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号复原图
1822年1月,一艘商船中国商船从厦门港扬帆起航,在航行途中,为躲避海盗不幸触礁,1802条生命永远地沉睡在了南中国海的海底。与之一同被埋葬的,还有上百万件珍贵的清代德化瓷器。100多年后,一外国人私自闯入海底盗宝,挖走了价值三四十亿元的中国宝藏。
1
泰兴号上的金条和瓷器
这艘船叫“泰兴号”,是一艘木质结构的清代贸易船,船长50多米,宽15米,重1000多吨,是当时少有的巨型中国帆船。“泰兴号”代表了清朝对外贸易的最强盛实力,经常满载乘客和价值昂贵的丝织品、瓷器和金银,来往于东西方之间。
泰兴号德化瓷器
1822年1月(道光二年),“泰兴号”商船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去。当时船上载有近2000名乘客、船员,包括商人、学生以及大批下南洋前往爪哇的中国劳工。
很多人是全家一起移居,从年过七旬的老人到六岁的孩子都有。搭乘者中只有少数人拥有船舱,大多数人挤在狭小的空间中,环境非常恶劣,不少人只能一直住在甲板上。
泰兴号青花童子
除了载人以外,船舱内还载有贵重的货物,包括由居住在南洋的中国、日本、英国、瑞典和法国富商订购的大量瓷器,具体有:茶具、托盘、水杯、化妆盒、水瓶、汤匙、油灯等等。
瓷器内和瓷器之间还填满了各种茶叶,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瓷器。此外还有生丝、漆器、竹制家具、墨、纸、朱砂和器械等。
泰兴号出水的紫砂朱泥茶壶
2
“泰星号”的船长名叫游涛蔻(Io Tauko),在这之前的五年里,他每年都要往返跑一趟中国与印尼航线,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
这一次,为逃避海盗劫掠,老船长临时决定改变航行线路,并企图穿越印尼的盖斯潘海峡。
2月5日晚,当船驶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贝尔威得浅滩”水域时,可能由于天气的原因,船体不慎触礁,船身入水,并在一个小时内迅速沉没。
同行的另一艘由船长周景亮(Tjieuw Kingliang)指挥的小型中国帆船“万康号”救出了18名乘客后,因担心超重沉没而不得不放弃剩下的人。
3
两天后,一艘满载鸦片的英国货船“印第安那号”在从印度去波特维亚途中,途经“泰星号”遇难海域,见到还有许多幸存者漂浮在海面上。
印第安那号当年的航海日志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船员们突然看到海上有‘石头’向船这边漂来,驶近后才发现,那不是‘石头’,而是沉船的飘浮物——船板、木头、桌子、椅子……绵延好几公里。
更惊人的是,每块飘浮物上密密麻麻地趴着许多背着雨伞的东方人,大一点的木板上居然有四到六个东方人。
泰兴号德化瓷器
船长詹姆斯·帕尔(前英国海军上尉)毫不犹豫地让船员立即放下救生艇,尽可能多地救出浮在水面上的东方人。
这些人被救上船的时候,除了背的雨伞外,全身赤裸。更麻烦的是,“印第安那”号上的英国人没法跟他们沟通,直到一个名叫巴巴蔡的获救者表示会说马来语之后,
船员们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注:蔡是姓氏,“巴巴”意为南洋早期华人移民的混血男性后裔)
泰兴号德化瓷器
知晓原委后,帕尔船长和其他船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共180名在海上漂流的幸存者。旅途的延误使詹姆斯·帕尔无法按计划抵达帕米纳销售鸦片,因此他的个人经营失败了。
不过作为补偿,他后来因此获得荷兰王室授予的英雄勋章。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当时之所以有大批劳工离开广东前往爪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鸦片的大量输入摧毁了广东的经济,并造成大量贫苦农民破产。
除开两次被救的198人,“泰星号”一起尸沉海底者多达1802人,是当时大海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它因此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
泰兴号德化瓷器
4
沉船残骸
“泰兴号”沉没之后,当时世界各国专家都无法确定其沉没地点。一百多年后的1998年,英国职业盗宝人麦克·哈彻无意间在伦敦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了一本破书——《印度航行指南》,上面由荷兰人詹姆斯·哈斯伯格记录了“泰兴号”海难的事迹,并指出了“泰兴号”沉没后,第一个赶赴救援的是英国的“印第安纳”号货轮。
麦克·哈彻
哈彻是个狂热的国际盗宝者,他游走在世界各地,到处打捞沉船宝物,借此大发其财。
哈彻知道,“泰兴号”上肯定藏着巨额宝藏,于是他费尽心机到处寻找“印地安那”号的相关资料,甚至不惜花重金去博物馆借阅“印地安那”号的航海日志。最终,哈彻通过航海日志大体确定了“泰兴号”的大概沉没位置。
哈彻准备潜入爪哇水域寻找沉船
1999年5月,哈彻率领他的打捞队伍和“平静号”打捞船,在南海贝尔威德暗礁附近的海域进行勘探。从5月1日到12日的10多天里,哈彻的盗宝队员用声波定位仪和磁强仪反复扫描海床,进行地毯式搜寻。
哈彻的打捞船Norma,一艘完美的打捞作业船
当时每天的花费高达1万美金,就在哈彻将要放弃时,在12日的一次扫描中,他们发现了一处不规则的海床。经过潜水员下水观察,他们发现了沉没了100余年的“泰兴号”残骸。
泰兴号上的宝物
在“泰兴号”沉船里,哈彻见到了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大量的中国宝物,有金银币、六分仪、袖珍手表、火炮等等。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德化瓷器,仅哈彻打捞出来的就有近60万件。
“泰兴号”出水的青花瓷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德化瓷器呢?
原来,这些被西方人誉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的”象牙白瓷和青白瓷,大都是18世纪、19世纪出自闽南窑口的德化瓷器。
泰兴号德化瓷器
德化窑釉下青花瓷在明代就开始生产,到了清代已经成熟并趋于精美,当时德化青花瓷生产规模之大,产量之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正式在厦门设海关,德化瓷器大量由厦门出海销往国外。
泰兴号上的德化清华瓷盘
哈彻等人捞出了60多万件康熙时期的精美瓷器和130多块重大1斤的金块。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他将这些瓷器捞起后,挑选出了35.6万件精品瓷器,其余同一样式或者品相较差的20多万件全部打烂丢在海底。
哈彻盗得的35.6万件瓷器
当打捞工作进行到第三个月时,印尼海军发现了哈彻打捞沉船的手续是假的,欲通缉他。
由于时间仓促,“泰兴号”船尾还有两个舱未被打开,哈彻就仓皇逃跑了,将剩下的35.6万件运往德国拍卖。至于“泰星”号的船体残骸和众多遇难者的遗骨,更是被哈彻的打捞队员“丢得到处都是”。
等候买中国瓷器的人
2000年11月17日至25日,德国斯图加特中心火车站展览馆人山人海,欧、美、日各国以及中东阿拉伯商人蜂拥而至。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疯狂抢购哈彻从中国沉船上打捞的35万件清代德化瓷器。除此之外,哈彻还把部分展品运往澳大利亚、亚洲、欧洲和北美的11个城市巡回拍卖,甚至还建起了一个“泰兴号”网站,进行电话竞拍和网络订货。
泰兴号德化瓷器局部
此次拍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被称为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最成功的一次拍卖。
“泰星”号的近两千个亡灵,绝不可能知道178年后,有人会从他们身边赚走3000多万德国马克,折合人民币大约为3亿元。按照购买力,应该是今天的30到40亿元。
一年后,哈彻又返回“泰兴号”沉船不远处,再次捞起了23.9万件康熙、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和125块金子,100个大康熙元宝。哈彻将这些瓷器和元宝卖掉,又卖得了20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39亿元。
金条
5
泰兴号德化瓷器
哈彻频繁在中国领海盗宝,引起了世界其他盗宝者的注意,于是英国、美国、印尼、比利时、菲律宾等国家的盗宝团伙纷纷涌入南海,盗掘中国古代沉船宝物,先后盗走了近300多万件青花瓷器和其他宝物。
泰兴号德化瓷器
对于哈彻等人的非道义行为,中国有关方面的专家曾向国际组织提出了抗议,要求他遵守1982年制订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与文物的来源国中国共同协商这批文物的处理办法。
一方面开始派遣海军南下巡逻,护海底宝物,而且亲自打捞“南海I号”等沉船珍宝。
打捞南海I号
然而,这并没能阻止哈彻对“泰星”号大量文物的毁灭性的破坏,作为瓷器制造者的后人,德化县政府只能以有限的一点资金,通过侨居德国的福建德化籍华侨郑德力博士在拍卖会的最后一天买回了其中的72件普通瓷器。
现在,这些瓷器就珍藏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内,以此纪念那场被称之为“东方泰坦尼克”的海难,并展示德化瓷器辉煌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