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

之所以会起这个标题,是因为因为我会花很多时间买书,也会花很多时间去看书,但是读的越多,发觉和别人的差距越大。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早日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终身学习者。

这周六去参加了Youcore上海框工活动,当时想的就是提升一下自己的阅读技能,因为发觉自己买的书很多,但是消化吸收的太少,每次别人问我书里面写了什么,完全答不上来,最后只能丢下一句:你自己去看吧!

活动一开始进行的是破冰环节,每个人在介绍了自己相邻的小伙伴之后,我们就开始进入阅读啦

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_第1张图片

一开始董董就告诉我们,如果要读书的话,一定要明确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我当时随手就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

1.要解决的问题:能够让自己以后出去工作的优先排序,能够形成流程化,提高效率。

2.希望达到的程度:是希望能够达到合并同类项,多项工作并列运行。

当时写完之后就直接去看书了,谁知道董董走到我旁边直接问我,你觉得这个问题具体嘛?我下意识的回答,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董董:你这个回答,其实就跟没回答一样,不够具体化,没有对照。优先排序,它的标准是什么?l真正的效率呢?如果说是比以前好,那好到什么程度呢?你必须要有一个显性的结果出来。比如你你现在是做互联网教育的,有一百多个孩子,每次单个处理一个孩子问题,需要花费20分钟。如果能够只花费15分钟就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的话,这说明你的效率提高了。

这让我想到我几年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比如说,我想出国去旅游,我想健身,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依旧只去过国内的几个地方,肚子上还是有赘肉。我没有实现我自己的目标呢,就是因为我在一开始的时候目标就不明确。

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_第2张图片

接着董董让我们按照PPT上面的框架梳理法把书看一遍,当时我就直接用文章目录里面的关键词画了一个思维导图,照这个思维导图开始直接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在读到第70多面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部分是讲关于流程化的东西,自己正好可以用得上,当时就非常开心,在发言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了大家。

关于框架的好处,我是在最近才慢慢意识到的。打个比方,每当家里杂乱无章的时候,其实非常好解决,只需要买几个收纳盒或者柜子,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装进去,这样随时都可以找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读书也是一样要一定的逻辑顺序,把文章的要点罗列出来,然后呢,按照要点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这样读比自己漫无目的,像学生时代一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效率要高得多。

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_第3张图片

到了变速阅读这个环节,我们一起帮现场的一个妈妈梳理了自己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妈妈以前是望子成龙的,但是现在就希望孩子平安快乐就好,我们现场的很多人都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或者看法,但是在听他们说的时候,我意识到那些东西似乎都是方法论,或者是理念层面的一些东西。

还是回到文章一开始问我们的问题上来,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

妈妈的这个问题属于教育理念的问题,如果望子成龙过于迫切的话,肯定自身某些行为会影响到孩子,那么就要知道这个行为它主要是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许是对于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让他对于自己的考试患得患失还是说毫不在乎?

关于这个问题,本身就无解,因为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只不过不希望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妈妈这么问,只是反映了自己的一种焦虑。那么焦虑过后呢?是不是应该采取些行动,因为我们问问题,我们阅读包括我们去学习些新的东西,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我们自身。在问完问题之后,妈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让自己完全的放下心来不去担心孩子的未来呢?相信那位妈妈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_第4张图片

今天这场阅读分享会短短3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是成长这件事情应该是持续一生的。我可能不是现场学习能力最强的,但我应该是收获最大的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目标给具体化。具体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从来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直到今天董董的点播我才明白这一点。

写到这里,我会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看到了一本好书,你会怎么样把它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呢?

读书本身就不是目的,改变自己才是真正的目的。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书呆子,如果读了却没有改变的话,那么跟没读有什么差别。如果说自己本来读书速度慢,那也不需要强求,就慢慢的读,但是要实践,读一本书,就把书里面有的东西全部都实践出来,那么读一本要比读一百本一千本都要强。

最后,送上猫叔的一句话,读好书,见牛人,起于行,专于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读10本书之后,我终于不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