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品乐看艺术通感《摄影艺术通感》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韶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与韶乐同时流行的武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孔子出于儒家礼仪教化的信念,对韶乐情有独猪,出使齐国三个月,陶醉于韶乐,连肉的美味都忘了。这里体现了听觉对味觉的取代,是味觉向听觉美的一种感觉挪移。而孔子的另外一个故事,是听觉向视觉的挪移。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最后,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孔子通感不断深入研究一首琴曲,终于看到了作曲者周文王的具体形象。这不仅反应了孔子的求学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艺术感觉能力:把听觉的感知挪移到视觉里。孔子的故事说明音乐(听觉)可以向味觉挪移,也可以向视觉挪移。

孔子这种感觉挪移是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发生的,是一种艺术通感现象。

其实,人的各种感官感受都存在相互挪移现象。生理上的感觉挪移现象,在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有的人看到汽车奔跑,鼻子里便产生汽油的气味,有晕车的感觉,这是视觉向嗅觉和心理挪移产生的反应。有的人看到刺猬变浑身发痒,这是视觉向触觉挪移产生的结果。

前几年媒体报道,英格兰北部的海滨城市布莱克浦有一位叫詹姆斯•万诺顿的男子,听到他讨厌的人的名字嘴里就发苦,真是“苦”不堪言,医学界认为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通感病”,这种病把心理的意识(意觉)挪移给了味觉。

近年,人们在很多科研领域都发现了一种现象:自古以来,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就存在着一种感觉向另外一种或机种感觉挪移、多种感觉贯通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通感”,也称为“联觉”。

这种现象的存在,使生理学开始研究生理层面的通感,心理学开始研究心理层面的通感,修辞学开始研究修辞层面的通感,教育学开始研究教育层面的通感,艺术学开始研究艺术层面的通感。

在艺术学里,又因学科和作用对象不同,对通感划分出不同的分支,如音乐艺术通感、美术艺术通感、艺术设计通感等。摄影领域的通感,虽然人们还没有专门研究,但大师们早已有这方面的实践及表述。安塞尔•亚当斯说,当他看见照片时,有时可以听到音乐的旋律。他在看大量的自然风光摄影作品时,同样可以感受到节奏韵律等独特的音乐审美要素,以及质感、动感等触觉审美要素。他在谈到摄影创作时说:“我们带到摄影里面去的是我们所有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国的人。”亚当斯讲的,就是感觉挪移、多感互通的艺术通感。

不同领域的通感因其作用对象和功能不同,其内涵也不同。根据摄影的特有属性,我们可以将摄影艺术通感表达为:摄影家在摄影创作中,借助多种感官相互挪移、共同协作,为视觉功能提供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艺术通感把摄影者的多种感官联系起来,共同运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和表达方式。摄影术在诞生以来,摄影者就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式创作摄影作品。许多享誉国内外的摄影名家、大师都有运用艺术通感的秘籍;许多脍炙人口的摄影名作背后,都有艺术通感作为强大的推手。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孔子品乐看艺术通感《摄影艺术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