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是在高二,这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那时候思维导图还叫脑图,背历史书实在背不下去的时候,当我试着用这种新工具来帮助记忆,之后意识到这种梳理知识的方法实在是很好用。
后来上大学之后,我有一本专门随手记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平时灵光一闪的点子、偶然学到的知识点和一些碎片化的方法和技巧。
这本本子上,全都是我画的非常简单的思维导图。
后来,随着工作学习越来越忙,业余时间越来越少,我开始更多地使用PC版的思维导图。但是事实证明,一张亲手画的导图更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
通过电脑网页制作的导图内容,不出一周我便忘得干干净净;而自己亲手画过的导图,虽然只是用中性笔和简单的线条描绘,还是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在自己随便练习之外,还看了一些云课堂上关于手绘思维导图的课程。
其实最好的学习就是行动,多画多练就会很快掌握画思维导图的技巧。
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十分钟学会手绘思维导图。
一、工具准备
1、 笔:中性笔、彩色铅笔、马克笔
2、纸:白纸
3、大脑
4、想象力
二、基本规则
1、图形
图形分为中央图形和辅助图形两个部分, 中心图最关键,所以需要注意层次感、精细度和想象力。
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就是埃菲尔铁塔,之所以选择它,基于对主题“法国文化”的阐述,同时也是因为埃菲尔铁塔的形象足够有代表性,简洁且美观。
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是一张手绘的人物肖像,色彩饱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思维导图的中心图一定要跟主题息息相关,而不能随心所欲地画一些不着边际的图案。
例如一张介绍郭德纲的思维导图,它的中心图就理所应当的是一个手绘卡通郭德纲形象。
东尼·博赞在《启动大脑》这本书中说:“关键词或关键图像是刺激大脑和开启记忆之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激发器。”
也就是说,在一张思维导图里,关键图和关键词一样,都肩负着刺激记忆的重要作用。
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拿出精力好好绘制与主题相关的中心图的原因。
此外,对于绘画基础不太好的人来说,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来搜寻一些合适的手绘或卡通图片。
以“旅行”思维导图为例:
我在百度上输入了“旅行 卡通”,便搜索出了很多适合绘制的中心图样本。
当然我们也能注意到,“旅行-卡通”中的大多数图都比较复杂,几个主体在一起的卡通图片较多,不太利于我们把它绘制成中心图。
所以,在搜索之前我们还应该学会提炼主题。
从“旅行”二字发散出去,能想到背包、旅行箱、火车、飞机、相机......很多的意象。
这些具体的意象,都要比“旅行”更加具体,所以更适合作为中心图来绘制。
2、连接
在学会画思维导图之前,思维导图中的连接是让我很头疼的一个部分。
因为我不知道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去画,又习惯于先画线再填写文字,画出来的连接线往往是弯弯曲曲,填进去的文字也跟着七扭八歪,严重影响了整个导图的美观性。
其实,思维导图的连接只需要遵循一个很简单的原则,绘画小白也可以画得很美观。
原则:先写要点再连接
我们以“出行准备”的思维导图为例:
首先,列出出行需要准备的物品的几个大类——随身、电器、洗漱、衣物、箱包.....
接下来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四周的要点和中心图相连接:
继续延伸每一个类别:
当我们列出了所有需要准备的物品,并且将其于上一个级别的中心相连,一个思维导图的草图就画好了:
3、颜色
研究显示,人类50%的大脑都会参与视觉信息处理,70%的感官都来自眼睛,可以说,人类就是一种视觉动物。
所以说,思维导图丰富的色彩是提高我们记忆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绘制好思维导图的草图,下一个步骤就是给每一条连接线和每一个图像上色了。
在选择颜色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同干同色的原则。
例如上面的“出行准备”思维草图,不同的5个大类就分别运用了5种不同的颜色来进行标识。
4、文字
思维导图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图像,是结构,但是文字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书写文字的时候,要注意提炼关键词:
不需要把句子表述完整,只把内容的关键词标注到合适的分支上即可。
人的思维却是隐形的,处于黑暗混沌中,如果能把“看不见的”思绪呈现出来,就能更高效地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手绘思维导图的最最最干货教程,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