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书缘

永远记得看过的第一本书,海蓝色硬皮的《安徒生童话》,六岁时念一年级爸爸送我的礼物。里面是一页裁成四格,每一格都有彩色的插画,画下配着一两句话,当时刚开始识字,所以百看不厌,里面大部分图片都是卡通版的金发王子和穿着蓬蓬裙的西洋少女。小时候喜欢反复翻着故事里的图片,看哪一个公主的礼服是最漂亮的,也在读《海的女儿》时为小美人鱼流下了第一滴眼泪,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门。

叹书缘_第1张图片

那本《安徒生童话》后来被妈妈的朋友用一本《唐诗三百首》换走了,再后来,我又买了一本一模一样的《安徒生童话》,很奇怪,这本书再也没有带给原来那本那样强烈的震憾。

叹书缘_第2张图片

中学开始狂热的开始喜欢中外名著,我爸爸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买书而不看书,这反倒便宜了我,当时家里有一整套的外国名著,大概十几本,我开始反复的看,当时最喜欢的是米切尔的《瓢》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还有至今读了十几遍也读不厌的《红楼梦》当时家长对我的学习看的很紧,每次家长进来我都在看课外书,当时和家长发生了很多矛盾,我爸妈甚至还说过,进门发现我在看课外书,就撕我的作业让我重新写一遍。

我看书也算是雅俗共赏了,不光是看经典作品,当时什么饶雪漫,郭妮,明晓溪,饶雪漫作品的主题是疼痛的青春,郭妮总是丑小鸭和白马王子的故事多一点,明晓溪是一个很浪漫的少女小说家。高中时最喜欢的杂志是《花火》和《读者》,这两本我上了大学后再也没有买过。当时喜欢的人爱看推理小说,我也养成了看推理小说的习惯。

叹书缘_第3张图片

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虽然挂过科,可是很喜欢这个专业。这时读书比之前多了更多感悟,更深入到了作品背后,我总是因为某部书喜欢上一个作家,再看这个作家不同时期的所有作品。最喜欢的作家就是余华,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有写推理小说的东野圭吾。国内的作家还喜欢冯唐,在这期间还看了很多日本作家的作品,像太宰治,伊坂幸太郎,《失乐园》,《我是猫》等等

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跟我说,读书是为了明理,至今仍不明白何为明理。我是通过书中的描绘而不是自己的眼睛了解这个世界,与我而言,和大部分人一样,总是先接触爱情小说再触碰到爱情,在见到大海前读过无数次它的样子。读书对我来说既像种探索像种逃离,读书是我看世界的窗口,说是逃离,是因为我可以进入另一个空间,假装外面一切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大学里最喜欢的事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冲一杯速溶黑咖啡,静静地看完一本书。偶尔,坐在靠窗的位置,在某个慵懒的下午,还能看到日落,庆幸自己依然年轻。当课程太无聊时,我会逃课来到图书馆,一头扎进另一个世界,远离世间的琐事纷扰。

叹书缘_第4张图片

毕业之后,无意间买了山本文绪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切终将远去》,开始迷上了这个作家,无奈山本在中国出版的作品实在不够多,她总是可以把平凡的故事写得津津有味,不光短篇写的好,长篇《恋爱中毒》也很有意思。她的出版物里日记也能卖钱,而我真的一页一页地把她的两本日记看完。隔着书页可以从字里行间和作者对话,感觉像是作者在书里埋了彩蛋被我发现了,有点小确幸的感觉,仿佛和作者的思想是相同的。

叹书缘_第5张图片

我朋友没有很多,读书是我最大的也是最好的爱好。可它依旧没有让我更好的认清自己,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靠写字赚钱,可我渐渐觉得,写字这东西还是要有天分。我究竟是怀才不遇还是自视过高,什么时候我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脚踏实地的开始过我的生活。因为我足够的平凡,所以没办法认识到平凡的可贵,我总觉得人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虽然听上去很安逸,但好像没有什么意思。我最大的庆幸,就是我拥有了读书这样一个爱好。

妈妈听我讲完这一切,淡淡地笑了:等你碰多了壁,撞到南墙之后就该回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叹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