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个时候,约翰·施利姆想破头皮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而立之年走到这样窘迫的地步?
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十年,他有着辉煌的人生履历。他名校毕业,是哈佛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就担任白宫第二夫人的公关助理,经历过特工环绕、出行不是私人飞机就是豪华车辆的生活;毕业之后,他在华盛顿和好莱坞做明星经纪人,经历过权力和威仪,见证过浮华和虚名,所见所思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渐渐地,他内心再也装载不了这么多的虚幻。
大城市的霓虹灯在某些人眼中是最美的星光,在某些人眼中则是令人想要逃离的南柯一梦。
就像我们“逃离北上广”一样,约翰·施利姆逃离了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回到了家乡小城。
约翰·施利姆以为凭借着出色的工作经验,在家乡获得一份稳定的教职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经验和过往教育和激励下一代,教会他们如何去经历一个更好更大的世界。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狠狠地一击。他求职无望。有过书籍出版经验的他,耗费数年心血撰写的烹饪书总是受到出版商冷冰冰地拒信。
他越来越感到焦虑。失眠成了家常便饭。三十岁的时候,却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种感觉令约翰惶恐慌乱、漫无目标。心中积郁不断,令他内心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二
无论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甚至在四十岁,失业都不是什么好的经历。身处人生的低谷,面对家人和经济压力,随时有一种身处地狱的煎熬,“天堂”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
人生在低谷的时候,最好是出去走走。约翰·施利姆的朋友史蒂夫带他来到了奥古斯丁修女的陶瓷店。无意之间,史蒂夫把约翰·施利姆从人生的地狱带到了人间的天堂。
奥古斯丁修女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多年的修道院生活,让她内心蕴含了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性别和年龄本身,足以让她成为约翰生命的导师。
约翰·施利姆无奈沦为家乡小镇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代课期间,约翰·施利姆的课程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当他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教师岗位的招聘机会,却因为同事猜忌和办公室政治等原因,试讲失败,与梦想中的岗位失之交臂。
约翰开始自我怀疑。怀疑抛弃以往的工作,离开繁华都市,到底值不值得?
奥古斯丁修女告诉约翰说:“魔鬼也在辛勤工作!”
每一次你没有得到你注定会得到的工作,或者每一次你将愤怒、恐惧和困惑转化为感恩,你就除掉了让你裹足不前的又一道束缚。你释放了自己,前进了一步,去寻找更大、更真实的使命。
是啊,世界上哪里都不缺“猫和老鼠”的政治游戏!
奥古斯丁修女的回答像是一股清新而又温暖的空气,吹散了约翰·施利姆内心的抑郁和难过。他开始了解什么是宽恕,什么是人生的喜乐和忧伤共存!
修女也告诉约翰·施利姆说:“通往‘是’的道路充满了许多‘不是’。”经过几番努力,约翰得到了一份比高中全职教师更好的工作——成为了匹茨堡大学布拉德福德分校传播和艺术系的教师。
在峰回路转的地方,约翰·施利姆终于明白,何为“上帝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并非一样。”其实,换过来就是那句浅显直白的鸡汤:“我们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解决了全职工作,后来约翰·施利姆的书籍也顺利出版。他的人生终于走出低谷,回到正轨。
三
约翰·施利姆把自己和修女的友谊,记录了下来,就有了这本《我在天堂那五年》。
比起这个名字,我更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The Unlikely Friendship That
Answered Life’s Greatest Questions》。耗费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questions”的理解是:第一是尘世之中哪里有天堂;第二是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力量和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生而为人,能够自由掌控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但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自由意志。当一件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是要喜乐还是悲伤,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
所以,我们会见到一些内心强大的人。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选择走出家门,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家庭命运迎来了转机;婚姻失败的Mimi Weddell婚姻失败,65岁了还在四处求职,最后凭借群众演员的契机,在90岁的高龄还活跃在模特圈和演艺圈;Amy Purdy是美国的模特和高山滑雪运动员,她19岁那年因病截掉下肢,这并不妨碍她登上人生巅峰,成为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残疾运动员之一。
不管身在何处,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向前,是人一生的修行。
人生总会遭遇苦难。但奥古斯丁修女认为,上帝不会给我们超过人承受能力的东西。如果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那就是我们注定要承受的。就如: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其他的,我们总有办法可以尽力。
四
这本书是约翰在低谷时期的人生之书。
他很幸运。在这个阶段,碰上了一个睿智有大爱的修女,能够随时随地地回答他的任何问题,而且修女的答案对他有启发性和变革性的意义。
更加幸运的是,约翰·施利姆把这种经历分享出来,所以我们今天有幸能够看到这本书。
奥古斯丁修女告诉我们如何在晦暗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修女一个人打理着修道院的陶瓷店。在可以退休的年龄,一个人一周可以工作六天,所得的收入全部都属于修道院所有。她是天生的艺术家,简简单单的陶瓷在她的手中散发着平和的美。她具有魔法,普通的黏土在她手中经过窑火的淬炼,从平淡无奇变得褶褶生辉,仿佛从绝望变成希望。
这是瓷器变美的过程,好像人的一生和蜕变。
除了这种人生的思考和内心力量的积累,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从来都是功利性的。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在年轻人中也渐渐式微。这本书中,修女提到:
在信仰里,我们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不是相互远离。爱是大部分信仰的核心,饶恕、祷告、服侍、救赎也是。它们只是术语名称和实际做法不一样,根本的感情却是一样的。
我并不信教,但从修女的话中,我相信,只有打开心房,才能拥抱差异,如同大海一样“包纳百川!”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地方,奔着看一个人如何走过生命低谷的经历去看这本书,却能够稍稍一窥什么是宗教的力量,而且不是什么负面的力量。
整本书如果能配一些奥古斯丁及她走瓷器的照片就好了。只闻其人而不见其貌其形,总有一丝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