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些女人,嫁给自己的同行,会找到生命里另一个自己,过得光芒四射。可有的女人,嫁给自己的同行,就是灾难。
20世纪,就曾有一名非常出名的先锋女性,她就是全球著名的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恩。她是一个出色的小说家,更因报道过多次世界级战场而响彻新闻界。在她死后,一个基金会还特别以她名字命名了一个新闻奖。
但这一切光芒,都掩盖不住她曾是海明威第三任妻子的事实。尽管两个人在一起,只有短短的五年。
可这五年的时光,成了玛莎一生无法摆脱的标签。尽管她对此深恶痛绝,可在玛莎往后五十年的人生里,都没走出这种困扰。她努力用一生想撕去和海明威的关联,却始终没有做到。
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海明威曾经把《丧钟为谁而鸣》这部杰出的作品题写献给“玛莎.盖尔霍恩”,更重要的是,她其实本质是和“老爹”海明威一样硬汉的角色。
两个太过相似的人,其实是很难被对方优点,长久吸引的。
玛莎是一个相貌出众、身材高挑的美人。但她从来都没把这份美貌当成资本,更不会想靠脸吃饭。
她和海明威相识于采访西班牙内战,那时28岁的她,被海明威文学上的才华深深吸引,更被海明威,渴望逃离第二任妻子的富裕家庭的持续资助,想通过写作独立、自立的勇气所征服。
但海明威可能小瞧了眼前这个漂亮的女子。他以为这个和他很有共同语言的女人,会被他彻底征服,成为他身边的小女人。
毕竟一直以来,海明威留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个权威和硬汉的形象。
他的作品里的多个硬汉形象,都有着浓郁的自传风格,习惯通过人物在不动声色中树立权威的“说教”,这似乎成了一种不自觉的“父权至上”。
似乎海明威这种类型的作家,还很有些像乔布斯的风格。乔布斯就曾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福特好像也曾有过类似的语言:“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绝不会说是汽车,而会说,我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似乎听起来用户都是强者塑造出来的,读者也是被激发出来的。
但这次,海明威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竟然打错了。若不是因为玛莎是个女人,她一定是比“老爹”海明威还要强硬的角色。
02
同样是报道西班牙的内战,玛莎不顾生死出入最前线,扎扎实实的采访,让读者们对战争本身身临其境。
而同期同题材海明威的文章,却是浓郁的小说质感,似乎对战争有点走马观花,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反让人感觉不到战争本身的冷酷无情了。
毕竟当海明威抵达西班牙时,玛莎作为《考利叶周刊》的记者,已经在硝烟中的西班牙中,展开自己的采访工作了。
似乎在报道战争这样的大题材方面,玛莎细致入微的体验式采访反而更具有优势。
她也在这些战地采访中获得了极大的职业成就感。
尽管她也以作家的身份,获得过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但比起她战地记者的独特经历,玛莎用骄傲征服了世界。
这次报道结束后,海明威和玛莎组建了家庭,玛莎也成为了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婚后,他们住在了古巴的一个名为观景庄的住所里。
那段时间,海明威沉浸在婚姻的快乐里,甚至对外界洋洋得意的宣称,自己不再写作。
而玛莎却天天怀念自己在战场上采访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光。
而现在过于平静的生活,对她而言,总有一种激情无法释放的感觉。
一年之后,《考利叶周刊》给玛莎发来了采访中国抗日战场的任务,玛莎马上就找到了释放自己热情的机会。
而海明威这时是很不情愿的。尽管他一直反对玛莎的出行,但最后发现,他根本无法阻止,这个自主惯了的女人。
为了避免玛莎独自行动,海明威只好跟随玛莎一起到了中国。
因海明威的名气,他所到中国之处,处处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海明威似乎也很享受这种成就感。
听说海明威曾在成都的华西坝,振臂高挥着的演讲过,那种激情让华西坝那些大学生热血沸腾,大家后来参与抗日的热情,都被这个美国壮汉点燃了。
而玛莎总是保持着过人的冷静,用细致的观察去打量周围的一切。在报道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用扎实的采访文字,对旧中国在国统区的黑暗统治进行猛烈抨击。
她对国统区的战乱,中国人民正在经历的苦难感同身受,强烈呼吁大家,她这样说:
“我认为成为一个中国人是纯粹的厄运,再也没有比在中国出生和生活更倒霉的事了,除非你非常幸运的生在那不到1%且拥有权力、金钱和特权的人家。我对中国人民感到同情,我看不到一点他们的将来……”
03
此后,诺曼底登陆事件发生后,玛莎又成为了第一个报道诺曼底登陆的女记者。
海明威看着她忙碌起来忘记一切的样子,终于忍不住的发出了咆哮:“你究竟是战地记者,还是我床上的妻子?”
面对这样的指责,玛莎没有为此改变,她甚至是毫不犹豫就决定选择离开海明威。
她选择冲向自己的理想战场,做一个让生命不断绽放的人,并让自己通过勇气和野心,实现女性经济收入的独立。
在那个女权主义尚未萌芽的时代,玛莎选择的人生,注定是孤独而辛苦的。
但也正是有这样独立女性的探索,从二十世纪穿越至今,才有更多女性被唤醒与改变。
实际上,玛莎所经历的一切,在今天看来,同样是女性在职场的奋斗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这两者之间的100%的平衡,肯定是没有的。我们似乎也一直是在努力选择在二者之间,找到彼此独立的安全边界,互不打扰而已。
04
颇为诡异的是,多年前海明威的父亲,因为双向情感障碍,导致抑郁无法治愈,最终选择了拔枪自杀,留给了家人无尽的痛苦,更让海明威的母亲孤独终老。
海明威多次痛斥,父亲这种行为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行为。可多年以后,同样是双向情感障碍的海明威,选择了和父亲同样的方式,与世界告别。
更为惊人的是,在海明威去世37年之后,玛莎选择在伦敦自杀了。
她倒不是因为情绪无法控制的绝望,而是在结束生命之前,把自己对死亡的选择,说的很清楚。
“身患癌症又双目失明,既然已经不能再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写作,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玛莎,这个把热爱写满工作的优秀独立女性。在服下过量安眠药后,将生命永远定格在,自己的九十岁那年。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