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干货不多,作者对信息整理法的使用感受、例子、无关紧要的图片和内容重合的部分占了大量篇幅,很多小标题下内容虎头蛇尾。书中提到的信息整理法并非惊世骇俗,只不过对最原始的笔记法进行改良。
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真正的生产要素。国家政策和企业动态是股市的消息面,稍纵即逝的灵感是著书立作的宝贵素材,跨界信息的对比重组是工作创意的源泉……谈到信息整理,很难不联想到各种信息整理app和软件,比如xx剪报、xx笔记(Note)。暂不说这些工具只关注线上信息搜集,他们培养了饕餮读者们“藏后再阅”的幻觉。快餐式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过剩、注意力分散、遗忘。
无可否认,科技确实赋予了很多便利性,但人类从纸媒时代转向数字化时代才几十年,我们的大脑还没进化到完全适应快速的信息处理,在慢速的书写中思考从而迸发灵感仍旧是大多数人的习惯。
今天,我们不去介绍那些功能齐全的软件工具,回归信息整理法的根本——纸质笔记,这是一种适合90%以上人群的方法。当然,在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传统的笔记法因效率过低而亟需升级,我们需要打磨一种更高效的笔记术!
传统信息整理法(分类)的弊端
目前的信息整理方法耗费大量精力在信息分类上。建立分类体系、决定信息类别十分耗费时间,使得收集信息的过程不再流畅,我们的焦点放在了信息分类,而非捕捉、思考信息。
举个例子:读书时,老师让我们每科都备一本笔记本,结果里塞满了各科笔记本。每上一门课,都要东翻西找一阵。学期结束才发现,大部分笔记本都没用完。信息分类的好处是方便日后查找,但对于我这种喜欢丢三落四、犹豫不决的人来说,分类是一种负担。当我好不容易确定好应该分到哪一类,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对应分类的笔记本时,刚想整理的信息已经稍纵即逝,热情已经熄灭。
此外,太多本纸质笔记还意味着保管困难。这无形中又对信息收集产生阻力,让普通人难以坚持。
一元化笔记法
为避免分类问题,奥野宣之提出了”一元化笔记法“。这种方法将所有信息按照时间顺序、不加分类地记录在笔记本中。你可以毫无犹豫地尽管记录感兴趣的信息,优点是:
(1)方法简单简洁又不会混乱;
(2)无压力可坚持;
(3)自由度高。
乍看之下,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大杂烩笔记吗?在学会笔记分类前,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但后来越记越乱才求助于”分类“。作者是在兜售一种过时的理念吗?在后面的三大原则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大杂烩笔记法进行了改良。一元化笔记法并非不分类,而是先收集、思考信息,再批量化分类。
浸淫信息整理多年,不禁想起使用活页建立笔记体系的经历。活页笔记的便利之处也是回避低效的逐条分类,但活页也有不少缺点:不易保存容易,一不小心就可能丢失一页;价格比一般笔记本贵,不同厂家的活页纸规格也不统一;存档麻烦,需要自己拿针线或金属环装订——费时间,或者直接买一本空活页本壳子,最便宜也要5-10元——费钱!
一元化笔记法对笔记本没有太多要求,唯独需要考虑的只有尺寸问题。经常走动的人,可以选用便携的A6笔记本;如果需要经常贴A4纸的资料,可以选用A5笔记本。
作者提倡把工作、生活、学习笔记都记在一起,但个人不太认同。三者是最基本的分类,最好分开记。有时候要授权同事来查询你的笔记,如果看到太多私人生活信息,恐怕会造成误会。
我认为,生活笔记选用A6笔记本,方便放入口袋,在坐车、吃饭、无聊时随时写上几句感想;学习笔记用A5本,搁书架上显得十分和谐,本子厚点也没关系,这个时代要学的东西、要看的书太多了;工作笔记可以选择A5或更大的B5商务日程本,一来工作笔记一般固定放在办公室,避免将工作带入生活,二是便于粘贴收集资料。
记录笔记的三大原则
采用一元化笔记法记录遵循三大原则: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三大原则让记录变得轻松,也给信息重现、查询带来便利。
1.一元化
一元化即不分类地记录笔记,让收集信息无压力。记录过程中可以用到粘贴法进一步减轻工作量,也可以扩展可供收集信息的种类。你可以收集地图、图表、年表、综述、书评、腰封、名片等纸媒信息,也可以贴上钱币、花瓣、树叶等纪念品。
2.时序化
按照顺序记录笔记,日期用六位编号记录,比如”190316“代表2019年3月16日。同一天的不同记录用分割线隔开,不同日期的记录用另一种分割线。
时序化记录将若干天甚至若干年之前的所看所想呈现眼前,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信息得以复原重现。
3. 索引化
如果把时序化看作按日期进行分类,这种基础分类显然不能满足查询信息的需求。索引是一种快速、方便的查询方法,信息变得更加有序。
(1)在切口标注笔记本的序号;
(2)设立标签或在切口涂色,同主题的内容在同一高度使用相同颜色;
(3)建立索引数据库,选取笔记本中以后可能会索引的内容,按照笔记本序号、日期、第一分类、第二分类、第三分类、关键词一、关键词二、关键词三分条记录。
高效的记录方法
做笔记无疑是件耗时而痛苦的事情,因为想记录的内容太多了,最好只记录最感兴趣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以下方法加快记录速度:
(1)只写字体的轮廓
这一点主要针对笔画复杂的日文汉字。简体字同样适用,比如省略全封闭结构中的的部分笔画。
(2)首字母略记
比如北京=BJ。
(3)常记的内容符号化
笔记上常见的关键词可以用一个字符代替。
R—阅读:读过书的标题、感想、集锦。
M—电影:看过电影的标题、感想、印象深刻的台词。
T—电视:看过电视节目的标题、感想。
会—会议:访谈、会议记录。
P—计划:想尝试的计划、觉得有趣可行的想法。
素—素材:对别人想说的话、想写到网上的话、想用在什么地方的句子。
A—想法:想做的事情、改良的方案、妄想。
E—饮食:吃过、喝过的东西。
(4)粘贴并进一步在素材上标记
用实线、波浪线划出重要、非常重要的部分;用圆圈标注想要记住的名词;
高效还意味着记录的内容能够带来思考。
(1)葱鲔火锅式笔记
同时记录信息和感想,分别用圈和五角星标记。就算隔得再久,也能记起当时的想法。比如:
○主题“葱鲔火锅式笔记”(外部信息)
☆交叉书写得到的信息与自己的所思所悟,与自己对话,激发深入思考的动力,笔记也变得不再枯燥。(个人感想)
(2)写一行空一行
留下日后书写感想、补充记录的空间。
知识生产
笔记的目的是输出知识,作者介绍了五个步骤: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
1. 收集
积累知识是信息输出的第一步,日常生活中素材很多,每天的发现、疑惑、关注、思考都可以记录在册。带着问题去记录所思所想,日积月累便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和体系,笔记本成了”点子宝库“;记下一些无聊的感想和潜意识里觉得不错的内容,作为练笔或者思维锻炼,日后翻看时说不定能迸发些许灵感。
2. 咀嚼
咀嚼是对信息的反复阅读、回想与思考。按时间从前往后,带着”如何将笔记运用到工作上“的想法去重读笔记。交叉参考同一主题的笔记,从不同视角切入,引发新的思考。原始记录和重读记录要加以区分,展现思考的过程。
3. 发酵
咀嚼是纵向思考,发酵已经不局限于某一课题,而是将潜意识中觉得可能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再思考其内在联系进行整合。作者提出的整合方法有:重组法、移植法、复印拼贴法。
(1)重组法
将相关内容制作为80字以内的信息卡片,根据话题、逻辑顺序移动、排布卡片,寻找信息之间的关联性。重组法有点像警察侦破案件,把所有证据都摆在桌上,通过构造证据链还原案发过程。
(2)移植法
将筛选后的信息誊写在一张纸上。因为写下的顺序无法改变,取舍、排列信息和构思信息之间的联系要同时进行。
(3)复印拼贴法
将整页笔记复印下来,剪出需要提取的内容,再按重组法、移植法进行整合。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方法,只是以一种更加便捷的手段为重组法、移植法准备所需信息。
4. 顿悟和具体化
这一部分内容非常关键,却是最空洞无物的。作者说到,相信自己,坚持把前三步做好,灵感就一定会来。与其说是方法指导,不如说是一针鸡血。
文具
书的附录部分推荐了大量文具,为避免大家陷入”文具控“的深坑,以致于忘记买文具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介绍。只提几点主要内容:
(1)笔:无论是中性笔、钢笔、圆珠笔,只要书写流畅就行。一定备好铅笔。
(2)在笔记本中贴上打印好的日程表、计划表,变身为日程本。
(3)封面贴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警句,让记录主题一目了然。
(4)通过两种方法在本子中增加纸袋:将两页纸粘起来、贴一个信封。
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是介绍一元化笔记的三个原则和知识生产的五个步骤(准确来说只说清了前面三个步骤)。一元化笔记法解决了信息分类耗费精力、记录内容混乱不便查询的问题,让使用者以足够轻松的心态去收集、思考信息,并有机会产出知识。知识生产以咀嚼(纵向思考)、发酵(横向思考)为核心,采用立体思考的方式全方面吃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