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最难的是和自己握手言和

再次分享一下Sheryl Sandberg 在伯克利演讲中提到的建立积极心理的“3P”维度(由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提出):Personalization, Pervasiveness, Permanence 。

Personalization--the belief that we are at fault.

(Remember: "No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happens because of us." 记住:不是任何发生在我们头上的事都是因为我们而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总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

Pervasiveness--the belief that an event will affect all areas of your life.

(Remember: When something awful happens, don't take it as a message that everything about you is awful or you are a massive failure.

记住:不要觉得自己某一方面遇到了挫折或某一方面没做好,就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或者自己是个完全的失败者。)

Permanence--the belief that the sorrow will last forever.

(Remember: Time heals. If time doesn't heal, it only means you still need time, a bit   more time.

记住:遇到“坎儿”时不要觉得自己迈不过去。时间会治愈,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如果时间没有治愈,只说明你还需要多一点的时间而已。这个治愈的过程很可能是螺旋式上升的,中间会旧伤复发,复发时允许自己放纵一会儿情绪,大哭也行,哭完该干啥干啥。慢慢地你会发现复发的频率开始降低,持续时间开始缩短,直到过去的经历不会再影响你生活的节奏。我想这也是我要的状态:接受每一种经历的存在,可以直面它,但不会再被它控制自己的情绪。 )

好吧,上面的中文部分都是我的解释,因为过去的十来天我再次用这几条来解析自己经历的事情,试图找到一个答案。

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坎儿”,有的人的人生的确是一直顺顺利利的,哪怕比例非常小。对于遇到坎儿的不同人来讲,这个坎儿也有个大小之分重量之别。小的没过多久就会跨过去,大的坎儿自己跨一次,失败了,攒攒力气再跨一次,又失败了,再试,再失败。。。然后累了,对那颗别人看不到的只能自己感受到的被摔的鼻青脸肿被刺的千疮百孔的心讲:我的生活也许就这样了。

呵呵,那颗别人看不到只能自己感受到的被摔的鼻青脸肿被刺的千疮百孔的心。

是不是很矫情?更何况那句“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可是那些认识我好久好久的人,你们真的觉得我是在矫情吗?还是你们明白我在谈什么,我又在谈我们之间的哪些时刻。谁曾经陪谁哭过,谁曾经鼓励过谁,谁曾经出手相助,谁又曾经不断请她相信:未来,总会好的。---这些,谁已经忘了?

过去两周因为一点事情我又开始怀疑自己,又开始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否则为何会这样?我还原整个过程而不是只还原自己想看到的过程,想找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可就是没看出自己错在哪里。

可是如果自己没做错,为什么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

上面这样的自我拷问你会不会也经历过?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不是承受不起失败的结果,折磨他们的是那份不明不白的没有结果,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挂在心里像钟摆一样不时晃一下的巨大问号和拖曳着的省略号: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当只留下你一个人面对这个问号的时候,你能做的你应该做的也许就是学着与自己和解。

“No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happens because of us.” 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因为我们才发生。

必要的时候,多默念这一句话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做得再好也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除非你不要自己,只想迎合他人。因为有的时候,真的不是我们自己的错。

今天有远道而来的姑娘说和我聊天总是有收获,我说真的吗?她说跟别的人聊天的时候他们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不会站在她的角度分析她的观点她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那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场面。两条谈话的平行线,各自向前,没有交点,没有换位,没有情感上的连接--我们在彼此眼前,我们面前却又横亘着一条分割线。

我想起了那条很火的复旦大学的微信,想起了其中的一条留言:

“看到很多批判这篇文章的人,看题目只看一半,文章估计也是扫了几眼就不想看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就这么浮躁了。换句话说就算作者只是在矫情,是你自己要花时间去看然后看的自己难受的,作者没逼你,为什么反过来还要对作者恶言相向?自卑是什么罪吗?难道所有人都要按照你想活的方式去活?作者后半篇文章很正能量啊,就是因为自卑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会督促我们去变得更好啊。”

作为一个99.999%和那篇微信作者来自同个地方的人,我想说我的确没觉出她在矫情。相反,当我看到留言里有那么多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国内名校的大学生说看哭了时,我突然觉得和90后甚至95后的人的距离拉近了,同时又有一种误解90后的内疚。我以为作为同在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长大的人而言,90后的压力已经比80初的我(们)轻了很多,可能学费不再需要去借,能接近的各类资源也丰富了很多,然而这种跨年代的比较本身就无意义,因为我不是他们那个“peer pressure"(“同龄压力”)中的peer。在小城里,他们父母的收入比过去涨了,他们自己接受的教育资源比过去好了,然而在大城里收入也在同时涨,教育资源也在本就不错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横向比较的区域差距未必真的缩小了,也有可能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从小城一步步迈向大城,在更广阔的画面中看到自己从原来个人金字塔的中上端甚至顶端突然猛地跌到最底端,她在最初的开始出现心理上的落差怎么就不正常就变成矫情了呢?

好吧,如果你已经忘了,或者没看过,那就允许我再重贴上这句话:

"Listening is not merely not talking, though even that is beyond most of our powers; it means taking a vigorous, human interest in what is being told us." 倾听不仅仅是指不说话,尽管这一点我们基本也做不到;倾听是指用积极的、有人情味的态度对待别人正在对我们说的话。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对方那样的经历,如果你不知道文字后面的整个故事,为何要急着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对对方的言语和行为下判断贴标签呢?更何况一篇微信文章的字数能写出一个人二三十年成长的多少分之一呢?你觉得自己了解整幅画面的多少了所以才这么自信地去评判去“纠错”了?

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讲,自卑就是她性格里的一部分,是她遇到挫折后的自我否定和踯躅徘徊,可这并不代表她就彻底封闭了自己,就看不到世界之大总有她的容身之地,因为在她慢慢从自己壳里探出头开始张望往前移动的时候,她发现哪怕自己脚步再慢,只要她在一点点往前走,她还是会越来越接近她的目标和她每段探索旅程的终点,这样的发现就是她从自卑里长出来的自信,是不怕再遇挫折的自信,也是她与自己的握手言和。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时候,最难的是和自己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