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1张图片

职场人充电是为了什么?

对于新人而言,充电的目的在于适应新环境,争取快一点进入角色;而对于职场老员工,充电的目的则是与时俱进或者是「骑驴找马」为跳槽做前期一系列知识储备。

无论何种目的,对于职场人而言,给自己「充电」的学习行为都值得去研究。比如有职场「充电」哪些误区?如何做才更加有效?避免出现充电不成功的「漏电」问题。

那么,具体来说,职场充电有哪些坑或者说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1:证书越多越好——真的吗?

最近公司在组织升岗工作,同事小鹏兴冲冲地从抽屉中抱出一大摞证书。我一看,证书品种蛮丰富的:有普通话证书、培训结业证书、心理学考试证书、人力资源证书等等,共计十几种。然后,当他他把这些证书抱到人力资源部审核员处,被无情退回了。退回的原因是与当下专业不符,本次升岗不予以加分。

当然,拥有这么多有证书至少说明小鹏是一个爱学习的员工,也彰显他在不少方面的实力。

然并卵!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案例拿出来说呢?

我们来说说关于证书的职场误区——

不少职场人都有这样误区,他们认为:有时间多学点东西,挺好的,说不定什么时间用上了。

还有一些职场人,有一种攀比心理,当他们看到网上或者朋友圈有其他朋友、同事的证书贴出的情况,顿时觉得必须“人与人之间尚有差距,我辈仍需努力”。相信此刻的心理状态可能如下:别人可以搞得定的东西,我为什么搞不定?。优秀的人都在学习,我也要迎难赶上,千万不能落下,不然太丢人了。

此外,还有部分职场人从众心理严重,身边的人考什么证书自己就去考,一窝蜂式参加学习,也不用这样的证书有用与否,最终得到的证书的命运是束之高阁,对职场生涯帮助甚少。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2张图片

实际上,证书含金量究竟有多大,事先必须打个问号,其中,不乏有社会培训机构为招生的吹嘘成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先秦庄周的《庖丁解牛》

学习本身是好事,但是生命额度有限的,根据要事原则,建议把专业、爱好和考证方向结合考虑,对含金量高且切合专业或兴趣的证书「充电优先考虑。

误区2:购买知识付费课程就是充电

近些年,互联网上特别流行知识付费,各类大咖、机构、个人均在蹭知识付费红利——触动人心的文案、让人立“燃”的标题、大咖相互推荐、熟人营销等,不少职场人如同飞蛾扑火般投入学习大潮。

知识付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便捷性,但是,层次不齐的产品形态、良莠不齐的环境,不太稳定的学习心态,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了「买了不学」、「学了不用」情况时有发生。

据有关专家统计数据表明:

1、65%以上的人购买了知识付费产品后没有坚持过超过30%内容。

2、仅有10%的人全部内容听完。

3、仅有5%的人全部听完并反复听N次。

结论:对于多数人而言,购买知识付费产品属于冲动消费,而不是对学习真正的热爱。

其实,我们也知道,职场人购买付费知识产品,至少在购买那一颗是愿意去学习(存有学习的念头),希望通过学习增加自身价值,获得晋升。但可能因为人体大脑的“懒惰性”,绝大部分职场人在知识付费这件事上坚持不到终点。我们认为,这属于知与行之间固有矛盾。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3张图片

充电途径和种类都特别多,建议急于学习的职场人稍微考虑下:你的选择是你需要的吗?你能坚持下来吗?三思而后行,做出选择,或许增加理智,对「充电」提升更有裨益。

误区3:领导一定非常喜欢爱学习的人

我见过不少老板大会小会必谈一件事——要打造学习型组织。这事确实很重要,经老板的再三强调,个别职场员工就笃信了。

我想做,个别职场员工是菜鸟或者太单纯了!老板的话要放在哪些场景去听,对于整个组织,必须有学习的气氛才能保持活力,但是,对于员工个人,大部分老板(不含个别心大老板)最可能的意图是:希望你学习基本知识,这些技能足够工作即可。

那有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天天充电、天天学习?一旦他的员工天天在学习,暂不论是否占用上班时间,此刻老板心理状态可能是这样的:

这位员工工作是否不饱和?看样我给安排的活太少了,还有时间看书学习(不务正业)。

这位员工有什么想法啊?是不是想另攀高枝?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4张图片

爱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给自己补充能量,是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但是,建议别在公众场合去炫耀。因为,同事关系作为强连接关系,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此外,在工作场合,你应该表现出自己的非常专业职场人,至少是一个忙碌的职场人,而不是「不务正业」学习的人,毕竟以职场上你与老板的交换关系来说,他要榨取你的剩余价值,别不信,事实就是这样的。

职场给自己充电是件好事,,使得自己在职场中“走”得更快更稳,你不仅要规避充电坑,还要有技巧「充电」不「漏电」。

建议1:理清三个东西——“为什么要学?”、“希望学到什么?”、 “效果可能是如何?”。理清以上三个问题,你的职场「充电」将更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如,在面对市面上各式各样证书时,你需要问问自己:我必须要考这些证书吗?这些证书能让我真正学到什么东西?这些证书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有用吗(我个人未来可以看做3-5年)?

又如,在面对付费知识产品时,你需要问问自己:我一定要学习它吗?有没有比这个更通用、专业的付费知识产品?学这些东西对我职场或者成长有帮助吗?

所谓“少而精”是一种慎重的人生态度!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5张图片

建议2:选择合适时机,并利用合理时间充电

职场给自己「充电」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充电」和工作产生矛盾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漏电」),原则上不要影响工作,切记不能“明目张胆”请假「充电」,妥善安排好工作。比如,节假日、午休、下班后、年休假,甚至乘坐交通工具上下班的途中,都是「充电」较为合适时机。

此外,在上班时间未必时刻都特别忙,总会有一丝余暇时刻,别聚在一起八卦了,浪费时间不说,说不定还触犯职场禁忌。我对工作之余时间处理建议是:可以下楼晒晒太阳、出门走走、或者带上耳机听一小段书、甚至在网上看看问答学习下知识。

只要想学习,总有时间;若不想学,什么都可以变成理由。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要学习——以更换学习内容作为你的休息。——安德烈.莫洛亚

又比如,你可以通过提升工作效率,将工作时间压缩,这样省出来的时间可以适当看下自己喜欢的资料,这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充电」方式。

还比如,你还可以减少无效社交的时间。有经验的职场人会感受到,无效社交就是一种慢性自杀,浪费的时间可以休息,也可以用来学习充电,可以做很多提升自我的事情。

建议3:采用主题式学习方式给自己充电

这话题比较容易理解,人的精力有限,过于宽泛学习模式不仅浪费精力,成效也可能不太理想。基于此,给你建议是:开展主题式「充电」,至少在一个阶段聚焦一个难点进行「充电」,比毫无目的「充电」更加有效。比如,沟通是你的软肋,这段时间,把涉及沟通、演讲的一些经典书本、演讲视频来过来研究和学习。

此外,可以参加行业的职业证书考试,选择此行业相关的内容补充学习,也可以与该行业的专家建立联系,避免走学习弯路。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6张图片

建议4:寻找标杆人物进行充电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相信你身边一定有大神,建议找到身边的大神,观察其行为,了解其处理事情的方式,最好能参与沟通,了解ta的思维模式,这就是为什么秘书们提升较快的原因之一。

有时,一语点醒梦中人,就是因为大神的专业能力、认知边界要高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能力要优于你,这些是值得充电学习的关键要素。

建议5:有机会多参加企业内部培训

我们发现,不少职场人喜欢到外面花钱上课,对企业内部免费课程反而不在意。殊不知,企业组织的培训好多也是外聘老师,培训的质量非常好,尤其有针对性。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企业内部更好发展,千万不放弃这样免费资源。你不仅可以堂而皇之的学习,还可以更全面了解到公司各方面知识,尤其对本专业外的企业培训,建议更要关注,毕竟,你未必打算一辈子在一个岗位,有时看似无用,实则关联性很大。

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_第7张图片

也许,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不学习的人以后终将被OUT。

掌握「充电」的方法,不能一边「充电」一边漏电,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弯道超车。

未来可期,只要你有技巧地努力。

祝大家顺利!

欢迎关注,将与你分享20年的世界500强工作经验和教训,我们一起成长!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上给自己充电是好事,但你如何能确保「充电」不「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