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

      荆轲是这一篇列传人物中最有名的一个刺客,但是不知为什么,特别有名的人物往往给我名不符实的感觉,前面的孟尝君是这样,这次的荆轲也是这样。所以做人呢,最好低调,否则容易出现“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遗憾。

      荆轲是卫国人,后来迁到燕国,荆轲喜欢读书击剑,曾游说于卫元君,卫元君不用他。荆轲还曾游历经过榆次,与蓋聂论剑,意见不合,蓋聂用眼睛瞪他,结果他就溜走了,旁边有人劝蓋聂召回荆轲,蓋聂派人去旅馆找荆轲时,荆轲已经退房离开了。再后来荆轲游历于邯郸,与鲁勾践赌博,争道,被鲁勾践怒斥,结果荆轲也逃走了,从此没再见过面。

      这三个故事说明荆轲早年很不顺利,性格比较深沉隐忍,甚至显得懦弱。

      荆轲到燕国后,与一个屠狗的交好,还与善于弹筑的高渐离关系很好,三个好朋友成天当街豪饮,对酒当歌,旁若无人。虽然与酒徒交往放荡不羁,但其实荆轲其人为人深沉,在游历诸侯时尽与豪贤长者接交,在燕国就有处士田光与他关系密切,田光深为赏识其才能。

      这一段写的荆轲,给我的印象是似乎怀才不遇放荡形骸,实际暗地蓄势深沉圆滑。

      交代了荆轲的背景个性后,作者司马迁调转笔头写燕太子丹。因为对于荆轲的命运来讲,燕太子丹的作用重要到怎么说都不为过了,太子丹决定了荆轲的成名与死亡。

      关于刺秦这件事吧,从鞠武,到田光,再到荆轲,都深知此事之难,而且看这三人的反应,好像还不光是觉得难的问题,鞠武是太子之师,觉得不妥一再劝诫无效,介绍田光;田光则是以年老为借口推掉,但田光与太子是初识,不像鞠武是自己人不存在信任问题,所以他“以死明不言”,可见他深知此事之危险;荆轲的第一反应也是拒绝,但是已有田光的榜样在前,其实已容不得他不答应了。

太子光给足荆轲荣华享受,以“顺适其意”。

      又过了一段时间,秦国军队步步进逼,已破赵,邻近燕国南境。而太子丹见荆轲仍未有行意,不由着急,就去婉转地催问,荆轲这时候就说,要接近秦王,得有一个投名状,现秦国逃将樊于期正好在燕,不如将樊于期的头献与秦国,乘机接近秦王,方有刺秦的机会。太子仍然不同意。荆轲就自己去见樊于期,樊于期听说此事,毅然自杀。“太子闻之,急驰,伏尸而哭,极哀。”但已无可奈何,就令人将樊于期的头用盒子封起来了。然后太子访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金得到俆夫人匕首,再用剧毒焠之,有见血封喉的效果。交给荆轲使用。又在国内找到一位叫秦舞阳的勇士,十三岁就杀了人,“人不敢忤视”太子丹让他作荆轲的副手。荆轲还在等一位朋友,那位朋友住得远,久等不来,太子丹就为荆轲准备行装了。荆轲本还想再等等,太子丹终于受不了,以为荆轲后悔了,就说:“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了,说“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之”这个,有点要翻脸的感觉了,这君臣两个都有些意气用事。于是荆轲辞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