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冲突

昨晚约了筹备毕业典礼的几位家长一起在外面吃了个饭,席间全程在聊种种孩子教育的事情,家家都有养儿不易的感慨,直到此刻还萦绕在我的脑海。

欣欣妈妈说,她家老大开始幼儿教育那会,各种特色性幼儿园出现,配备良好的环境,不错的师资,推崇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尊重孩子自己的个性发展,她在那会为他选择了此类方式的幼儿启蒙。等孩子升入小学,突然发现孩子阅读能力不佳,识字无法跟上,才发现特色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的差距,开始着急给孩子送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从一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涯,后来以至于不得不把孩子送入了寄宿学校和辅导班。

第二个孩子,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幼儿启蒙。托班结束后,直接把孩子送进了注重传统识字,阅读和珠心算的学校,据说学校着重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论语古诗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完美的链接,不用担心造成任何的不适。这一类学校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活动什么的相对而言几乎没有。但是从以往的毕业生看来,他们都能良好的适应和跟上小学学习的进度,父母也省了很多心思,在座的其余家长包括我都开始纷纷了解这个幼儿园的信息。

还有一位是卡哥托班学校的老师,她也有两个孩子,也经历过为两个孩子选择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她说,最感慨的是,自己之前理论上是非常认可孩子的特色教育和培养孩子个体的发展,但是在周围教育大环境的一个影响下,却又不得不困扰。做到两全其美的话,意味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将做更多的事情去适应大环境。本身日常孩子学校教育部分需要做的就非常多,又希望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说主持,围棋,舞蹈,乐器什么的。如果孩子喜欢的比较多,那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但是越到后面孩子就越没有时间了,也越吃力。因为学校部分的任务会越来越重,所以往往孩子大点的时候,特色教育也就不得不终止了。

还有一位妈妈说起,作为双职工的家庭,本身自己平时就非常的忙碌,之前看自己的姐姐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陷入了完全疯狂的状态,她不想经历这些,所以思考再三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就为孩子选择了寄宿学校,周一到周五寄宿,周六周日回家,她开心的是发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作息安排非常好,自己也省事不少。引起了在场几位妈妈们无限的羡慕,纷纷在想以后这个方式可以借鉴。

以上是他们的经验之谈,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教育在先生和我看来,是一件关乎家庭,学校,老师方方面面的事情,从来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而我们始终觉得任重道远。

之前和先生都希望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让他选择自己想走的路,也不会干预他太多的事情。比如作业监督这件事,我们会注重去培养孩子的习惯,但是完成与否是他自己的事情,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如果不完成,老师点名留堂或者让家长去学校也好,我们都会选择和孩子一起去面对承担,但是一定要孩子自己去知道这是他选择的结果,他要去承担,作为父母站在身后和他一起去承担就好,但坚决不去直接干预。在场的妈妈们纷纷表示真被学校叫过去是件很丢脸的事情,问我会不会这么认为?然而我认可先生的方式,敢于承担,是我们必须告诉孩子的。

如果孩子真的有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他不断去尝试,然后真正找到自己喜欢做的,更要告诉告诉他,真正自己喜欢的事,无论日后面对多大困难都不要放弃。

先生是从小就在寄宿学校毕业的,从小学到大学。在我们的沟通中他无数次的感慨,在学校当日发生的事情本来是非常想和父母说的,但是等到了周六回家,已经忘记要说的是什么了,慢慢的,他发现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点忘记怎么和父母沟通了。而我作为从高中开始才选择寄宿学校的代表,日常跟父母的沟通要多很多,想说什么就说了,跟父母家人也更加亲近,他觉得这样挺好的。

结合已经经历过的教育总结和每个家庭固有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是肯定会存在的,我们选择总结经验再出发,毕竟都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我非常感谢她们的分享,这是每个普通的家庭都要面对的,我们的孩子都面对同样的大环境,经验会更好的引导我们怎么样去帮助孩子适应这个环境。但是我们依然会有自己的态度,不过多去干预,但会引导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固有的教育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鼓励孩子自己去适应和成长,至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我们也会告诉他,只有自己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才能更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易,所以绝不是父母可以决定的,需要孩子一起面对和承担。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