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几千万年前生活在山顶洞的祖先原来和我们想着一样的事情

 

那些几千万年前生活在山顶洞的祖先原来和我们想着一样的事情_第1张图片


前两天,阿梦问我有没有看过《奇葩说》,我说听说过,很火,但是没看过。他说他以前也觉得看这些综艺很浪费时间,但是最近无意中看了《十三邀》觉得马东是个很聪明的人。

 

接着,他抛出了许知远和马东在节目中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许知远说马东在《奇葩说》中讨论的很多问题,其实在民国时候很多知识分子就已经讨论过并且已经有了成熟的观点,意思就是节目是“拾人牙慧”。马东的反驳很有力,他说民国时候只有5%的识字率,这些讨论问题、发表言论的人就已经站在了金字塔尖上,然而,今天全国的识字率达到了95%以上,那些普通人关注的问题,遇到的困惑,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应该被了解。

 

科技极大地改变了生活,然而,人们心理结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5%的科技进步能够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创新,然而5%人群的认知改变并不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反而,95%人群认知结构的变化,那才是社会意识的真正变化。

 

这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人类简史》,虽然有很多人评论里面的观点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它对于社会发展的任何问题都从进化史来切入和思考的角度,倒是很新奇。

 

比如,人为什么是一种社会动物,与社会上的人有沟通、交流的原始欲望,有对情感和爱的需求,那是因为再远古世界,不依赖群体的力量,喜欢单独作战的祖先相较于成群结队攻击野兽、集体采果子的祖先,更不容易生存下来,久而久之,“孤独的祖先”就灭绝了,人对群体的需求被逐步写进了基因当中,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最终保留了下来。

 

从工作开始,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00斤以下,倒并不是刻意保持,很多时候确实是吃不下东西,即使很饿,吃了两口也就饱了。身边的同事、同学,尤其是胖子,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向我提起过“如果是在原始社会,估计你早就挂了。”

 

废话,在原始社会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偏爱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对我们而言的这些垃圾食品,在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今天没明天的原始社会而言,那可是“高营养附加值”的东西。

 

科技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的消化系统在习惯了茹毛饮血、吃糠咽菜的艰苦生活之后,还没来得及适应高糖高脂食品泛滥的现代社会。

 

有的时候跟家里的老人聊天,虽然年轻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淘宝、京东、爱奇艺、网易云音乐,对于七八十岁的他们而言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拿着智能手机,滑动屏幕接电话都得学个好几天,然而这些老人家对于他们年轻时生活年代的讲述,所体现出来的热血沸腾的青春,他们的内心想法与春心萌动,与今天的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只是是方便的家用电器,更便捷的沟通渠道,更精致的生活方式,那些经历人生之后留下的智慧,对年轻人而言,并没有过时,有些反而更先进、更超前。

 

腰缠万贯不过一日三餐,广厦千间不过夜睡一榻,所以,某一天的我们,在获得比较好的生活方式之后,该要以一种什么方式来生活,又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和追求?

 

 

那些几千万年前生活在山顶洞的祖先原来和我们想着一样的事情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几千万年前生活在山顶洞的祖先原来和我们想着一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