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2-19 韩志玢 丨 小爸妈读心术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经常会遭遇跟所处环境发生矛盾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合适,孩子就会深陷在情绪“旋涡”中难以自拔;处理适宜,孩子则会从事件中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如何引导孩子妥善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绪“危机”,是值得家长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在学校兼任心理辅导老师,这两天三年级小溪的家长反映“女儿一遇到任何挫折都会哭鼻子。比如在舞蹈队,和同学一起跳舞时,她没有跟上节奏就会有特别强烈的挫败感。我该怎样帮助她才好呢?”
无独有偶,上个月也有一位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找我谈话,“仔仔平时难免会因为调皮受到我的批评。以前批评他,他会顶嘴,但是顶完嘴后的结果就是会招致我更猛烈地批评。现在,他不顶嘴反而改成在自己胳膊上狠狠地咬一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看到孩子这样我很心疼,也很苦恼: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哪能不受一点儿批评?我该如何帮助仔仔消解受批评以后难过的情绪呢?”
我想这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困惑的问题,究竟该如如何解决呢?
家庭教育大师萨提亚女士在大量个案积累中发现,父母亲对于孩子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一般都很有耐心,比如孩子学走路,可以在一次次的摔倒中反复练习,在过程中父母会给予很多的时间与耐心;但对于情绪的学习,父母亲可没有那么好耐性,让孩子受伤难过,感觉疼痛,然后再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出来。
出现以上的情况,可能是基于我们一个错误的认识: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总是企图避免和压抑这些情绪。
事实上情绪并没有对错,情绪只会带给我们感受,感受会有舒服,也会有不舒服,而不舒服的情绪恰巧会提醒孩子,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学习应对和处理的方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日常受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小溪在练舞的过程中受挫,于小溪的父母而言,完全可以把每次的挫折当成一个机会去教导她,那种状态下她应该怎么办?
让孩子认识挫折的情绪十分必要。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有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你努力不够或者其他的客观因素。这是一个让她学会面对竞争,认识挫折的机会。当某个小朋友跳的比她好时,让她观察这个小朋友到底好在哪里?他是如何做到?挫折虽然不好受,但是通过吸取教训和经验,会令自己慢慢变得更好。
父母千万不要引导孩子逃避竞争,也不要过分鼓励孩子和别人竞争,导致孩子过分重视竞争的结果,关键是我们和孩子都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竞争。当然如果爸爸妈妈在自己面对挫折与竞争时,以身示范如何处理好的方法,那样对孩子是最有效的教导。
在仔仔的案例中,我认为如果孩子的表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妈妈过于严厉,批评过头了,妈妈可能觉得委屈,为自己辩护说我在教育他。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反观孩子的行为,去评估,去改善。
孩子自伤已经是一种偏差行为,它代表孩子内心储存了过多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只能变相攻击自己。很大程度上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过度敏感脆弱,而是妈妈的态度严厉过头了,自己却毫无觉察。
所以,建议仔仔妈妈要做的不是想办法让孩子学习消解情绪,而是反思一下,在批评孩子时,声音和语气里有没有过大?声音过高,语气过硬都会引起孩子的过激反应。尝试改变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看看效果能不能好一点。如果态度温和依然对孩子没有效用,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的办法。比如孩子不肯完成作业,我们就不同意他出门玩儿,直到他完成份内的事儿。温和的说教没效果,不代表我们只能用激烈的批评和指责。
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阳性强化法。比如,当我们想让孩子养成按时间计划上床休息的习惯,那就在孩子在规定时间内上床休息时候表扬他。你能准时上床真棒,自律性真强。我很乐意看到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导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如果正面鼓励比批评更有效,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个方法呢。
一般情况下,孩子有情绪后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任意发泄出来伤害别人,最后导致别人排斥他,人际关系出现阻碍。二是使劲压抑情绪,导致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干扰。每个人都具有足够的生命能量,用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但如果情绪太多,内在扰乱太多,生命能量的消耗就会太多,这就意味着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来学习、行动和跟人交往。
如何养育情绪稳定的孩子?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孩子的话,关注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管教张弛有度,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