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都有一个想法:希望孩子能做真实的自己,不要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不要背负太多外界的压力,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是,为了帮助孩子更有能力做自己,我们却有意无意用了很多“虚伪”的养育方式。
不被真实地养育,孩子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真实地做自己。
01 虚伪的评价让孩子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丁丁参加作文竞赛,结果竞赛失败了,连鼓励奖也没有得到。
丁丁回到家很气馁,因为她一直以为自己像妈妈说的“很聪明”,也认为自己写作文“很棒”,得到这样的比赛结果,她难以接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妈妈进去安慰说:“妈妈认为,你就是最棒的!”
丁丁不解地问:“你说我是最棒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同学都超过我了?我到底棒在哪里?”
孩子几句发问,妈妈一时竟无言以对。
你是否也曾经被真实的孩子问过这样直接的问题,是不是还想思考一下如何“编造”一个答案来把孩子保护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
我们其实很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各种厉害的“鸡娃”“牛蛙”一抓一把,但是我们就是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就是一个普通的娃,就希望自己的娃能做一个“人上人”。
所以希望通过给孩子贴上一个“你是最棒的”标签,期望他们能充满自信,朝着“最棒”的目标前进。
心理学家Nathniel Branden说,自信是个人对自我能力的感觉和判断。它是一种“能力的经验”。只有当孩子经历了自己做得“很棒”的事情,你赞美他“你真的很棒”,这样的名副其实的评价,才真的会转化为孩子对自己的信心。
每个孩子刚开始都是“心理学家”,他们能很敏锐地区分“虚伪”和“真诚”。只是长期被“虚伪”麻痹,慢慢就信以为真了。
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很棒”经不起生活检验,发现父母的评价并没有真实反映自己的能力,孩子会感到困惑——我到底该相信自己最信任的父母,还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判断?
做自己,还是做父母希望的自己,这个矛盾会伤害孩子的生命力。
02 不敢真实的展示自己妨碍孩子的长远发展
这两天头条上有一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康毅滨关于中国学生招生的访谈。
他接触了很多中国的尖子生,对他们总体评价是:“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是迷茫,功利心重,妨碍了长远发展。”
他谈到招生中的电话面试环节,给人印象深刻:有些学生会提前准备好答案,面试时背出来或照着念,有的则是提前排练好,像在做演讲报告,但是内容却是“答非所问”。虽然不是见面,但从交谈中,可以判断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能想象,在这样的画面中,学生是紧张的,因为他们回答面试问题不是“真实的”,而是通过各种“包装”,并且对通过面试有很高的期望。
提前准备是必要的,适当的紧张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是真正自己真实经历过,无论是亮点还是不足,都会有信心自然表现出来,而不只是展示提前准备的“完美”自己。
康教授说“我希望学生在这个环节能展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可以包装的、完美到失真的‘加工成品’…… 我们想要真正热爱科学且诚实的人。”
虽然这样做只会弄巧成拙,但是我们也不能怪孩子。
因为他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通过“包装”或“被包装”应付外界各种目标,他们当然没有信心或能力轻松而自然的表现真实的自己。
03 不真实的自我,即使“优秀”也不能长久
如果不是真实地做自己,当孩子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实现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又会怎样?
有一次听一位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优秀学生,考进了西北大学,进了一位顶级教授的实验室。据说能进这位教授实验室机会很难得,他是那一届唯一一个亚洲学生。
这位学生很聪明和勤奋,很好的完成了实验室的所有任务,就要毕业的时候,他却抑郁了。
他的导师,将学生介绍给这位心理学教授,让他帮这位孩子治疗。
心理教授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发现,这个优秀的学生,并不是真心喜欢搞研究,也不是真心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往“优秀的表现”都是为了“做给妈妈看”。
让人听着心疼的是,这么优秀的孩子,无论做得再好,从来没有得到妈妈的认可。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没有考到前三的名次,妈妈很轻蔑地说:“这就是你考的成绩吗?不考到第一没脸回来给我看。”此后,孩子就是一直为了妈妈,在学习上做到最好。
就要从西北大学毕业了,“妈妈的目标”就要实现了,可是孩子仍然没有听见妈妈亲口表达的认可;而且,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为妈妈活,孩子没有探索过真实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热爱,当这个“最好的学业目标”实现后,人生仿佛没有了意义和热情,顿时陷入迷茫。
尽了所有努力依然没有得到渴望的认可,加上对未来人生方向的迷失,导致了这个学生心理上的问题。
相信听故事的人一定也猜到了这位心理学教授给讲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只有能为自己的生命做主时,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热情。
03 孩子怎样从忠于自我变到迷失自我
我们是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不敢做自己的人呢?
生命之初,孩子是真实的,忠于自己的。
他们饿了就哭,累了马上就能睡,伤心了会要妈妈抱,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会明确的反对……
但是后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中的沟通模式让孩子发现:如果想要得到父母的爱,我得做父母希望的自己,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著名家庭治疗大师提出过家庭中常常出现的四种负面的沟通模式:
讨好——使对方不至于继续停留在你不喜欢的消极状态中;
指责——以使对方认为你是对的,错不在你身上;
超理智——把事情理性化,将被威胁的感觉和自尊心隐藏在“大道理”中;
打岔——忽略不想面对的任何消极状态,表现得好像威胁不存在。
在这些沟通方式下,孩子都不能真实的做自己。
举个例子:
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了。
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儿园,当他们要离开父母的时候,哭着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我想爸爸和妈妈。
面对这个情景,你会怎么做?
指责的父母会愤怒地说:“别哭了,还没走呢你就想了,没出息。你看人家小朋友,大大方方地进去,你不丢人吗?赶紧,快跟老师进去!”
讨好的父母会乞求道:“好了宝贝,你乖乖地进去,晚上回来妈妈给你买好吃的。”
超理智的父母会开始给孩子讲道理:“每个人都得去上学,都得离开爸爸妈妈学会独立。你现在已经三岁了,不能总在家里待着,这个年龄就该去幼儿园学知识……”
打岔的父母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回避孩子的感受:“别哭了,你看那里有秋千,有滑滑梯,去那里玩会儿吧,那些游乐设施一定很好玩。”
家长说的这些话,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见,他满脑子可能都在想:“妈妈不管我,我得一个面对,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相处,我该怎么办?”孩子这时候会感到焦虑、无助和害怕。
同时,他能感受到妈妈传递的信息是:不能哭,不能想爸爸妈妈,我得听话,这样妈妈才喜欢我。
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够摆脱当前困境的唯一方法是做些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孩子就会做合你意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自己真实的需要,已经不重要了。
04 真诚,是找回自我的唯一出路
萨提亚说,一个家庭只有使用诚实直接、内外一致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才会带来彼此的信任和关爱,才会让对方怀有希望。
与指责、讨好、打岔、超理性不同,真诚一致的表达,是面对和承认自己和对方真实的感受和客观现实,不用通过指责别人来满足自己,不用隐藏或回避来麻痹自己,也不用委曲求全讨好别人来维持虚假的美好。
回到文中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真诚一致的父母该怎么做?
对于丁丁从作文竞赛中失败而归,妈妈要做的,是真诚面对。
真诚地面对竞赛失败的结果,承认孩子气馁的感受;
真诚地告诉孩子胜败都是正常的,错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真诚地和孩子分析现在作文的情况,优势在哪里,还有哪里需要加强;
真诚地告诉孩子,无论竞赛结果怎么样,那都不影响你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和妈妈对你的爱。
真诚地分析孩子实际的情况和解决方法,并告诉你的爱和他的成败与否无关,孩子才会释然。
对于3岁孩子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父母也要真诚地面对和处理。
首先承认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宝贝,妈妈能看出你有一些紧张和担心,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独立去幼儿园,和以前不认识的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待一天,有这样的感受很正常,很多小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你可以真诚地跟孩子解释他对未知的疑虑,告诉孩子他什么时候能见到你,缓解孩子的焦虑:
“你今天会在那里吃午饭,中午睡一觉,下午再玩耍一会儿,然后吃完晚餐,妈妈就会来接你了。老师们都很和蔼,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很乐意帮助小朋友的。”
你可以告诉孩子,虽然分开的时候会难受,但是你还是得离开去上班,让孩子也面对现实:
“宝贝,妈妈得去上班了,你也该去幼儿园了,我们都要做自己的事情,而且妈妈相信你能一定做到!”
最后,你可以淡定而果断地离开,给孩子传递出你真的相信他们。
当父母真诚的面对孩子和问题,孩子就能面对真实的自己,有勇气面对问题,有能力信任自己和做自己,就会有能量去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性。
-End-
“有料家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养育知识和服务
本文为有料家庭教育(公众号ID:youliaojiating)原创,欢迎转发和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