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你,与你无关

多年前看《泰坦尼克号》时,曾被男女主的爱情感动,因而由衷地认为:面对生死时,感情的忠诚度方能得到最大的外现,“爱情”这个字眼方惊天地泣鬼神。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你,与你无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2年,徐静蕾自导自演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名电影。相比小说,虽然没有文字的细腻,也没有文字给人的感触深厚,但是她从女性角度,将一个暗恋故事讲述的令人遗憾,令人悲愤。这部电影荣获了2004年西班牙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二十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值得一看。

故事很简单,一个花季少女爱上作家大叔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的女孩,在十几岁时便对作家一见钟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生都沉浸在对他的爱恋中,还为作家生了一个儿子。只不过兵荒马乱的世界,孤儿寡母的生存显得异常艰难,他们的儿子离世了,女人临死之前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书信,告知对之前的一切毫不知情的作家。作为奥地利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将故事放置到临死前才开始揭露,足以证明他对人性的认知是令人叹服的。这本小说一经出世,便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曾有一种说法是,故事中的女主原型是茨威格的原配妻子,他被前妻的情感所触动,便写下了这篇小说。如果是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女,我可能会为故事中的爱情果是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女,我可能会为故事中的爱情感动,并认同展现的爱情观:我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与你无关`。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过了身边的爱恨离别,对这种爱反倒避之不及。暗恋,是一个人自导的一部戏,如果走不出来,伤害的最终是自己。对于不爱对方的人,那也是一种折磨。

说回电影,徐静蕾作为娱乐圈出名的才女,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抛开故事内容不说,她的导演才华也初露锋芒。没有《泰坦尼克号》大场面,大制作,也没有小李子这样盛世美艳担当男主。将一部外国小说改编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故事的拍摄视角放置到最具特色的北京胡同。四合院,是千千万万当时北京人生活的缩影,也是流言的滋生地。影片的开头是摔东西的声音,人们的交流还原了吵架背后隐藏的故事,无非是夫妻情感不合。镜头一转,故事的主人翁出现了:短发、大眼睛、长棉袄,内置炕头,做饭的工具,以及唠叨的母亲,设置简陋,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父亲早逝,家中拮据,母亲迟早会改嫁,我也猜想过,是否是父爱的缺失,所以十几岁的小女孩会如此眷恋一个能做叔叔的男人。离别的前夜,小女孩彻夜难眠,跑到作家的屋前观望,只不过屋内作家正与其他女子缱绻,想来在青春悸动的年龄,内心应该是悲伤汇集的。

小说中,对于女孩的心理有一系列的描写,比如抚摸作说中,对于女孩的心理有一系列的描写,比如抚摸作家摸过的门锁,吸食他扔掉的香烟头……而在电影中,徐静蕾将女孩拒绝穿破洞衣服,用书包挡住洞口,含羞的脸庞,以及最传神的眼神。小演员将一个花季少女小心思展现的淋漓尽致,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别样的味道。

这部电影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当属男女主的三次相遇,第一次如果算是青春的悸动,第二次便是女主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也是她一生不幸的开始。

此时,女主已经成为北京女子学院的一名师范生,同样是标志性短发,闪动的双眼,窈窕的身躯,在因动乱而四处逃窜的学生中,格外显眼,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化身摄影师的作家的注意。镜头进行了特写,让屏幕外的观众,嗅到了恋爱的味道,相视一笑,将爱情里的浪漫因素进行了扩大。同样的北京胡同,并肩行走的二人,让冷清的大街有了人情味,徐导的这一幕情景,极具中国特色,每一帧都是一副漂亮的画。

几年前居住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女主发愣了,这是一个年前居住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女主发愣了,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青春的悸动,倔强的灵魂,分离的痛苦……历历在目。只不过,增长的只是年龄,不变的还是痴心,她最终跟着他跨进了大门。屋内的摆设没有变,情至浓时,干柴与烈火,一发不可收拾。明明知道,眼前的男子并不是相伴一生的良人,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从来都不是同一个人,她还是相信他这一刻的诺言,不管不顾。

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小说,我似乎可以理解这种至死不渝的情,但内心无比抗拒毫无保留的单方面付出,感动自己的爱情,真的让人痛苦大于惋惜的。“你放心,我去几天就会回来的。”跟生活中大多数怀有异心的男子一样,拙劣的理由依旧能抚慰有些慌乱的痴心。眼前的女子未变,守望的心未变,但是离别时啃过的,有些腐烂的苹果预示着男主的归期早已逾越,他暂时不会回来了,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诺言,电影将隐喻用特定镜头展现出来,没有添加任何多余的语言。

最让我愤愤不平的便是第三次相遇。

怀孕的女主,历经九死一生才将孩子生下来,并付出一切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只因为骨子里偏执地认为孩子是你的,所以要得到最好的。身边的军官,看起来也是如此的高大帅气,电影里将三人同框的一幕也进行了特别设置。

我想:如果作家不出现,她们母子二人本来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的。高端的酒会,作家的身边出现了另一位妙龄女子,跟以往相遇的每一次一样,看起来和谐美好,只不过最讽刺的是父子竟然对面不相识。生命的延续,原以为沉沦爱情的女主会将一切如数告知作家,从此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作者没有给一个完美的结局。酒会上离去的二人,让本来相配的男伴,至此远去。

我想后来小二因病去世,也跟这次的相遇有关,试想一个男子可以痴心守候,不计前嫌养育小孩,但是不能接受眼皮底下的背叛,没有依靠,死亡显得合情合理。

要问这样的牺牲值不值得?我的答案是不值得。这一份爱恋贯穿了女子的一生,却是男子生命中毫不起眼的过客,最后一次的缱绻,作家将女主当成了陪酒女,给予了小费。女主的心从青春的悸动,到不顾一切的痴心付出,再到破碎一地,身边侍候多年的管家都认出来,作家却毫无印象。终其一生追寻的爱情破碎了,唯一的寄托也离她而去,死亡好似也是解脱。不知道收到书信的作家,会作何感想。

不过,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我推断作家不会改变的,可能会记得曾有这么一个女子,但是迟早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暗恋,是女子一生中错误的开端。至始至终,爱情都是她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愿每个人都能遇到相悦的另一半,让两情变得长久。若不能遇到,暗恋时间不要过长,勇敢一次,开不出花,早晚也能遇到另一番天地。毕竟,暗恋太苦,一个人的单相思,太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你,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