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与秋

《红色》与秋_第1张图片

我想要一片窗,窗外是银杏的枯枝和落叶,淅沥沥,淅沥沥,一阵风吹过,带来秋天的凉意,我忍不住一阵颤抖。

生病了两个周,两天的周末都宅在家里看电视,老婆做饭。

电视的名字叫《红色》,故事发生在1937年后日本攻占后的上海法租界,和以往的大英雄不一样,男主人是个胆小怕惹事,喜欢过平平淡淡小日子的人,他虽然有一身本事,但却不愿意惹麻烦,可麻烦并没有成全他绕道而去,自己在日本的旧识抓住他牢牢不放,平静的生活,最终不平静。

每次看完连续剧,总有莫名的失落,那失落仿佛一个人离你而去,你知道,它不再回来。

看完《红色》的夜里,我做了好多关于它的梦,第二天清晨,当我去上班的时候,我看到霜降打湿了草地,小区里的树叶开始黄了,空气,有点凉,我对老婆说:“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是个伤感的季节,我最喜欢故乡的秋,那种遍山落叶的秋,劲风推攘着枯草,露珠打湿残叶,万物萧条,一片悲凉。

是的,我就喜欢悲凉。

就像林黛玉,喜欢沉浸在葬花中不能自拔。

从前的我,是多么的喜欢悲凉,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凉凉的感觉,大概是小时候看了太多文学方面的东西,文学,让一个人的内心细腻、敏感,记得中学一次回家,我把奖状塞进门缝里,穿着布鞋走在冬水田边,去找在山脚下干活的母亲,一阵风吹过,吹起冬水田里水波粼粼,我抱紧双臂,好冷,可我的内心,异常快乐,因为我拿回家的奖状,会让手指冰裂的母亲看到后十分高兴,我想像着母亲看到奖状的场景,大概是,从那时候起,这种寒冷的快乐,就已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离开家乡,去了市里面上高中,我记得,那一年,我漫步在学校的花园小径,在满是落叶的地方,我写过一篇思家的文章,语文老师将其当成范文,念给同学们听。

大学的时候,去了另一个城市,依然是独自一人的生活,我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人度过寒暑,甚至为了节省路费,我一年不回家,每到深秋,我会一人爬上珞珈山,骑着自行车环绕东湖,走了很多遍,只为感受那一丝凉意。

这一丝凉意,让我冷静,让我在喧嚣的城市,浮躁的生活中回头思考,到底什么才是重要的?

什么才是重要的?人生短暂,我曾经让父亲随便写几个字,他写了---时光如梭。

时光如梭,我要怎么过?

像电视剧里的金哥,为了利益,丢掉情谊,显然,不是我喜欢的。

像电视剧里的铁林,为了义气,可以不顾一切,显然,我也做不到。

没有男主角徐天那样的才华,想要轰轰烈烈,显然很困难。

成长的过程,对芸芸众生而言,无非是一次次打击磨灭掉自己曾经的天真,认识到和他人并没什么不同的过程。

但,选择,是可以不同的。

我可以选择少挣点钱,多留点时间,我也可以选择少去关注物质,多留意内心。

所以,最近让我最开心的,是在两年的坚持后,第一本小说终于要完成了,不为钱,不为名,只为给自己二十多年的梦想一个交代。

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人活着,多多少少要给社会留下点东西,好的东西,不要在几百年后,就算人们挖开你的坟头,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发现,你唯一的价值,无非是只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几套房子。

所以我忽然有点喜欢上了那种轰轰烈烈的人生,那种哪怕是要命,却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价值的事业,比如那些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而奋斗的人。

这大概是,这个秋天,看完《红色》,给我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色》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