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爹们统统拍在沙滩上

《浪潮之巅》——吴军出品,必属精品。

通过对两个世纪诸多高科技企业、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律的描述,客观地展现了一个IT互联网产业史。

让我来818硅谷当年那些事儿。——吴军

浪潮之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爹们统统拍在沙滩上_第1张图片

一、IBM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IBM自有其生存之道:在技术上不断开拓和发展,以领导和跟随技术潮流;在经营上,死守自己核心政府、军队、企事业部门的市场,对进入新的市场非常谨慎。

迄今为止,它成功地完成了两次重大的转型:从机械制造到计算机制造,再从计算机
制造到服务。虽然错过了以PC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浪潮,但是它平稳地渡过了历次经济危机——可见保守和稳妥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苹果

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新技术必须比老技术有数量级的进步才能站得住脚。

1984年,苹果机麦金托什诞生,它是首个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PC,且封闭技术,不允许其它公司生产苹果兼容机。

1983年,百事可乐总裁斯卡利出任苹果公司CEO,两年后,乔布斯被踢出群聊。麦金托什的市场越来越小,且很多新项目都是没用的,苹果公司走入低谷。

1996年,乔布斯重新被邀请到群聊,经过大刀阔斧地改革最终,把苹果电脑及后来的其他产品重塑成高端产品。

在乔布斯做的大多数“改变世界”的事情中,原创并非他自己,但是拿着魔术棒点石成金的人却是他。如果我们承认乔布斯的创作力,那么创新就远不止是原创,而更多的是发现价值,点石成金。

三、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1.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摩尔定律主导着IT行业的发展:

  • 为了不断提升芯片的性能,IT公司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下一代产品的开发。

  • 由于有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应用会不断涌现。

  • 摩尔定律使得各个公司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2. 安迪-比尔定律

安迪-比尔定律: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Andy Grove:英特尔公司CEO。

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

PC的生态链: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全部好处,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让惠普和戴尔等公司受益,而这些PC整机厂商再向英特尔这样的半导体公司订购新的芯片,同时向希捷等外设厂商购买新的外设。在这中间,各家的利润先后得到相应的提升,股票也随着增长。各个硬件半导体和外设公司再将利润投入研发,按照摩尔定律预定的速度,提升硬件性能,为微软下一步更新软件、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

3. 反摩尔定律

反摩尔定律: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反摩尔定律使得IT行业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新,若是赶不上摩尔定律的发展要求,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总结:在IT行业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于安迪-比尔定律,在IT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是软件和IT服务业,而下游是硬件和半导体。想获得高利润,就要从上游入手。

四、英特尔

作为安迪-比尔定律的直接下游企业,英特尔所展现出来强大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几点:

  • 专一:英特尔最终把计算机处理器的业务做大做强,除了过硬的技术 ,更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相反,业务多元化的摩托罗拉最后却在计算机处理器上败给了英特尔,在手机上输给了诺基亚,在DSP上又败给了德州仪器。

  • 兼容:坚持自己系列产品的兼容性,即保证以往的软件程序能在新款处理器上运行。

  • 创新:利用了规模经济优势,大力投入研发,让业界普遍看衰的CISC处理器一代代更新。

  • 懂得取舍:英特尔并没有拒绝新技术,它也曾经研制出两款不错的RISC处理器,只是看到它们前途不好时,立即停掉了。

对比来讲,英特尔大步向前,而作为影子公司的AMD则亦步亦趋。因此,一个公司只是一味仿制,靠更低的利润来竞争,长远来看,命运还是要掌握在别人手里。

总地来说,英特尔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 验证了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可以按照摩尔定律规定的速度增长。

  • 证明了处理器公司可以独立于计算机整机公司而存在。

五、微软

作为一个帝国级的企业,微软对操作系统的贡(垄)献(断)自然不必多说。而与微软相比,苹果公司无疑是更具有创新性的,即使在软件方面,苹果也在操作系统上领先微软整整一代。但是,领先的苹果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走封闭式的、纯技术发展的道路。苹果拒绝开放麦金托什技术的结果,客观上把所有想从PC市场分一杯羹的兼容机厂商推给了IBM和微软。从80年代中期起,世界硬件市场的格局从苹果对IBM,一下子变得了苹果对IBM加上所有兼容机厂商。

苹果公司并不具备开放的基因,不仅在PC时代如此,在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亦如此。

一种操作系统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上面有多少既有用又廉价的应用软件。微软在很长时间里,都是靠第三方开发应用软件。而苹果则一切要靠自己。苹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失误就是兼容性。苹果产品和其他PC不兼容就不用说了,就是它自己内部也不兼容,而微软则代代兼容。

苹果失去大额市场的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摩尔定律和安迪-比尔定律,即软件更新去带动硬件更新。在更新软件时,软件公司先得到发展,旧的硬件很快就显得性能不够。这时用户不是抱怨软件做得不够好,而是去更新硬件。而苹果既想做软件又想做硬件,很难平衡两者的速度。软件做得太快硬件就跟不上,硬件做得太快又没有合适的软件可用。

六、甲骨文

甲骨文,软件公司的先驱,首次创立了只依靠软件赢利的商业模式,自有其成功之道。

  • 定位精准,善于推广。专门从事数据库产品,产品线不会太长,并始终在这一领域精益求精。并且在产品的推广上,甲骨文经常宣传自家产品的长处,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

  • 重视利润,很少做吃力不讨好的花样文章。甲骨文对员工开的工资少得可怜,而且遇到宏观经济不好的年代,裁员更是常有的事。正是因为对成本的控制,使得甲骨文在两次经济危机中都能安全渡过(这也勉强算一个吧)。

  • 强者通吃,善于并购,并且有很好的消化和整合新公司的能力。甲骨文只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应用系统基本上由第三方小公司开发。长此以往,一些第三方公司就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大的龙头公司,它们控制着部分企业级市场。甲骨文通过收购这些公司来不断获得数据库市场的份额,并且能够很好地整合与消化。

七、思科

在思科还是一个小公司时,各大计算机公司各自有自己很大的市场,它们首先想到的是在网络市场上打败竞争对手们,而不是研制可以包容各公司网络产品的路由器。因此,那个时候,没有公司和思科争夺多协议路由器的市场,而等到互联网兴起时,思科已经占据了路由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当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时,每个人的贡献就不容易体现出来,变成了一个专业的螺丝钉。当一些员工有独到的想法时,遇到的阻力就会很大。而思科对这样的情况却另辟蹊径:如果公司有人愿意自己创业,公司又觉得他们做的东西是好的,就让其留在公司内部创业,而不是到外面去折腾,此时思科会作为投资者而不再是管理者来对待这些创业的人。一旦这些小公司成功了,思科有优先权把它们买回来,扩大地盘,而这些小公司和员工也能得到高回报。另一方面,若是这些小公司失败了,那么思科除了赔上一些风险投资的钱,并没有额外的负担。

而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思科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华为。当华为渐渐地成长为国产IT行业的龙头时,“中国制造”的效应也就随之出现。

中国制造效应:当一个原本只能在美欧生产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则可以过渡到日本和韩国,进而落脚到中国。美欧公司能赚钱的时间只有从美国到中国这段时间差。一旦一项产品可以由中国制造,那么它的利润空间就会薄到让美欧公司退出市场。

八、雅虎

雅虎是确立了互联网行业商业模式的公司,并且是主流免费门户网站的真正代表。也就是说,雅虎把互联网这项服务带入寻常百姓家,而不再是一种奢侈品。

要想让网站的流量提高,关键是要有吸引用户的优质内容。在这方面,雅虎在前期是非常用心的,它一心一意把自己办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媒体,外界也一直以一个媒体公司来看待雅虎。随着流量的增长,雅虎的营业额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如果没有Google,几乎可以肯定雅虎今天会雄霸互联网,而不仅仅是在搜索方面。但雅虎与之前的公司有些不同,它从来不是业界技术上的领袖,而且对技术的追求也从来不像Google那样。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公司尽全力,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被重视了。重视一方面体现在收入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在公司有多少发言权。

而在很多传统公司,包括雅虎,相对来说,市场部门、产品部门的发言权比较大,而工程部门的发言权较小,不会像想像中地那样以强大的技术为导向,在这一点上,Google正好相反,这也是雅虎今非昔比、Google如日中天的原因之一。

九、惠普

这里就不说惠普的崛起了,其衰落的原因有二:领导者的错误和中国制造的冲击。

以菲奥莉娜收购康柏公司为例:收购康柏之后,惠普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康柏加入惠普的市场份额,而是仅仅勉强维持了康柏原有的份额。

在商业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当两个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合并后,不仅没有得到累加的市场份额,而且只达到了两者合并前较少的那份。这是因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必定有它经营管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合并后的问题会翻倍,在竞争中会更加处于劣势,从而进一步丢失市场份额。

惠普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加上一个康柏,问题只会更多。

而中国制造问题体现在,惠普指望卖打印机后一劳永逸地挣墨盒钱。然而,当亚洲国家可以独立地制造出兼容的墨盒时,惠普的利润空间就被大大地压缩了。

十、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作为世界无线通信的先驱,可以说开创了整个产业。遗憾的是,它只领导了移动通信的第一波浪潮,就被对手赶上并超过。

它曾经横跨通信和计算机两大领域之间,甚至有可能成为计算机和通信业的霸主。只要它在CPU、DSP或者手机任何一个领域站稳脚跟,就能顺着计算机革命或通信革命的大潮前进,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其领导人却无力领导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反而使其没有专攻的方向,在各条战线同时失利。

虽然顺应了大势,但最终,摩托罗拉并没有游弋到浪潮之巅。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之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爹们统统拍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