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的南辕北辙

《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的南辕北辙_第1张图片
优秀的国产科幻大作

今年的内地电影春节档,火了《流浪地球》这个国产硬核科幻大片。当画面中出现末日浩劫中的大裤衩和东方明珠塔时,观众的代入感可比那些美国大片强多了。2019年也被大家公认为国产科幻元年,《流浪地球》可以说开了一个好头。

大刘(刘慈欣)的这部作品非常好找,很多公众号都全文转载了原著。一部分原因是,这是一部篇幅非常有限的短篇小说(约2.5万字),尽管故事时间线贯穿了主人公的一生。对比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版本和原著,就会发现,热闹之后,还有很多值得评说的部分。

共享的只是故事内核

除了片名,影片和原著小说的重合度估计在20%以下。电影上映这么久,也就不怕剧透了。电影只借鉴了原著小说的内核,即地球上建造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这么一个故事背景。故事主线实际是讲人类如何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处理的一个小插曲,即被木星吞噬的危险;故事的副线主要讲主人公和其父亲感情上的变化和克服困难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与战斗情谊,当然还少不了一些牺牲。

原著虽然篇幅小,内涵可不少。除了用很大篇幅介绍跟着地球去流浪这个故事背景外,以主人公我的一生,描绘了这个计划的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实真心讲,原著并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到了冥王星了,也没木星这么一档子事儿。主人公的一生和流浪地球计划紧密的绑在一起,其就是整个人类的缩影。除了生存,没有别的!

原著的故事背景极其宏大,完全有可能扩充成《三体》那种体量的史诗级科幻文学。这就给电影改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源泉和灵感,也许电影也会拍成漫威宇宙系列也说不定。

电影其实还有很多致敬原著的小心思。例如地下城的容量,就和原著中说的人类人口大幅降低不谋而合;上海2044奥运大厦,也和原著中主人公参加的奥运比赛暗合;特战队员意外冻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千人的大审判。但总体上来说,原著只是提了一个好点子,电影在这个点子上按着自己的想法,依着电影的制作规律,揣摩观众的预期,来完善剧本,最后出色的完成了这部作品。个人觉得对于原著的情节,以及其中想表达的精神没有体现,至少在当前这一部,是看不到的,不能不说是有些遗憾的。

电影讲希望,是那么正面和阳光的希望;而原著也讲希望,那是在黑暗中摸索,以整个人类和地球为代价的希望,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在反人文主义这一点上,表现的极其明显。

反人文主义的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以国产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看,这部改编电影无疑是成功的,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感情丰富,C位人物表演得当,绿叶也表现的恰到好处,更不要提好莱坞大片般的视觉特效加成。这些都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但是看过原著以后,你会发现,在跟着地球去流浪这个超级大的背景下,原著充满了对绝望之中的希望和反人文主义的描写。几个著名的桥段都给人印象极其深刻: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搞到了一块,居然很平淡的走出了原生家庭,又极其自然的回到了原生家庭;主人公的妈妈在一次地下城的毁灭中,基于长幼有序的原则,永远的和地球融为了一体;主人公的妻子,毫不留恋家庭生活,参加到反叛队伍中并战死沙场;还有那几千个人的集体死刑......

这些描写冷酷之极,在篇幅极短的小说中,根本没有展开。但寥寥几句,给读者带来的震撼是极其巨大的。这种反人文主义,恰恰衬托了2500年的流浪地球计划不是郊野踏青,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向宇宙发出人类的声音。这关乎生死,关乎存亡,关乎种族的延续!上帝没有给人诺亚方舟,我们就把整个地球当做避风的港湾,将几十光年以外的星系当做希望的彼岸。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当然也是无奈的壮举,人类历史上所有奇迹加起来,也不如流浪地球计划更能称之为“奇迹”。在这种背景下,家庭、爱情、社会关系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生存、太阳、计划的执行,这些才是幸存的人类唯一关心的。由此,个人认为小说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不仅有硬核科幻的外衣,还有对人类终极命运思考的内核,而这种思考极其带来的假设是非常合理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和原著的立意完全南辕北辙了。作为电影,不太可能也不允许将这种阴郁气质表现出来,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名为改编,实际只是借鉴故事背景的原因之一吧。与原著恰恰相反,电影里的父亲是伟光正的代表,舍身取义的典型。尽管父子之间有感情上的冲突,面对生离死别,人文关怀又毫不意外的出现在观众面前。此外,电影对人类在那种极端环境下的一些处理值得商榷。例如抽签进入地下城,这必然导致有史以来的最大腐败(双色球都存在腐败,何况关乎生命);地下城似乎和普通城市别无二致,这在极端情况下,经济体系是如何维护的;一把火就能把那么牛掰的人工智能烧掉(这个服务于英雄的桥段,太过于儿戏了)。个人认为这些处理的不那么尽如人意的点,就是在于流浪地球这个内核没有完全吸收而不得已露出的破绽。是不是电影太过于煽情了呢?


《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的南辕北辙_第2张图片
太过于煽情?

艺术形式的不同带来理解的不同

写本篇的时候,瞅了一眼在豆瓣上的评分,依然维持在8分左右的水平,可以说这就是成功的一个电影作品,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否认的。主创人员在仅借鉴故事内核的情况下,没有拍成一部哗众取宠的烂片,就是值得鼓励的。更何况如果让国产科幻电影真正发展起来,其意义也并非能用简单几句话来评价。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贬低电影和电影人的努力。

以前和一个搞电影的前辈聊天,就提到原著改编电影的话题。老人家提到中国一部名导的原著改编电影,仅仅还原了原著的60%,遗憾的还是被定义为禁片,而原著依然能够正常出版。究其原因,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它更直接,更直白,影响的人群也更广,所以龙标就不那么好拿;而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文学,没有电影那么直白,对作者表达的意图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更加自由,门槛更高。

《流浪地球》这个改编是一样的。大刘原著里表现的这些反人文的东西,个人认为是有其独特的思考的。这容易让人想起《独立日》里的外星侵略军团,他们没有任何个体概念,就是作为一个整体在星际间掠夺资源。但如果换个角度想,如果这就是这个高度发达的外星种族延续生命的自然方式呢?人类在上千万年进化后,如果还存在的话,是不是也会殊途同归呢?

如果电影拍这个主题,至少春节档是没戏的。电影需要给人以感官刺激,人定胜天的勇气和永远存在的希望,即使太阳没了,人,万物之灵,还是可以做地球的主。这个主题让老百姓走出影院,迎接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是何其的应景啊。从这个角度说,电影的改编,虽然大刀阔斧,但也算剪裁得当,必然会在中国的科幻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的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