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讯类短视频对比(一)

科学技术不断刷新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无形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4G及AI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迅速化,简洁化。如果说在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时代,人们对资讯的获取是依赖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那么如今的信息传播模式则是愈加以个人兴趣为主导,受众从被动地视觉接受走向了视觉产品的创造。从文字时代,读图时代到视频时代以及当今的碎片化时代,从象形文字的诞生,到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的大门》,再到如今微电影、抖音、今日头条,信息的传播随着技术的更迭走上了影像化,碎片化的道路。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也纷纷随之进行技术变革,例如《浙报》推出专注于正能量短视频传播的浙视频,《南方周末》围绕以读书和美食为主推出南瓜影业等等,传统媒体正以积极的姿态向短视频改革靠拢。面对传统媒体改革所面对的困境和出路,本文围绕美国newsy和now this news两大资讯类平台与中国梨视频之间的视频运作进行对比,寻找中国资讯类短视频的不足与发展启示。

NOW THIS NEW

Now this news是赫芬顿邮报的联合创始人肯·莱勒与前任CEO埃里克·海皮奥2012年联合推出的短视频新闻应用。面对新闻正走向数字化、影视化、移动化的趋势,now this news应运而生。Now this news强调自己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网络的新型新闻资讯平台,其以简单化迅速化来为移动社交媒体量身打造影视化的传播内容。

首先,在时长上Now this news的视频大多控制在6-90s之间,莱勒认为,限制时间能够去除更多的不必要的赘余而留下更本质的东西,从而让信息更简洁短小,叙述更集中,节奏更快捷。为了适应观众碎片化的浏览方式和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Now this news摒弃了主持人出境的传统新闻方式,部分采用动画配解说以及延时的方式,让同一事件在更短的时间内讲述清楚,从而吸引观众的兴趣。

其次,Now this news在定位上,其创始人认为,与其每天制作大量的新闻节目,不如每天生产适量的高质量视频,通过流行于手机的各个社交平台进行病毒式传播,从而达到信息流通的效果。所以从初创时期起,Now this news既没有在自己的官网上发布短视频,也没有研发自己的短视频发布平台,而是将现有的社交网络作为主要发布渠道,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平台创建账号,同时与snapcha达成合作,成为第一个利用该平台进行新闻生产的媒体。Now this news在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的同时,对各个社交平台的用户进行调研分析,详细了解用户在各个平台上的社交需求,为各个平台专门定制适合于在该平台播放的短视频。如在Facebook上,基于用户的观看状态,Now this news及时调整新闻模式支持自动静音播放,将字幕合理的放大,音频一般采用配乐模式,即使受众在静音状态下观看,也不会减弱受众的观感体验,这样就很好的为受众创造了方便,更好的增加了受众的粘合度。

再者,Now this news以传统媒体为后盾,Now this news从初创期对风格各异的原创新闻进行采集编辑,到现在以CNN或者通讯社的新闻为素材进行改编,从原来的猎奇到现在对新闻深度进行挖掘讲解,同时配上情感化的视角,不仅确定了自己的定位,也找到了忠实的受众,大大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Newsy

打开Newsy的app,首先映入眼帘的是Newsy的新闻宗旨:quick,smart,candid video news。首次进入主界面会让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类型。Newsy是一家强调多视角综合分析的新闻视频工作室,工作室的定位是在其创始人吉姆·斯潘塞在07年夏天浏览伊拉克新闻报道时发现,不同媒体之间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而受众往往愿意寻找更多的媒体观点来对该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正是这一机遇的启发,斯潘塞发现了在线新闻分析服务的潜在机遇。斯潘塞认为,在网络时代追求几秒钟的时间优势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是为受众提供一个全球化的视角。

首先,Newsy注重的不是单纯的资讯发布,而是对新闻的整合分析。Newsy的对自己的定位是注重原创内容而不是原创报道。Newsy的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寻找有价值的资讯,将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加上总结性的点评,然后再推向大众。新闻用极其凝练的语言集中不同新闻源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差异上。除此之外,Newsy还开创了一项专利技术,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资讯,便用这种技术迅速捕获和录制相关内容,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大大加快了资讯制作的速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外资讯类短视频对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