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把青春射在了手上

最近打算重看王朔的才子小说。大学时看了几本印象模糊了,最近打算从《动物凶猛》开始看起。

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看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老师非常认真地叮嘱说:这个电影里教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大家不要看不要学。这就新鲜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带我们去看呢?这就好像跟你说不要在脑子里想一头粉色的大象,强人所难嘛?看来当时电影院放映的影视剧作品数量是与学校被强制摊派的让学生们接受文化生活熏陶的指标严重矛盾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好在二年级的小朋友看不懂这玩意儿,嘻嘻哈哈中就过去了,也没啥印象。后来断断续续看到过这片子的片段,又因为脑海中有模糊看过的错觉,所以20多年来一直没有再看。

所谓才子小说,我的理解是:不看情节设计上的巧思,那是剧情小说;不看历史背景的深意,那是严肃小说;不看知识点的密集,那是百科全书小说。就看字里行间的描写,心理的刻画,环境的烘托,那种画面感能给人带去一种强烈的沉浸,像被作者拽着手腕跌入清澈的池底,看着阳光投射的耀人眼目的光环,共情于人生某个时间段的心绪——不论60后还是80后,不论成长背景的差异,青春期时那点愚蠢的心思可能都是大同小异的。

70年代末的军属大院背景,跟我的生活经验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但是很奇怪,字里行间能够栩栩如生地重现那种氛围,动荡的政局,萧条的经济,乏味的生活,一帮不可一世豪踞街头睥睨众生的"小炮儿",满脑子对危险、动荡生涯、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主义向往。每个少年可能或多或少有这个阶段,搁在80后身上可能是模仿古惑仔的江湖义气,90后身上就是"中二",但是60末的中二年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就不仅限于蠢,不仅蠢还坏。

坏在目无法纪,凭着愚蠢的荷尔蒙,行事恶劣。两拨人干架,赤手空拳的小孩纷纷路边捡上砖块在柏油马路上摔为两半——气势上首先不能输;不敢正面杠就群殴落单的对手,事后吹嘘各自的战绩,你揍了几拳我拍了几砖,“按照我们吹嘘的战绩,那个挨打的孩子必死无疑”,一副管教不严无法无天的恶童派头。

坏在小小年纪个个直男癌晚期,管女孩儿叫“圈子”,约女孩儿叫“拍”,不懂最基本的尊重,拿粗鄙当魅力。男主第一次将米兰以自己的“圈子”的名义带来大院玩儿的时候,那帮小子们个个"用拼命抽烟和粗野的举止来掩饰自己心中的激动不宁。" 当朋友对米兰出言不逊时他想的是"哥们儿面前不能为一个女人辩护";当米兰与高晋表现得过从甚密,心中又说"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的地位牢不可破,所以我乐得大方一些,潇洒一些,让别人觉得我这个人满不在乎"。在女孩儿面前极尽夸大之能炫耀自己愚蠢的行径希求得到仰慕一瞥,"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已经是那么个和我年龄不相称的胆大妄为的强盗,她竟从步以惊愕来为我喝彩。要知道这些事在十年后也曾令所有的正派人震悚。"

最终发现自己所爱选择了别人,虽无所谓什么背叛却真真儿的恼羞成怒,自己得不到的就要去破坏她伤害她,"诅咒、辱骂她成了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一个可怕的诱惑,一朵盛开的罪恶之花,她的存在就是对道德、只需的挑衅,是对所有情操高尚的正派公民的一个威胁!“,这种自欺欺人可气可笑,但蓦然让人闪回到自己的曾经,假如那没有过去很远的话。

我是一个女生,却也对很多描述露出了会心一笑,我不想自比文中以交际花方式出现的女性人物于北蓓和米兰,但真的要说作者很懂女人,虽然是以他”直男癌“的视角睥睨女性的角度,但他确实眼毒,毫不玻璃心地说,他对早熟的少女狡黠动机的洞悉入微,于北蓓轻佻的举动"并非有意引诱和挑逗,仅仅是为了使玩笑更具有一种逼真的效果,令气氛更加活泼。" 即使有真真假假的玩笑,"荒谬的供认往往使人相信这一切都是虚构的。" 米兰"随便看人一眼都是一种颇感兴趣的凝视和有所倾心的关注。","她很满意自己眼睛的威力,这在她似乎是一种对自己魅力的磨砺",全对。不论是青春无辜,还是机灵狡黠,眼神是女生的武器,为了使自己在男生环境中生存得更自然熨帖游刃有余。至于为什么要钻研在多位男生之中的生存之道,很难说,她的目的可能只在于一个人,却必须从扎根进目标人物的兄弟圈开始,可能是曲线救国的心思,可能是试验魅力的方法,也可能就是喜欢周旋其中的成就感吧……反正只会比直男更复杂。

电影中的删改我忘了,好像被各种冲光镜头渲染得很唯美,似乎作者跟米兰之间确实有爱情,灿烂的阳光下这个夏天是他们逝去的值得追忆的青春?

但原著中并没有这么处理,相反,他坦陈了记忆和文字都是骗子,"我一直以为自己是遵循记忆点滴如实描述的,可我还是步入了编织和合理推导的惯性行动。我有意无意忽略了一些细节,同时又夸大、粉饰了另一些情由。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相,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文字这么喜爱自我表现和撒谎成性的东西!当我试图追求第一个戏剧效果时,它就把憨厚淳朴的事实打入黑牢,向我贡献了一个美丽妖娆的替身。"

你有把握你对遥远青春的记忆都是可靠的么?每一个闪过的镜头,片段,逻辑,可能都被偷偷篡改,重新编辑了,一点一点覆盖掉真实的底片,最终呈现出的大概是一种幻想、欲望和虚荣混杂的东西。

于是,随着作者的自我质疑,前面的大段落篇幅被潮水一般推翻,一切都不是真的。

因为少年时代的他,是蠢,是坏,但是也怂啊。

在王府井街上被公安抓到派出所就哭了,"在一种势力面前低了头",跟意淫中的英雄主义没有半点儿相似;

面对父亲管束,"同我鼎沸欲喷的情绪恰成鲜明对照的就是我身体的一动不动。" 怂。

”我看到了一个少女,产生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想象,我在这里死去活来,她在那厢一无所知,后来她循着自己轨迹消失了,我为自己增添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我不再敢肯定哪些是真的、确曾发生过的,哪些又是假的、经过偷梁换柱或干脆是凭空捏造的。“

所以最后他闯进屋中轻薄了米兰,这更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只是一段少年的意淫而已吧。

就像每个男生都遇到过一个米兰,一个玛莲娜(《西西里美丽传说》),总有一个支撑起他们性幻想,承担起他们性启蒙重任的原初模型。脑海中跟她们产生了各种缠绵纠葛:吸引了她们的注意,惩罚了她们的背叛,接受了她们的回心转意,drama程度一点不熟韩剧吧。

至于为什么要在最后使用如此毁灭的破坏性的意淫内容去亵渎这个故事,放弃了大可以作为忧郁的单恋告终并大致可以盖上”纯爱“印章的机会呢?

”就让她恨我吧,我一边往伤口上涂着红药水一边想,但她会永远记住我的!“

既然是意淫,米兰当然不会记得他,这发狠的话恐怕是对自己说的。

因为,哪怕意淫中的自己是个混蛋,是个强盗,是个混乱邪恶的大反派,是个肮脏卑鄙的强奸犯,也总比现实中自己是个软蛋、戆卵、屌丝来的好吧。

青春如果没有留下点故事,哪怕是可供篡改的故事,那岂不是太没劲了么……

在青春里撸的那把,即便是射在了自己手上,在阳光灿烂的逆光特效中,也显得不那么孤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把青春射在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