程朱熹,从王阳明顾炎武到陈寅恪钱穆冯友兰,中国文化史上文化没有断流,大师没有断流,他们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仅是他们的聪颖好学,而在于他们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们也不仅仅是读完一本本书了,而是把一本本先贤典籍装进自己的脑子融会贯通了。

我们好像是买过一本本经典名著,也看过一部部大块头书籍,但真正看进去,学过来却寥寥无几。尤其是现在文化快餐大行其道,书籍都难得沾手了,靠看看视频,听听讲座,希望能尽快掌握一册典籍的内容,难免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当然看视频、听讲座对读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一直把这种浓缩的精华当作读书的首选。

本人最初接触《论语》是在单位商学院的课程里,听过几次后欲罢不能了。于是下决心研读,就一边听讲座,一边找来原著和各种译本,边读边做笔记心得。经过大约二年时间的学习,终于完成了四十多万字《人生路上学〈论语〉》的读书笔记。虽然是战战兢兢全部读完,并且象征性地做了些笔记,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对《论语》还是陌生的。因为我发觉我学习到后来,纯粹是为了完成笔记了,对书本的认真熟悉和消化倒不在意了。

读书不是附庸风雅,更不是为别人而读。社会浮躁,读书不能浮躁,读书没有捷径,需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杂念,有计划,有目标。古人讲读书破万卷,我们面对未知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个“万卷”在等着我们。我们不能把“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借口,而是要从这里发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因此在读书时,如果做不到全盘的消化吸收,但我们一定要满怀豪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该发愤图强给它一个圆满的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本二手书看坚持读完一本书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