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马太效应

在我小的时候,我妈经常爱念叨一句话:“这社会就是越富越凑,越穷越无。”这话在我三观未定的童岁中被曲解为:

“富有的人很容易依权仗势去牟取各种不义之财,而穷苦人家没啥指望只能埋头苦干捡一些剩下的。”

无意间贫富被套上了善恶的色彩,身处底层的人们因为这层误解而多了些许仇富的戾气。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基于个人感情强赋其上的判断至今在不少人心里还是根深蒂固的。对他们来说,一边是长年累月的稀缺,日复一日的期盼与落空,一边是富得流油的盈余,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填补这两个群体间的沟壑,便唯有嗔责上天不公以及富人家的恶贯满盈。

初中后开始接触政治课,“贫富两极分化”这个词在课文中逐渐频繁起来。经济学中也一而再地强调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那时的感受偏向了对穷苦人民的悯怜,毕竟听起来,要从贫穷一端往富裕一端哪怕靠近一点,都是举步维艰。

某天,听说了“马太效应”。

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把这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

这并非西方独创,老子也曾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穷的越穷,富的越富。赤裸裸的规律,无情而普遍。你看银行哪一家不是只会锦上添花,有哪家会整天冒险雪中送炭?在这不断了解的过程中,所谓善恶的主导作用,我早就不赞同了。我笃信善良自有福泽,但善心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本身,而是获取资源的能力。

就上一辈人来说,比如村里分地,稍有积蓄的可以另买几亩,买了地的人又转手租出去,继而获得新的收入。又比如某家某户因为有多余的钱出去外面旅游,途中发现了商机,回来依样画葫芦又做成了,然后又有更多资金支撑他走出去获取更多前沿的信息。点对点成线,线对线成面。优势一旦形成,差距就只会在这种正向循环跟恶性循环中越拉越大。

到了我们这一代,互联网的出现消灭了许多信息不对称,只要你有心,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被挖到,直观地呈现在你眼前。那是不是等于说,作为贫苦一端的,只要我努力了,我就可以缩小跟另一端的差距。很可惜,答案令人失望:

不一定,用心的富二代拥有的资源依然没有减少,要做成一件事仍旧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最大的现实是,他的先发优势就是基于祖辈累积下来的,而一旦你想到达一样的境况,你得连同先祖落后的那一部分一起扛到肩上。没有力有不逮的推辞,只有全力以赴的执行,才能实现。

于是,基于“马太效应”,我深刻意识“种善因”的重要性。

举两个栗子,写作跟字体。

学生时代,某天你习得一个酷炫的英文句式,用在了作文中然后意外被当做了范文。在老师的殷切眼神与同窗们的敬佩目光中,你暗爽到内伤。优越感成瘾后,为了继续享用它,你愿意比别人花多点时间去背单词记语法,遇到帅点的句型就生生背下来。你成了小伙伴们中的英语通,他们遇到陌生单词还会偷偷懒直接问你,于是你被倒逼着去查阅比周围人更多的词汇,生怕别人发现你们之间的真实差距不过只隔了层想象。你无意间总比大家下多了苦功夫,有什么道理你会比他们差呢?

练字是更直观的例子。练得多,琢磨得多,你写得就溜,就更愿意拿出来炫拿出来讨赞赏,那些写得不咋的同志则扭扭捏捏,生怕别人指出他的字体大喊:“字如其人!”于是很多人就偃旗息鼓,敷衍了事了。练出成果后被赞得多,兴趣就萌生,不过熟能生巧罢。(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我整天有事没事就在那无耻地看文章的点赞数了吧。)

“马太效应”说到底就是积累的结果。由此看来,那么多人能以惊人的毅力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试图逆流而上,这种事就变得很好理解了。唯有清晰察觉差距,以成为人上人的意志身体力行,不断积累,马太效应中的良性循环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都只是盼着,摆脱那可怕的恶性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怕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