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看的“屏幕”,即将发生大变化。从“直的”变成“弯的”,很可能在不久后,就能普遍实现。
小小期待一下:未来的手机,平板一样大的屏幕,不使用时“对折”起来,放入口袋;或者像腕表一样,“环扣”在手腕上。
弯曲的手机屏幕
这种可弯折的新型显示技术,就是柔性显示技术。
2017年10月26日,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AMOLED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是OLED显示技术的一种)
这条生产线,不仅是国内首条柔性屏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全球第一条量产的是由三星打造的。
也就是说,京东方实现量产后,将会打破现有的由三星垄断的柔性显示市场格局。
在变革数十载的显示产业中,随技术更迭,从最初的CRT显示时代,再到近来的LCD液晶显示时代,以及OLED显示时代,格局几经变化,有人掉队,有人赶超。
这一次,显示产业的商业版图,将由谁主宰?或许,我们能从过去的发展轨迹中,得出一些总结。
掉队者:日本夏普、JDI等
在显示行业发展长河中,作为最初登上第一宝座的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独占全球市场90%左右份额。不过,这一局面直至后来者的入局和崛起而发生了变化,霸主的地位逐步转移到了韩国和中国手上。尤其到了后期,日本企业基本已全面溃败。
在这一领域,夏普、爱普生、日立、东芝、三菱、三洋和NEC等品牌,都是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但这些企业无不褪去往日光环,逐一退出显示面板舞台。曾被誉为“液晶之父”的夏普,从鼎盛走向衰退的过程,可以说是日本显示面板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凭借在显示面板上的领先技术,夏普在行业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夏普始终坚守以技术立身。在显示面板生产线方面,夏普持续精进技术,于2010年在大阪堺市的十代线建成投产。这在当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夏普的液晶面板”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但是,好景不长,夏普开始走向下坡,离不开日本经济的颓势以及自身的投资失策,但最重要的是,在面对韩国企业的异军突起,夏普因固守技术优势而开始逐渐失势。
亏损始于一系列失误的投资策略:夏普巨额投资液晶工厂,因经营不善而陷入亏损;夏普投资等离子显示技术,因方向错误而陷入亏损;夏普投资太阳能电池厂,因全球行业不景气而陷入连年亏损。
在“内患”严重的情况下,夏普还迎来了劲敌韩国这一“外患”。在韩国企业全面大肆的降价,以及日益精进的显示技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愿意为后者掏腰包。开始时,除了夏普,整个日本对于韩国的显示技术,都十分嗤之以鼻,甚至相信只要坚守技术,就能坐稳龙头位置。可惜,夏普连年丢失的市场份额,在它惊觉时早已一去不复返。无力回天的夏普,最后不得不出让股份,最终于2016年被鸿海收购。
除了夏普,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曾经闻名遐迩的日本显示面板企业,都逐一走下神坛,退出显示面板产业。在这一背景下,2012 年 4 月,日本显示公司(JDI)成立,这家公司由索尼、东芝和日立将各自的小型液晶部门分拆出来整合而成。而JDI也是日本显示行业,唯一一家还在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只是,这家企业和所有“前辈”一样,从成立之初,就连年亏损;而另一个相似点,就是沉迷于精湛技术,对时代变化反应过慢。
首先是苹果的“背叛”。这家主要依靠于苹果订单生存的公司(50%-60%的营收来自苹果),由于在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上的空缺,导致苹果不得不将之从显示面板的供应商列表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三星一家独大。
JDI在液晶显示面板拥有尖端技术是有口皆碑的,在消费者间也是引以为豪的。只是,近来在OLED显示技术的变革下,主流高端市场几乎都转向了OLED屏幕,在新技术面前掉队的JDI,在失去苹果的“宠幸”下,生存空间无疑会被大为挤压。
那么,面对被“替代”,JDI的反应是什么呢?JDI宣布,计划在2019年中期确立OLED 面板量产技术后,于 2020 年下半年或 2021 年开始从事授权事业。如果真的按照JDI所说,在19年完成量产计划,那这就相当于,JDI将会落后中国2年,落后韩国4年。在这段时间,JDI是否能挺住?如若挺住后,又是否能把落后的这几年赶超或者补齐?我们不得而知。
总结:在趋势面前,方向和节奏最重要。踩对点子,才能得势;及时跟拍,甚至抢拍,才能得利。日本擅长于“慢工出细活”,却过于钻了“笃信技术”的牛角尖。
赶超者:韩国三星、LGD
只用了20年,在显示面板这一领域,韩国以绝对劣势扭转到现在绝对优势的地位;用了不到10年时间,韩国在与日本显示企业抗衡上,将其挤下了第一宝座的位置。
从液晶显示到OLED显示产业,韩国都牢牢掌握着绝对霸权。1995年韩国三星、LG实现了液晶面板的大规模量产;2005 年韩国液晶产业开始称雄世界。
与鸿海及夏普都打过交道的人如此总结:鸿海的信条是“能卖掉的就是好产品”,而夏普的信条是“好的产品才能卖掉”。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夏普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三星抢占,而且从三星的崛起来看,其坚守的信条也和鸿海一致——能卖掉的就是好产品。
最开始,三星确定发展液晶业务的决心很大,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三星连续亏损,仍果断投资巨额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
另一面,为了拉平和日本在显示技术上的差距,韩国还向领先者日本偷师求艺。通过频繁赴日考察,以及与日本企业合作的方式,促进技术更新升级。
与此同时,三星以绝对优势的低价策略进入市场,极大地挤占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最终,除了在液晶显示面板市场中完成彻底逆袭,三星在新兴OLED显示技术面前,也占据了绝对优势。
总结:韩国的做法颇有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意味,在与行业老大采取合作学习的低姿态下匍匐前进,最终,以破釜沉舟、一鼓作气之势,推翻了昔日的第一宝座。当然,在这样的决心下,强大的资金支持是最重要的保障。
挑战者:中国京东方
说“格局已定”还为时过早。除了日本、韩国,在显示面板产业,还迎来了强有力的挑战者——中国。
作为后来者,中国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劣势地位,不比当初的韩国好多少。作为世界最大的CRT、液晶电视制造国,“缺芯少屏”一直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困局。
长期以来,中国没能形成自主技术能力,因依赖于进口而受制于人。这一困局直至液晶显示时代的到来,才发生了转机,不过,这也是比较后期的事情了。
事实上,中国的液晶面板生产技术来自于韩国。2003年,中国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中国终于开启了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的时代。
然而,这一产业境况并不良好,在金融危机下,京东方遭受巨大亏损。不过,即便局势不利,京东方也毫无退缩之意。2009年,京东方大举扩张,连续投产产线,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
终于,京东方迎来了胜利曙光。近年来,京东方发展迅猛:2016年,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面板、平板电脑液晶显示面板市场占有率分别达25%和38%,均为全球第一。
京东方的上位,一定程度上源自于竞争对手在这一领域的动作放缓。为了着力于发展OLED新显示技术,三星在这时停止了对液晶产线的投入。
中国在液晶显示时代争夺回了话语权,在即将全面爆发的OLED显示时代,自然也不甘落后。继三星之后,京东方是全球第二家实现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的企业。
在这一技术上,中国虽落后韩国两年,但中国的崛起速度总是非常迅猛。随着当下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维信诺等中国厂商相继增设OLED生产线,IHS Markit预测,2020年中国OLED显示屏产能将占据全球产能的28%左右,成为全球OLED显示屏第二大供应国。
趋势面前,除了大方向要踩准,资金要给力,跟拍要稳要快外,技术仍旧是赶超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实现量产的同时,提升产品良率是下一步的关键。毕竟,市场是最冷静的试炼场。
总结:在实现弯道超车的路径上,中国企业可以对标赶超者韩国。在缺乏自主技术的条件下,中国企业以收购的形式,打破了显示面板自主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不畏惧暂时的落后并坚定投入的信念,是最终走向胜利的助推器。
最后
在悄然而至的OLED显示时代下,京东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入局,未来格局变化将再现风波。未来,如果我们有一台可弯曲的手机,它的显示屏可能并不一定都是三星,也可以产自于京东方,甚至其他的中国企业。
此文为看点(小君的科技视界)原创内容,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