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對聯:22.寺院叢林

佛門對聯:22.寺院叢林


中國佛教寺院汲取了地方的建築藝術,利用自然環境的特殊地形,融合宗教文化與地方特色為一體,形成了寺院造型的獨特風格,佈局靈活,因地制宜。殿宇、塔樓及亭閣大多仿中國宮殿式建築,頂蓋琉璃瓦,莊嚴壯麗,巍峨雄偉。寺內的木雕、石刻、泥塑,個個巧奪天工,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漫步於栴檀林園、曲徑幽道,處處祥和靜雅,時時發揮無言的教化。置身其間,聆聽暮鼓晨鐘、磬漁梵唱,聲聲淨化人心,彷如佛國淨土,正是「足臨勝境,方知勝地豁心胸。」

佛教寺院是弘法利生的道場,具有多種教育功能,欲得佛法常住,因此建設安僧辦道的殿宇。古代叢林的建築格局,講究中軸排列,左右對稱,坐北朝南,形成了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佛寺結構。進入山門後,東西兩側設有鐘樓、鼓樓,左右對峙;視寺院之規模,一般寺分四進,形成三座院落,主要殿堂如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大多分佈在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排開,採取階梯形逐漸升高,層次分明,佈局嚴謹;東西兩廂分列其他殿堂,如方丈室、寮房、客堂、齋堂、關房、祖師殿等。

天王殿內正面有笑臉迎人的彌勒菩薩,象徵歡喜與包容,其背後有韋馱菩薩立像,兩旁分列威武凜然的四大天王,護衛著道場安全;大雄寶殿俗稱正殿,或稱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是一寺最主要的中心;法堂,亦稱講堂,是講經說法、皈依、受戒的集會場地,在佛寺中僅次於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築;藏經樓珍藏佛教經典,是供奉法寶的場所。

方丈室即方丈日常起居生活之所在;寮房是出家僧眾住宿的房舍;客堂為安排法務的地方,亦是十方雲水僧掛單登記處;齋堂又稱作五觀堂,是接受食物供養的處所,應食存五觀,藉此警醒精進修行;關房提供修行者閉關潛修,陳設簡樸,內有靜修小佛堂,寢室內有簡單的臥鋪、熱水壺、茶杯、盥洗臺等;祖師殿是供奉歷代祖師的祠堂。

22.1

一水抱孤城,煙渺有無,拄杖僧歸蒼莽外;

群峰朝疊閣,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雲南巍山圓覺寺有此聯。明‧楊慎(又名楊升庵)撰。

一水:指滇池。

22.1.1

一水抱城西,煙靄有無,拄杖僧歸蒼茫外;

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雲南昆明華亭寺天王殿有此聯。

此聯將楊慎所撰之上聯「孤城」改成「城西」、「煙渺」改成「煙靄」、「蒼莽」改成「蒼茫」,下聯「疊閣」改成「閣下」。

22.2

十里松杉藏古寺;

百重雲水繞青山。

香港新界青山寺山門有此聯。「青山古寺」嵌入對聯。

22.3

丈室春深,花影泉聲俱寂;

禪關晝永,松風鶴夢同清。

湖南衡山方廣寺有此聯。

丈室:方丈之居室。

22.4

山中古佛由來古;

世外閑人那個閑。

雲南雞足山大士閣有此聯。明‧普荷擔當禪師撰,參閱《罔措齋對聯》。

22.5

山色青翠,隨僧入院;

松聲靜雅,與客談玄。

山西五台山金閣寺有此聯。

22.5.1

山色淡隨僧入院;

松風靜與客談玄。

廣東深圳弘法寺有此聯。

22.6

山色隨雲秀;

佛燈共日長。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門楣有此聯。

22.7

山和人亦和,物阜民安,祝令尹甘棠蔭古寺;

寺古巖更古,天造地設,王禦史彩筆壽和山。

廣東興寧和山古寺大雄寶殿有此聯。「和山古寺」嵌入對聯。

祝令尹:指明代書法家祝枝山,時任興寧知縣,倡建和山寺。

王禦史:指明代進士王天與,曾任江西寧都知縣,著有《和山麻石巖記》存世。

22.8

五色慈雲,到處皆成歡喜地;

萬年梵宇,隨時可悟去來緣。

福建福州湧泉寺前殿有此聯。

五色:青、黃、赤、白、黑。

22.9

天衢有路通芳竺;

梵世無為見古村。

浙江杭州雲棲寺有此聯。明‧蓮池祩宏大師撰,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八》。

22.10

半個蒲團天地老;

一聲清磬古今空。

江蘇南京妙相庵佛堂有此聯。

22.11

古佛堂前風掃地;

高山頂上月為燈。

山西五台山吉祥寺有此聯。

22.11.1

淨壇風掃地;

清課月為燈。

廣東潮州開元寺禪堂有此聯。清‧寄禪法師(自號八指頭陀)撰。

22.12

四面雲山掩古寺;

千竿翠竹護禪樓。

福建連城同關寺有此聯。

22.13

石寺風光千古秀;

廟門香火萬年新。

福建東山石廟山寺有此聯。「石廟」寺名嵌入對聯。

22.14

名山法雨隨龍舞;

勝境慈雲伴鳳棲。

近代觀世心撰。

22.15

寺鎮牟尼青色寶;

山飛舍利紫霞光。

四川新都寶光寺舍利塔有此聯。近代太虛法師撰。

唐‧僖宗皇帝曾在寶光寺見到舍利放出紫色霞光,叫人挖掘,果然在塔宮內發現石函,函內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瑩徹,光彩照人。

牟尼:釋迦牟尼佛。

舍利:指身骨,亦云靈骨,舍利乃戒定慧力所致。佛涅槃後,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亦有非身骨之舍利,如宋人刻龍舒淨土文板,得三顆舍利於木中;有善女人繡經時,鍼下有礙,視之、得舍利者;有念佛時,口中得舍利者;有高僧洗浴時,令其徒揩背,聽錚然有物落下,視之、乃得舍利者;宋‧雪巖欽禪師剃頭時,其髮變成一串舍利;宋‧長慶閑禪師圓寂,於焚化日,大風旋吹,煙至四十里外,煙所到處,屋上、樹上、草上均有舍利,收之有四石多。這種非身骨的舍利是因為精誠之極,佛慈加被,特為示現,參閱《印光大師全集‧冊三‧復楊佩文居士書》。

22.16

有僧皆佛印;

無客不東坡。

江蘇南京棲霞寺客堂,及台灣新北市石英光明寺有此聯。

安徽潛山三祖禪寺客堂將上聯「有僧」另作「是僧」。

22.16.1

堂上有僧皆佛印;

座中無客不東坡。

浙江永嘉壽昌寺有此聯。

22.16.2

出入有僧皆佛印;

往來無客不東坡。

台灣台南市中西區法華寺聚賢堂有此聯。

22.17

有緣山色來禪寺;

無限風光入翠微。

湖北武漢歸元寺山門有此聯。

22.18

此地古稱佛國;

滿街都是聖人。

福建泉州開元寺有此聯。宋‧朱熹撰。

22.19

百萬人家福地;

三千世界叢林。

廣東潮州開元寺天王殿有此聯。

22.20

竹影遮天藏古剎;

溪心現月照靈臺。

台灣台南市南區竹溪寺有此聯。「竹溪」寺名嵌入對聯。

22.21

佛塔風霜古;

禪房花木深。

台灣彰化縣花壇虎山巖有此聯。

下聯出自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磐音。」參閱《全唐詩‧卷144_36》。

22.22

佛殿往來金殿客;

禪林出入翰林家。

湖北隨州康寧寺有此聯。

22.23

妙高峰擁千年翠;

華藏圖開萬國春。

日本京都黃檗山萬福寺方丈室有此聯。清‧南源性派禪師撰。

22.24

身在廬匡,不見廬山真面目;

足臨勝境,方知勝地豁心胸。

江西廬山牯嶺清風閣有此聯。

廬匡:即匡廬,廬山的別稱。

22.25

到此已非門外漢;

進來便是個中人。

廣東南澳屏山巖有此聯。近代定持法師撰。

22.26

到此已無塵半點;

上來更有碧千尋。

廣東潮陽西巖寺大雄寶殿有此聯。清‧劉大同撰。

22.27

到此何妨閒半日;

報機正好話三生。

澳門普濟禪院有此聯。近代童真法師撰。

22.28

到此萬緣皆放下;

向前一步直登峰。

近代觀世心撰。

22.29

奇花龍馬傳千古;

名士高僧共一樓。

雲南大理感通寺寺門有此聯。

名士:指明代狀元楊慎(又名楊升庵)。

高僧:指明代普荷擔當禪師。

一樓:即雲南大理感通寺寫韻樓。

22.30

孤亭迥迥,南來北來,莫不承茲憩息;

二水滔滔,東去西去,悉皆到此朝宗。

福建建甌光孝寺雨花亭有此聯。清‧為霖道霈禪師撰。

《卍續藏72 冊1442:旅泊菴稿‧卷四》將上聯「孤亭」另作「虛亭」、「憩息」另作「庥廕」。

22.31

法雨簷前滴;

蓮花座上開。

台灣新竹市法蓮寺有此聯。「法蓮」寺名嵌入對聯。

22.32

客至莫嫌茶味淡;

僧家不比世情濃。

廣東惠來莊嚴禪寺,山西太原崇善寺,及台灣雲林縣古坑慈光寺客堂有此聯。明‧余熙撰

廣東肇慶虎巖寺客堂將上聯「茶味」改成「茶葉」,下聯「僧家」改成「僧居」。近代黃旌珊撰。

22.32.1

客至莫嫌茶味苦;

僧居唯有菜根香。

出自某大德。

22.33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江蘇鎮江別峰庵有此聯。清‧鄭燮(又名鄭板橋)撰。

22.34

屋壁空疏,八面喜逢青嶂合;

溪山寂靜,四時惟有白雲棲。

浙江杭州雲棲寺有此聯。明‧蓮池祩宏大師撰,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八》。

22.35

苔封古徑行蹤杳;

笑問高賢何處來。

清‧為霖道霈禪師撰,摘自《卍續藏72 冊1442:旅泊菴稿‧卷四》。

22.36

俯仰乾坤,福地莊嚴光萬象;

諦觀淨域,胸懷坦蕩集千祥。

廣東梅州千佛塔寺千佛門有此聯。近代明慧法師撰,參閱 《明慧法師詩詞專輯》。

22.37

海外有名山,數朵慈雲堪護法;

會中無俗客,一方淨土好修真。

台灣新竹縣峨眉海會庵大殿有此聯。「海會」庵名嵌入對聯。

22.38

海氣護華嚴,看殿外樓台,一角名山藏世界;

印心惟慧業,對池邊風月,十方正覺聽梵音。

福建金門太武山海印寺大雄寶殿有此聯。近代倪文亞撰。「海印」寺名嵌入對聯。

22.39

高閣高懸,低閣低懸,僧在畫中看畫;

遠峰遠列,近峰近列,人來山上觀山。

雲南巍山圓覺寺有此聯。明‧楊慎撰(一說此聯為明‧朱光霽撰)。

22.40

淨土長寧,生靈有幸;

慈雲廣庇,佛法無邊。

重慶慈雲寺山門有此聯。近代惟賢法師撰。「慈雲」寺名嵌入對聯。

22.41

莊嚴三寶地;

接引十方人。

台灣台南市永康妙心寺大殿有此聯。

22.42

勝境相逢,歡喜人來歡喜地;

名山留迹,菩提道上菩提心。

海南三亞南山寺仁王殿門前有此聯。近代沈鵬撰。

22.43

尋僧有意來蓮社;

送客無心過虎溪。

山西河曲海潮禪寺前院司房有此聯。

江蘇睢寧宗善寺禪房,及北京證果寺將上聯「蓮社」另作「蓮舍」。

下聯取材於《卍續藏49冊2035:佛祖統紀‧卷二六》:「時遠法師居東林,其處流泉匝寺,下入於溪,每送客過此,輒有虎號鳴,因名虎溪。後送客未甞過,獨陶淵明與修靜至,語道契合,不覺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

22.44

塔門三寶,三座三寶塔,塔塔塔,一心是塔;

山界群峰,群石群峰山,山山山,四面皆山。

廣東汕頭塔山寺有此聯。

22.45

溪流環古剎;

竹影繞禪房。

台灣台南市南區竹溪寺大門有此聯。「竹溪」寺名嵌入對聯。

22.46

煙霞清淨塵無迹;

水月空虛性自明。

安徽潛山乾元禪寺客堂,廣東饒平雲峰寺,及台灣雲林縣古坑慈光寺僧房有此聯。

22.47

群峰抱一寺;

一寺鎮群峰。

浙江寧波天童寺網站有此聯。

天童寺位於太白山麓,寺周太白群峰環抱,崇樓高閣掩映其間,猶如彌勒大佛端座在靠背椅上。

22.48

萬傾湖光耀佛像;

千峰秀色落僧房。

江蘇無錫祥符禪寺有此聯。

22.49

道自昭明,共仰曇花凝寶相;

慈臨天目,欣瞻法雨出香雲。

浙江臨安昭明禪寺有此聯。昭明禪寺位於東天目山,「昭明」寺名及「天目」山名嵌入對聯。

22.50

僧入碧巖參佛果;

客來禪院品靈泉。

湖南石門夾山寺(原名靈泉禪院)有此聯。

宋‧佛果圓悟禪師住持靈泉禪院時,編著《碧巖錄》。「碧巖」錄、「佛果」禪師及「靈泉禪院」嵌入對聯。

22.51

僧門日會龍門客;

禪院時來翰院人。

山東五蓮光明寺伽藍樓東廳有此聯。

龍門客:喻讀書人。

22.52

境妙含華藏;

亭高納大千。

日本京都黃檗山萬福寺妙高亭有此聯。清‧木庵性瑫禪師撰。「妙高」亭名嵌入對聯。

22.53

福地名山,無點善心何必到;

禪關聖境,有分誠意可來朝。

湖北黃梅五祖寺有此聯。

22.54

翠靄封中覓路;

碧峰盡處歸庵。

浙江杭州雲棲寺有此聯。明‧蓮池祩宏大師撰,參閱《蓮池大師全集‧冊八》。

22.55

蒼岡千古翠;

美木萬年春。

日本京都黃檗山萬福寺萬壽院有此聯。清‧木庵性瑫禪師撰。

22.56

遙看樓觀重重妙;

忽見蓮花葉葉新。

摘自宋‧法雲惟白禪師《大正藏45冊1891:文殊指南圖讚》。

22.57

寰中福地;

世外人家。

廣西陽朔南峰寺有此聯。

22.58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江西廬山虎溪三笑亭有此聯。清‧唐英(號蝸寄)撰。

上聯取材於《卍續藏49冊2035:佛祖統紀‧卷二六》:「時遠法師居東林,其處流泉匝寺,下入於溪,每送客過此,輒有虎號鳴,因名虎溪。後送客未嘗過,獨陶淵明與修靜至,語道契合,不覺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

下聯取材於唐‧龐蘊居士:「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華一淨土,一土一如來。」參閱《卍續藏69冊1336:龐居士語錄‧卷下》。

三教:佛教、儒教、道教。

三人:慧遠大師、陶淵明、陸修靜。

22.59

燕北無雙福地;

京南第一禪林。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歸雲亭有此聯。近代淨慧法師撰。

22.60

龍候禪門佳客至;

鳳翔淨土貴賓歸。

福建南平開平寺大門有此聯。

22.61

檀林施法雨,全彰三寶事;

梵剎湧祥雲,廣結十方緣。

近代觀世心撰。

檀林:栴檀之林,寺院之尊稱。

22.62

禪房冷靜三更月;

丈室虛明半夜燈。

江蘇江陰十方庵方丈室,及四川峨眉山雷音寺有此聯。清末民初‧金武祥撰。

浙江永嘉靈山寺將下聯「虛明」另作「長明」。

22.63

寶樹林中,山鳥聲聲聞妙諦;

香沙地上,天花色色見真如。

福建莆田龜山古剎寺門有此聯。

22.64

蘭宇既清,竹林亦靜;

諸天不老,大地長春。

遼寧遼陽觀音寺山門有此聯。清‧張鼎鏞撰。

浙江普陀山普濟寺將上聯「蘭宇既清」改成「蘭若即清」,下聯「長春」改成「皆春」。近代郭沫若撰。

蘭若:阿蘭若之簡稱,寺院之總名,是比丘之住處。意譯為無諍聲,閑寂,遠離處。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門對聯:22.寺院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