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

儿子从学校回来,一摸儿子的手,湿漉漉的,尚温,不用辨,太阴虚证,桂技证。

儿子最近面临高三,学业考试很重,今天一天就考了四门课,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却只有二尺多的腰,买裤子只能买松紧带样式的,面色白,瘦削的脸上,尽显疲惫和焦虑。

不须多问,黄芪建中汤即可。

百度百科“黄芪建中汤”条解释说,对“黄芪建中汤”命名的方剂有5首,流传最广的一首,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我常用的也是这篇。

著有《温热论》的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为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提出具体指征:

1.久病消瘦;

2.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

3.脉虚无力;

4.有操劳过度史;

5.阴虚内热者忌用。

处方:黄芪一两半、桂枝、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12枚(擘)、胶饴(饴糖)一升。

我常黄芪15克、白芍60克,桂枝、生姜各30克、炙甘草20克、大枣12枚(擘)、胶饴(饴糖)30克。

用法:煎汤取汁,兑入饴糖,再以文火缓缓溶化,分2次温服。

功效: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芪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