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离开7月份的大会时间也不远了,大会行程和报名方式在帖子最后。
从今天开始,会陆续进行开放试读,感谢大家的长期以来的支持。
Monkey前言
距离大话移动App测试第一本书出来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我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吐槽,无论好坏你们都是我最大的动力,在这里我给所有人说声谢谢。
在出版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实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可以说轰轰烈烈,也许什么时候能够将这些作为一个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去听,相信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很多,想到很多,体会到很多。在这一年多内,也有很多朋友知道了我,但却不了解我,其实不了解我没有关系,我这里引用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说明下:
“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测试行业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也许测试已经不是当初想的那么容易的那份工作了,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副业或开始转行。当然,无论你属于哪一种,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继续,我们都要面对这一切的变化。这一年多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测试行业并没有在进步,而是在进化,但仅仅属于符合中国国情的进化。
这一年多相信大家感触都很深,我在前言里帮大家一起列下,也算一个小高潮了。
测试一定要会代码
前几年讨论的问题终于不用再花费口舌去讨论了,行业印证了测试要写代码这个事实。所以现在知乎上来问我问题的人,我也终于可以很有底气的说先学会代码,再来学做测试吧。(心中终于暗爽,再也不用在行业纠结这种2b问题了)
行业要求越来越高
当然,我不想听到“我的圈子不是这样的,我看到的不是这样的”这种话,我不关心,因为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说我接触的圈子肯定比你们大,那么我看到的肯定是所谓的大方向和趋势,所以请你们静下心来看下去。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依然没有变高,但要往上爬以及进入一家不错的公司中拥有不错业务的部门在这一年多里变得异常困难。(再三强调下,看到BAT就觉得是好公司的人不在我讨论范围内,哦对了,我在BAT里做着日活不过万的项目,你觉得是不是不错呢?)是的,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讨论要会什么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多久能够学会一项新技术并落地,这才是我们关心的。
技术栈太多,眼花缭乱
很多测试单纯看到移动App的UI自动化框架就已经傻眼了,更不要谈接口,单元,专项,安全,大数据等了。测试所接触到的技术栈,工具栈的扩展如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测试会混乱,到底学什么呢?答案见上文。很多测试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过渡阶段,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出现一种稳定的兼容性很高的工具,比如以前的QTP和LR,这种人俗称“伸手党”和“自欺欺人党”。(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是的,不用怀疑,说的就是你)。首先我就不吐槽有多少人真正用过正版软件了,用盗版的先到一边凉快去。从短期来讲,将来肯定会越来越成熟,肯定会统一很多技术和工具。但从长期来讲,现在这种变化这种镇痛以后会越来越频繁,因为这是宇宙规律,这是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所以从长远来看仅仅追求工具的永远都是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同时被替代性也是最高的。不是伸手党和自欺欺人党又是什么呢?呵呵哒
从测试到质量的变化
这点在正文中会有详细的说明。这几年的大会,与大家的交流的确发现现在很多的测试已经开始跳出测试真正开始关注质量。当测试只关注测试的时候,大家的关注点在:
测试是不是比开发轻松
测试能赚多少钱
测试到底用什么工具
测试到底用什么框架
测试都看什么书
其他公司里测试都怎么做的
UI自动化到底做得怎么样
…
放眼整个项目,如果我们只关注测试的话,关注点真的实在太窄,同时也会阻碍我们进入更高的一个高度。所以大家更多的开始关注所谓的质量,质量在项目中无处不在,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项目,相比测试,质量的关注点会很不同,比如:
工程效率,项目流程
代码规范,文档传承
应用架构,耦合性怎么样
各种线上线下,实时或者T+1的监控机制
hotfix机制
打包、持续集成、汇报bug等工具平台
… 其实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一目了然的明白测试其实在质量面前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点。
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呢,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问我“xx公司测试怎么做的啊?”,“xx公司持续集成怎么做的啊?”“xx公司测试开发比多少啊?”“xx公司用什么工具啊?”这些问题,其实我每次面临这些问题我都很尴尬你们知道吗?先不讨论这些同学会不会问问题吧,就算知道了用什么工具,什么框架,测试开发比多少就能够做得好测试了吗?就能够提升产品质量了吗?明显不可能啊。在一个企业中要提升产品质量绝对是一个大家一起要动起来的事情,而不是一个测试或者一个测试团队就能够搞定的,如果不明白这点,即使你操着卖白粉的心,结果你卖的还是白菜啊。
另外我顺便在这里吐槽在这个行业很多所谓的测试管理和测试总监,你们除了工作年限长了点以外你们还会什么?会所谓的管理?很多所谓的管理和总监对技术几乎没有任何敏感度,对管理也就是纸上谈兵,试问你们的自信是哪儿来的?你们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个位置的?看到这本书的总监扪心自问下吧,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你们当时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请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再来说下《大话移动App2.0》这本书吧,这本书并非是第一本书的加强版或者扩展版,可以说是完全的一本全新的书。我对第一本书的定义和感觉可能和所有人都不同。从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初的自己,我觉得自己的确够狂,够年轻气盛,竟然在当初那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有勇气去出书。但我依然认同我当初的一个观点——《大话移动App》这本书可能因为我当初才疏学浅的原因导致技术层面的高度的确不高,但对于测试的理解,对于行业的认识,对于测试的态度这点上我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我认为只有当整个国内的测试行业真正步入正轨,大家真正都愿意去好好学习测试,好好重视测试的时候,到了那一刻《大话移动App》第一本书才会真正发挥它的价值,一种精神上的价值。
我并不是什么圣人,但是我认为人活着就应该有价值,这种价值自我认可就可以了。人一生就那么多的时间,每个人都很公平,那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些时间尽可能的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呢?去发挥更大的光热呢?去影响更多的人呢?否则多没有意思啊。之前看过一部电影《绝命海拔》,这是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来,我很推荐大家去看,无论生死都是为了去追求自己所爱,自己的极限,那么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我在第一本书中也说过,书这种形态的东西,尤其是技术书,让你看到它的时候,其中内容肯定已经落后1到2年了,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写书是一个非常累的活儿,是一个挑战自己毅力的事情,需要去记录很多的案例以及当时的感受。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过苛刻,抱着空杯心态来看书最好。行业中无一本技术书籍的写作风格与我相似,也没有任何一本测试书籍比我所记载的更落地。这并不是骄傲,而是自信和自豪,我愿意100%的分享,别人不愿意。
通过这本书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自从《大话移动app测试》出版至今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到底成长了多少,我到底进步了多少,我又到底改变了多少。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将会让整个行业更上升一个层面。那些抱怨《大话移动app测试》对自己技术没有帮助的朋友,我在这里也向你们致歉,这本书算是对你们的弥补。不过同时也希望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毕竟书这个东西落后很多,不过你们可以随时微信和我交流。
那让我们一起进入一场有技术,有故事,有吐槽的测试之旅吧。
恒温前言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2012年,Dan Cuellar 写了Appium,他没有想过2016年的今天,Appium 已经成为移动测试领域的一方霸主。这是软件测试技术的蝴蝶效应。
在2014年的时候,我还在写WebDriver 自动化,今天我在写Appium 自动化。在UI 自动化这个领域,我跨了整整一个年代,成了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见证者,相信所有身在其中的人都深有体会。Appium,作为WebDriver 的继承者和开拓者,目前看来是非常合格和称职的。
我接触Appium比较早,TesterHome 上线不久,我们就引入了这个框架,进行了布道并坚持到现在。可以自豪地说,目前来看,TesterHome是最专业的民间Appium论坛。当然民间还有很多高手,尤其是这两年,各种解决方案,衍生框架百花齐放。TesterHome作为这些内容的载体,也受益匪浅。
我一直想写一本有关Appium的书,其实也在TesterHome发起过众写项目,可惜各种原因未能成品。如今市场上已经有几本关于Appium的书在卖,质量都不能说好。所以我仍旧不推荐书籍,学习Appium还是需要熟读官方文档和深读源码。
受Monkey邀请,我有幸在大话2中写一章Appium,我没有想写教程,也没有想翻译下文档,我只是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