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方案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笔记(一)

        这门课程是由北京市十五中马东杰老师主讲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国家方案的背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个板块的解读。其中,在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过程中,穿插着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对照解读。

        首先是对国家方案的背景做了简单的阐述。一方面,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要求我们必须要思考基础教育的诸多问题,同时,党的十九大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党的教育方针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语文课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台了国家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现在使用的依然是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此课程标准共由四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和附录。

        在前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增加了一个词语“祖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个人认为,这一个词语的添加,突出了语文学科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重任。

        其次,前言部分还介绍了语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但到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要注重语文学科的语文实践。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涉及到的是教学中学生观的问题,一方面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需要关注个体差异下的不同学习需求。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既有对语文课程普适化的要求,又有个性化的要求。

        前言部分的第三个内容,阐述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一定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同时,课程目标为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分为四个学段分别表述,各个学段螺旋上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家方案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