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盗墓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小说和电影。人们对于探险、神秘和灵异故事的向往,让盗墓成为了一大热门IP。
我最早接触的盗墓电影是《木乃伊》三部曲,至今仍觉得非常好看!
密集恐惧症这个词简直就是为圣甲虫而造
在盗墓类小说中,盗墓贼被描写得神通广大。
比如,他们可以从古书藏宝图中获取大墓信息;手持罗盘、精通风水玄术,进行“寻龙点穴”;盗墓贼前途无量,地底下有大量宝藏古墓等着他们去探险和挖掘。
那么真实的盗墓贼是什么样的呢?
1950年,出生于盗墓世家的“盗墓状元”康永海,盗掘了明朝黔宁王沐英的墓地。
沐英是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养子,沐氏家族镇守西南边防两百年,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因此沐英的墓地规格极高,南京观音山也因沐英葬于此而被改名为将军山。
康永海盗掘的细节已无法考证,但随葬品以最野蛮的方式被洗劫一空。急于销脏的康永海,把一只梅瓶拿到街头叫卖,并以五根金条的价格成交。
也是因为这只梅瓶,追查到了康永海并将其捉获,公审后被枪决。
这只梅瓶就是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鼎鼎大名的中国瓷器三绝之一,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大梅瓶”。
还有一位,姚玉忠,专业盗墓30年,被称为“摸金校尉”、“关外第一高手”、盗墓界的“祖师爷”,号称可根据山河走势和星辰位置定位古墓。
光是姚玉忠收藏在别墅中的文物就价值5亿。2016年4月,姚玉忠被判处死刑,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盗墓案。
两位盗墓贼,一位枪决,一位死刑。明知违法,却屡禁不止。在中国,几乎从有墓葬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盗墓者。
秦始皇陵发现的盗洞有上千个。汉代更是盗墓成风,可以说是十墓九空。
为什么在中国盗墓现象如此严重?
因为厚葬!!!
古人明知墓要被盗,为什么要厚葬?因为↓↓↓
开个玩笑
一是,中国传统的魂魄观。
古人认为人死后留有魂魄不灭。魂魄能保佑子孙后代,避祸赐福。你要寻求先祖的保佑,就得侍奉好先祖。所以人们小心翼翼善待死者,顶礼膜拜,以相应的礼仪、活动厚葬死者,以求平安。
比如今天商王牙疼,商王可能就会认为是不是因为最近怠慢了哪个先祖,给的供品有点少,才导致自己牙疼。于是赶紧去祭祀一下那位祖先。对于先人的尸骨和灵魂更是要供奉好。
二是,安排死后的生活要—事死如事生。
人死了以后必须跟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人在去世后,会去另外一个世界(俗称阴间),仍然可以享用现世的一切,需要把现世的荣华富贵带下去继续嗨。
于是有了大量的随葬品。
三是,孝道观念。两汉时期孝道盛行,人们认为“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厚葬就代表尽孝。
厚葬还成为炫耀社会地位和自身财力的一种象征,用厚葬来博得孝的美名。
所以才会出现那种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子女对她不管不问,但是死的时候,陪葬品把棺材塞得太满而装不下尸骨的新闻。
秦汉时期,厚葬之风最为盛行。
比如2016年,汉代海昏侯墓文物展在南昌展出,我也去了。进去是什么感觉呢?
海昏侯墓中出土
数钱的那两个考古工作人员光是清理这些五铢钱就花了半年,说再也不想看到钱啦,真!数钱数到手抽筋!!!
欧洲为什么盗墓比较少?
因为中世纪的欧洲,陪葬品一般是↓↓↓
我就这么问你:
埋在土里几百年的锈剑你要吗?
每家一本的《圣经》你会去偷吗?
墓主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你敢穿吗?
你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当然,欧洲也有盗墓的。比如
维萨里,近代人体解剖学之父,与哥白尼齐名,对医学作出巨大贡献。他发现了人体有血液循环系统。
那他盗墓是盗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关于考古与盗墓,网上泛滥着一类观点,有人说,考古是国营盗墓;有人说考古和盗墓的区别只在于白天干活和晚上干活。
考古就是合法的盗墓,你赞同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晋时,盗墓贼不准(读作fǑu biāo),盗掘了战国时期的魏襄王的陵墓。
不准的火把在墓道中燃尽后,他点燃了堆积在墓道中的竹简用来照明。这些竹简年代久远,一拿就碎,不准就专拿最整的竹简进行焚烧。拿够了看起来值钱的东西跑掉了。
历史上记载了不准的行为:「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
陵墓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竹简,被官方收好,上报朝廷。经几十名著名学者花费二十年的时间,才对残简整理修复完毕。这就是轰动史学界的《汲冢书》,即《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史记》所记录的历史不仅内容不同,价值取向也大相径庭。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体通史。
盗墓和考古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
盗墓贼是没有道德的,进去是奔着墓里面的宝物去的,造成的破坏令人痛心疾首。民国时,甚至把盗墓叫做炸坟,炸药一炸,能为我们留下多少历史信息和科学信息呢?
考古是考古学家根据古人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来研究古代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一门科学。
通过出土文物,进行科学的分析,来判断历史信息。
比如墓中器物的出处,随葬品的摆放,棺椁的结构,人骨的葬式等,这些看起来的微不足道的信息,一旦被盗墓破坏,一段鲜活的历史真相可能就离我们远去了。
考古绝不是合法的盗墓!
考古发现的文物不具备经济价值,因为出土文物是不会在市面上流通的。
现在我们所说的考古学概念来源于西方,兴起于18世纪末,早期的考古队大多数是英国人和美国人。
比如一百多年前,英美考古队去了两河流域,挖到的东西,两个国家直接就分了。他们基本不挖自己国家,都是去挖其他国家的东西。当然,美国也没什么好挖的。(我真的没有黑美国,美国本土一般都是挖恐龙化石)
当时发现的乌尔墓,距今约5000年的苏美尔文明,他的文物保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看到这些金饰,你很难想象是五千年前的东西。仔细看看,说它们有五年历史我还相信一点。
考古不等于挖墓,除了墓葬还有各种遗迹,比如城市、村落、寺庙、沉船等,都是考古遗存。
比如海因里希·施里曼,他一直坚信《荷马史诗》中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后来就去到土耳其,根据书中的描述,找到了特洛伊城。
又有人说,「古人讲求入土为安,不管是考古还是盗墓,你们挖别人家的东西经过别人的同意了吗?」
其实,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法规,不主动挖掘陵墓是文物考古工作的基本方针。遗址如无必要不会发掘,不发掘通常就是最好的保护。
比如明代梁庄王墓,是因为盗墓贼除夕夜去盗墓,想要借大家放烟花的时机把墓炸开,结果声音太大,把全村人都吸引过去了。墓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只能马上进行抢救性发掘。
所以看到那种新闻:「为什么都是盗墓贼先发现古墓,专家们都是吃干饭的吗!」你会辨别了吗?
你们知道哪些神奇的随葬品?
有一年我爸去西安旅行,买回来的伴手礼就是两个兵马俑模型。
你们可以想象回到家中,两个兵马俑立在柜子上,我躺在沙发上时的那种心情吗!!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家里买的好吗!!
大概是这样的场景↓↓↓
唐三彩也是一种随葬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因为事死如生的观念,我们通过唐三彩,就可以了解到原来唐代的人长这样,穿这种衣服,用这种碗,住这样的房子等等历史状态。
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纸扎(纸人纸马等),是宋代出现的。
接下来,要请大家猜一下这个随葬品是做什么用的?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