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时间统计(1):人生的理想追求到底是什么?

这几天又在重新阅读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新出版的命名,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侯焕闳、唐其慈译)。其实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从最开始在网上传阅绝版的电子书,到后来再版后买了纸质书。大概是仍然感到不够深入的原因,每当我在自己GTD的实践过程中遭遇挫折,我就会重新翻开这本书再阅。

这些年来,阅读了许多多多的书,寻寻觅觅,但是无疑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生活是我最羡慕的理想生活,人的一生,当你年华老去,或者身心腐朽后,你能为世间留下多少的遗产呢?你所做过的事情将是你最好的答案,关于人生意义的回答。

为什么那么着迷于此呢?我曾经说过:“美妙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迷上什么东西,这个目标完全是非功利化的,达到就意味着生活的完结。”柳比歇夫在他的人生中,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从来没有偏离过方向。他说:

“要创立这样一种分类法,必须先找出某种类似的原子量;我想对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机体结构中的曲线进行数学研究,通过这个办法来找……”,“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5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些,到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我立志要写一部数学生物学;一切企图把数学运用于生物学的尝试,都将包容于这部书中。”

柳比歇夫20多岁刚开始从事学术工作的时候,就明确地知道他要到达的目标,(和他的目标相比,一些其他的人比如想要赚多少钱,想要房子车子之类的,就弱很多了)实在是幸福而不平凡的命运,他自己提出他的工作纲领,并从而预决了他的活动的整个性质,事实上也是至死不渝的,他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这是我羡慕的地方。

当然他所留下的成果也是我深感好奇的,所有人,连他的亲人在内也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各种论文专著,共写了500多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也是庞大的数字。

他的遗产涉及方方面面:有著作、探讨地骚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他搜集的地骚标本,多过动物研究所的5倍,跳甲属的分类他研究了一生。

从他的遗产种类中,我看到了,要了解一样事务,甚至一门狭隘学科,你需要分心旁骛去了解其他领域的事务,透过其他领域知识的穿针引线,去深入你想要到达的目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牵连关系,是你想象不到的深入密切。一个专家不可避免的会变成一个杂家,也许结果不是你预估到的,随着事件的推进,前面是什么样的风景,不得而知,但是却是那么令人向往。我无法知道柳比歇夫临终时候的感受,但我相信他一定收获了一些珍贵的东西,这是我羡慕柳比歇夫的另一个地方。

马歇尔·普鲁斯特,曾用一部那样厚的《追忆似水年华》告诉你,人类追求的极致快乐是过去的时光,远远回不来的过去岁月。但我总是想着,也许有别的什么答案,如今,到了现在这个岁数,我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到,你所要追求的快乐,深层次的愉悦来自你着迷的事务中,随着你的深入推进,它会像最美的花儿一样,逐渐绽开一层又一层的花苞,最终露出你期待已久的鲜嫩花蕊。不过寻常人根本没有耐心去花费时间追逐这个,反而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寻求其他的代替品来慰藉,所以忙忙碌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这是一件非常难以到达的终极目标,但是柳比歇夫通过他的一生、他的方法告诉你,这是可以到达的,关于他的这个时间统计方法,我在下一篇文章里讲,我所理解的几个核心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柳比歇夫时间统计(1):人生的理想追求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