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家里有一杆秤/ 游戏玩法

一、目的:建立数字与实物的联系

工具:秤、尺子、温度计等

做法:对物体进行数字量化,对温度进行数字量化

敲黑板:对孩子来说,4岁左右就已经对物体的重量有感觉了,能够比较拿在手里的不同物体的轻重感觉。

6岁左右,就能够接受轻重的不同是可以通过数字量化来 比较的这种认识。


二、游戏

1、让孩子把手伸到冰箱中10秒,问他有什么感觉,然后用温度计测量里面的温度。再让孩子把手放到冷水中,然后问他,是冰箱里凉还是水里凉,看孩子是否用温度计上的数字解释。

2、问孩子是爸爸高还是妈妈高,然后问他多高、高多少,并拿尺子来测量,把测量的数字记下来。

3、告诉孩子一个游戏只能玩3分钟,然后开始计时,结束后告诉他开始时时针的位置、结束时时针的位置,再让他玩5分钟,让他自己计时。

4、拿两个不同的杯子,问孩子哪个杯里面的水多。接着取一个透明的瓶子,倒入水,在水面(即瓶子对应处)画线,然后倒掉,倒入另外一杯水,就可以知道是高于那个刻度还是低于那个刻度,也就知道水的多少的概念了。


三、实践

实践了第二个游戏,问宝宝妈妈高还是姥姥高,宝宝回答姥姥高,又问是宝宝高还是妈妈高,回答宝宝高。不实践一直不知道原来宝宝对于高矮还没有认知,真是太失误了。赶紧给娃科普高矮和长段的关系。然后打算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考虑到让孩子给父母量身高不显示啊。于是做了游戏二的变种——给娃娃量身高。跟宝宝说要跟她玩一个给娃娃量身高的游戏,宝宝一听游戏,就欣然答应,蹦蹦跳跳跑去拿来了两个娃娃。

1、准备素材:

(1)2个以上娃娃、玩偶、变形金刚|、恐龙、动物...根据宝宝的兴趣选择他们喜欢的就好

(2)同样尺寸乐高(它的用途就是来当尺子)

(3)非必须,我们家恰好有个小的黑板墙,于是就利用起来。

2、做法

(1)让宝宝站在黑板前,先给她量身高,示范一个正确的身高测量方法。

(2)让宝宝用同样的方法给两个娃娃测量身高,并用粉笔划线,标注出高度。

(3)用的乐高块拼成一栋大高楼当做尺子,高楼的高度等于第一个娃娃的身高线刻度,带着宝宝一起数一下一共用了多少块乐高。用粉笔,在划线旁边写上数字。同样操作,再搭另外一栋大高楼,来测量第二个娃娃的身高,并标注用了多少块乐高。

(4)将两个高楼对比,问哪个高?高几块?

(5)拓展:把两个大楼拆掉  问宝宝哪一乐高块多,直观的感受数字的多少,培养数感。

3、插曲

看起来进行的很顺利,其实不然,当我把乐高拿出来的一瞬间,我就发现娃已经失控了。开始自顾自的摆起了战舰、蝙蝠。还一一给我展示,拒绝我用她的乐高来摆尺子,拒绝合作。心塞1分钟,去喝了口水,平复一下心情,回来换了个对策。和两个娃娃说,哦xx小朋友去玩乐高了,我们不等她了,我们先来比身高吧。模拟娃娃a对b说:“我比你高,我最高”,再模拟娃娃b对a说:“才没有,我比你高,不信你问xxx”.此时我娃立即跑过来说,我也要量身高。这个时候问她,你觉得谁高(其实肉眼看这俩的高度差距不大,娃是回答对了的,说b更高)。但狡诈如我一定要反着说:“我不信,我觉得a更高呢,不信我们俩比一比,我来给a测,你来给b测,好不好。”此时的娃已经被套路了,赶紧说好好好。然后接着跟她比谁的大楼搭的又快又准确。在搭建过程中,不时的去和黑板上的线比一下,高度是否合适,不用教,宝宝自然跟着你学了。经过我各种套路,娃终于完成了这轮游戏。结论是a16块乐高,b19块乐高。娃特别得意的说,妈妈我赢了哦,是时候抛出终极绝杀:“那高几块?” 。娃答出3块的时候,我差点仰天长笑,娃啊,妈终于木有白费力气哦。

拓展游戏,就是一瞬间,娃暴力地把两个大楼推倒,根本不分彼此。这里仅仅做一个提示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回 家里有一杆秤/ 游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