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辆宝马,有人说:吹吧,你咋不去开飞机呢?

我想买辆宝马,有人说:吹吧,你咋不去开飞机呢?_第1张图片

小敏的宝宝慢慢长大了,她准备买辆车方便以后带着宝宝出行,因为去年才拿了驾照,技术也不怎么好,老公建议她买安全系数高一点的车。

因为家里有一辆宝马7系,平时老公开着,驾驶体验还不错,就还想买辆价格能接受的宝马车给小敏和宝宝用。年轻时小敏有个梦想就是想有一辆小跑车,现在可以实现了,可是又因为跑车里面空间的问题左右为难,都说跑车不实用,空间大实用的车她又怕自己这技术驾驭不了。

于是她在圈里发了条信息,说是家里有一辆7系车,想再买一辆自己带宝宝开,不知道是买个自己喜欢的小跑还是买个空间大、实用点的。

这下可炸开了锅,评论说啥的都有,有表示羡慕的,也有说她吹牛的,甚至有说她炫富的,语言刻薄的还说,“你咋不开飞机、开坦克呢?我叔有劳斯莱斯都没出来炫耀……”二三十条评论中,只有三四个给出建议的。

刚开始,小敏还对那个评论说他仇富的人说:没关系,你也会富的。后来看到有些人评论越来越过分,仿佛能看到他们咬牙切齿的样子,吓的小敏赶紧把那条信息给删了。

只不过是二三十万的车,算是宝马车里最便宜的了,怎么就是炫富了?怎么就能受到这么多攻击?晚上小敏跟闺蜜吐槽,说家里有一辆7系,也只是想说家里有一辆空间大、实用的车,想让大家给个建议,再买是不是可以买一辆自己喜欢但不怎么实用的了。

闺蜜听了以后,先是问她那条信息都是什么人评论的?小敏说大多都是附近的人评论的,说到这里,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小县城,二三十万买辆车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多一笔钱了,且不说价格,有句流行语叫“宁愿坐在宝马里哭”,光是“宝马”这个响当当的品牌名字,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富豪开的车。

认知的偏差,见识的浅薄,使他们以为小敏在吹牛或炫富。而那些生活在北上广的人,哪怕是二三线城市,大家的反应都没有如此强烈。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女孩把新买的iPhone手机放在钢琴上,她同学看到后说:真能装!把手机放这么显眼的位置。

女孩笑了笑说:我弹着20万的钢琴,你却只看到一个7千块钱的手机。

女孩的妈妈对女儿说:你住着2千万的别墅,眼里却只有钢琴。

女孩的爸爸对妈妈说:你享有身价上亿的老公陪着,眼里却只有个破别墅!

虽是老故事,版本也出了好几个,但说的都是见识与格局的不同,对事物的感受和看法也不同。

人们常说,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明知道北上广生存压力大、不好混,还是牟足了劲要去闯一闯?因为大城市不只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高楼大厦这些感官冲击。更多的是见识、眼界、使我们去看到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多可能性。

不是说呆在小地方不好,小地方讲究社会关系,找个工作都要靠关系,传统又闭塞,而大城市更具包容性,人们的心态更开放,只要你有能力或一技之长,都有可能出人头地。

在小县城,父母们一般都希望子女找一份铁饭碗,最好是当地的政府单位,其次是当老师和医生。

一些原本很有能力的年轻人,因为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还没来得及出去闯一闯,就被环境给同化了,看看报纸喝喝茶,整天聊的话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

当你发现,和你许久不联系的儿时玩伴,在城市里呆了几年后,现在已是小有成就,或是大老板或是高薪白领,你可能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同样的起点,明明那时候是势均力敌的,现在怎么差距那么大了呢?

事实上,进入社会后,让同学之间拉开差距的最底层逻辑,其实是见识。

见识不够的时候,对事物的认知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看问题的视角总是从自身出发,或取材于周围与自己水平、经历相似的人,分析问题,观念单一,片面。

见识决定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眼界和格局。起点相同,经历不同,见识不同,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买辆宝马,有人说:吹吧,你咋不去开飞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