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

前言

很多人到了大三都会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有些人选择考研,有些人早早的出去找实习。其实不管怎么选择,跟着自己的心走下去,认真对待过程,最后的成长都能对自己收益。

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翻知乎,那些三跨逆袭985、211的经验贴一大堆,当初我也是受到那些经验贴的鼓舞,傻傻的也选择了985、211,最后就有了这篇经验(教训)贴。

我自己也算是三跨考研,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我从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跨到语言文学类的专业,算是劈叉的跨了。


我本科是广东的一个独立院校,会计专业,一志愿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最后总分是347,分数线是350,彻底无缘川大。

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之后走调剂考到了成都的一所学校,今年惨烈的调剂情况,能成功上岸(垂死挣扎)真的是耗尽了20多年的运气了。

考研这条路,我走的算是挺全了。备考、初试、调剂、调剂面试都走了个遍(求你们一志愿就考上,调剂能耗掉半条命)。

我大概分享下这一路来的经验,有些可以借鉴,有些还请作为教训,不要犯和我同样的错误。

关于专业、择校

我本科专业是会计,但大学3年深受这个专业的折磨,自己是对金融类、管理类的专业也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就是打算跨专业了,而且是跨到完全不相关的文科类专业。

我最后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主要还是因为高中时就想选这个专业,所以现在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毅然选择了这个。我找了些该专业的相关的参考书,觉得还挺有趣,起码学习过程不算很痛苦。

我择校的原则

1、我想去的省份、城市

2、该城市的学校有我这个专业

照着这个原则我选择了3个省份:广东、北京、四川。

不过北京很快就被我排除了,因为对我来说帝都没一个好考的学校。

主要是北京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心里总有种直觉我考不上的,所以最后我放弃了选择北京的学校。

其次就是广东的学校和四川的学校,我刚开始决定了广外,官网上给出的招生人数是70多人,但后来看了参考书,其中有一本我实在啃不下去,我就放弃了,后来我就去找四川的学校。后来就定了四川大学(嗯挺不自量力的),川大招的也有70-80个。

当初只是做个择校的决定都下了很大的勇气。前一晚想着豁出去了,就考川大,冲一把。睡一觉起来又怂了,要不换个好考的学校。

后来我是受到一个经验贴的鼓舞,一个师兄逆袭到川大汉硕。最后我综合了川大的报考情况和参考书目,觉得好似有那么点希望,才终于确定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逆袭经验贴要少看。

其实每个人的选择标准是不同的,大家要结合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规划做选择。

现在的选择都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做铺垫的,所以在正式投入考研的复习当中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为什么选择考研,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因为你越走到后面你越会发现,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那时候知道自己一志愿没希望了,只能走调剂,好多人说我要是我目标不报那么高,说不定就考上了。

可是谁又知道呢,如果我不怕那么高,可能我又没有那么拼命了。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所985、211,想到跟我一起竞争的人会是来自各大高校很厉害的人,复习的时候就不敢太放松,努力做到自己的极致吧。

关于收集信息

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就决定考研,那个时候主要是在摸索考研的基本情况。比如:考研流程、考研科目、考研时间、各科的分数情况、总分情况等信息。

收集信息的能力是贯穿在整个考研阶段的,刚开始的这些信息,自己能找到就自己找。像百度、知乎、豆瓣、考研帮、b站都可以找到很多有关考研收集信息的经验贴,看到的时候就多留意一下。

我搜集信息的网站主要是研招网、中国考研网,还有直接在百度搜各大院校的名称,进入官网,找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多翻翻学校的官网,看看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录取情况,推免情况。有些学校会给出参考书籍、报录比等信息。


总之,先自己去把能找到的信息找到,那些自己找不到的小道消息就可以去问一下考上的师兄师姐,过来人都可是很讨厌伸手党哦。

开始备考


我大概把我的备考时间分为4个阶段:

3月--6月、6月--9月、9月--11月、11月--12月

英语

3月---6月

考研英语第一步就是背单词,单词背了一个阶段之后可以看看长难句的学习视频。

我学单词的工具书是朱伟的恋恋有词,这个我看几乎是人手一本。其实他的这本书跟普通的单词书没啥区别,甚至比别的单词书还少,但他的精髓在于他的配套的课程。

课程里他会带着你怎么去记单词,慢慢形成一种语感,我觉得这个挺玄学的。可以说朱伟的这个像是个考研英语入门级的单词书,帮你摒弃以前笨拙的背单词方法,慢慢形成一种符合考研英语思维的学习方法,这个进步是潜移默化的,但重要的是坚持+思考

背单词的同时可以看看长难句的学习视频,这个网上有很多资源,我知道的有唐迟、何凯文,选个自己喜欢的看就可以。

考研英语长难句真的能搞死人,我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去看,后来做阅读的时候确实有点费劲,又找回来看,我觉得前期有时间的话还是打好基础,稳扎稳打好点。考研的一大禁忌:以为自己会了,觉得自己可以。如果你有什么是“我觉得…应该…可以吧”,那你一定是不可以的,赶紧回去打好基础!

6月---9月

依然是单词不停的背,不过我没有再看朱伟的视频了。主要是做真题,背里面遇到的单词。

英语我没有太多的经验分享,我觉得我的方法挺笨的,就是做真题,然后多回顾。暑假的时候我做的是1994-2004的真题,只做阅读部分,每天一篇,做完记下不会的单词和句子。

不过在英语上面,一个方法还挺有用的,就是每天早上我都会花一个钟的时间去读我前一天做过的阅读。坚持了一个暑假,发现自己的长难句、语感、断句、发音都有提高。反正英语就是一直揪着不放,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去总结一些做题技巧。

9月---11月

这段时间我开始担心阅读的正确率,因为感觉单词也记得差不多,好像也找不到啥更好的方法了,感觉到了一个瓶颈期。

在国庆那段时间我看了唐迟的罗汉班。这个课程是一个关于阅读的逻辑的精华版。我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我把他课上讲的技巧都记下来,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有意识的按照他给的步骤去解题。

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用的,因为很多老师的一些课程一节课都是满满的干货,但自己在运用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又回到自己做题的习惯,那看了这些课就跟没看一样。

去吸收老师给的一些技巧只能一步一步地去运用,每一步都按照老师给的方法来走,多练习几次就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改掉自己原本的一些坏习惯。我觉得这个方法所有科目都适用。

后来在慢慢习惯运用一些技巧(套路)之后,发现最致命的还是单词。所以11月份的时候我又开始系统的背单词。然后做题的时候尽量慢一点,稳一点。

做错了的题,就去分析做错的原因,是单词的问题,还是理解偏差。就这样做题、背单词、总结,这3步反反复复的走。

11月---12月

这个时候我已经放弃钻研阅读了,阅读水平基本已经定型了。这个阶段我基本上是在狂背英语作文,我有试着去找些模版去背,后来发现都没有直接背整篇作文实在。

英语作文就那几个话题,文化交流、个人素质、社会道德、科技和环境保护。我差不多每个话题都背了2-3篇,考试的时候我写的句子都是自己平时背过的。

还有,我建议大家认真对待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翻译就随缘吧。完形填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单词量过硬,10分拿7分是可以的。新题型可以在最后看看一些老师的专项训练班,其实是可以用一些套路做出来的。

专业课

3月---6月

因为我是跨专业,所有专业课的参考书对我来说都是一门新的科目,所以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先看书,把书看一遍。先要求看懂,知道每本书的在讲些什么,有多少章节,每个章节都讲些什么。

考研的参考书虽然多,每本书在最后的考试当中的涉及的比例是不同的。拿我的两门专业课举个栗子:

专业一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总分150。其中现汉占110分,古汉40分。
专业二  中外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跨文化交际,总分150。其中外文化占70分,引论、跨文化交际占80

这样看分值比重大概可以看出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分个孰轻孰重,心里也好有个底。

我大概把我的专业课的相关参考书分为2类:

1、概念+逻辑型:现汉、对外汉语引论、
2、多看+多背型:中外文化、古汉、跨文化交际

不同类型的书,复习方法也太一样。

第一种类型的书,抽象概念多,就要多花时间去理解概念,理清逻辑。细节记不住也要先知道大框架,再通过反复的看书去填充细节。

第二种类型的真的只能靠多看多记了,没有很难理解的概念,一翻书都看得懂,但一合上书啥都不记得。

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然这两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像古代汉语,其实也是个很深的学问,也一直让我很头疼。虽然我也看了不少,但知道的还是比较浅显,而且出题面太广,也比较难琢磨,所以我也只能拿些基础分。

其实每个科目都离不开背,但即使是背也讲究方法,理解+记忆永远是同时存在的。慢慢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6月---9月

专业课永远是重中之重了。这个阶段我的给自己的要求是要有意识的去记一些细节。书上那些已经看的懂的概念,要能做到看一遍之后合上书,能说出个123。配合一些基础的联系题去巩固知识。

反正专业课给我的印象就是一遍一遍的翻,看了忘,忘了又翻来看。不过随着看的次数多了,觉得对一些知识点更加透彻了,每看一遍书都对书上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大概就是温故而知新吧。

9月---11月

专业课的真题我大概是在10月份开始做。做了真题就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

我把这些问题分为3类:

1、知识漏洞:看书的时候都看的懂,但做题时就很模糊
2、理解错误:对书上抽象的概念理解有偏差,导致做题时思考的方向错误
3、思维不发散:对于开放型的题,写了几点之后就不知道写什么了

前两个类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多做题,然后回归书本去查漏补缺。

最后一类的问题需要对该学科全面的了解,能融会贯通。写的答案要尽量全面,严谨,并且还要有思辨能力。这个就因人而异了,往往这部分也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

11月---12月

这个阶段一直在总结错题,看错题。然后自己去模拟考试。手机定好3个小时,去做一套试卷。我觉得模拟真的很有用,但要认真对待,模拟做题的时候不要懒,每一句话都要写清楚,每一个点都要解释清楚,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在考场上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极致

政治

6月---9月

我大概是在8月份开始政治的复习。

当时是暑假全面复习已经开始一个月了,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已经走上正轨,觉得政治可以加进来。我看很多经验贴都是9月份开学甚至更晚才开始准备政治,但我担心后期的复习太紧凑,计划赶不上变化,暑假有余力就趁早看起来吧

我当时是跟的徐涛的课,没有去看肖大大的那个精讲精练,虽然我也买了。我主要是看徐涛的课,做肖大大的1000题。我强推徐涛的课,不仅讲的好,人也很好。

政治我一般是安排在晚上,学了一天大脑很疲惫,晚上打开徐涛的课,完全像是充电一样,看完之后瞬间满血复活。

9月---11月

我差不多在10月中旬把徐涛的基础班看完。之后就开始自己又去看一边书,自己去整理笔记,然后配合肖大大的1000题,去做第二遍。

政治5个模块,我最好的是哲学部分,最差的是史纲,那些事件发展顺序我总是一团乱。我觉得这部分在复习的时候要经常自己去整理那些时间线,自己去画出思维导图。我看网上那些自己能画政治的思维导图的人政治都有70+。

我是到了后期在搞我的专业课,就实在没有分太多精力在政治上,所以最后只有60分,也是有原因的。

11月---12月

这个时候基本实在买各种押题卷来做,提高选择题。到了最后几个星期疯狂背肖四大题,到那时候你不想背身边的人也会激励你去背,感觉全世界都在背肖四。

考试之前要记得自己去模拟几次,完整的写一套试卷,包括大题。考前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些老师的考前押题班,听说去年腿姐压中了好几道选择题,然而我当时是实在搞不了政治了,选择题第一道就选错了(腿姐押中了)。

心里话

考研备考那么长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好好复习坚持到考试的那一天,考完试再坚持到出成绩的那一天。出了成绩如果有希望过线,那就继续坚持到出分数线的那一天。

如果过了线那就继续坚持到去面试的那一天。如果像我这种没过一志愿的线过了国家线的,就要坚持到等调剂的那一天,有面试机会的就要再坚持到面试的那一天。

最后,再坚持到收到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天,考研结束。

是不是心很累,每一步都很累,所以心态很重要,要不断去调整心态坚持下去。

我记得我当时在考试英语的时候,新题型是排序题,刚开始我真的没有一点头绪,只是凭感觉排出顺序,写了个答案。当时时间只剩下最后5分钟,我真的有点想要放弃,但我很清楚我的这个答案是有问题的,如果就这样放弃了,5道排序题我可能只对2道,我英语估计都过不了线。
想到自己坚持了那么久,就因为这道题过不了线,我绝对会崩溃。于是我稳定了下情绪,又看了一遍题,最后终于把逻辑理清,在最后一分钟改了答案。
我之后对答案的时候,发现我改的答案真的对了,10分啊!我的英语真的考垂死挣扎才有66分。

我考完的时候给自己估的总分估计只有300分,最后成绩出来竟然有347,感觉自己全程都靠垂死挣扎,最后多出了40多分。

最后走完全程,再回过头看,都无比感谢那个无数次想放弃但又坚持下来的自己

其实后来调剂的时候,我也打算放弃了,觉得这个分数不上不下,根本没有竞争优势,自己又是跨专业。最后还是靠身边的家人、朋友的鼓励,又继续走下去。

如果有需要的话,之后我可以出个调剂的经验(不过也没啥经验,全靠狗屎运),但还是希望大家拼尽全力,一志愿就考上,不要走调剂!!!求求你们了!


以上涉及到的公共课网课资源都是可以免费下找到的,关注公众号"虚度青年",我会在后台给出我以上经验贴公共课学习视频的获取资源,回复关键字“考研”,即可领取,感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19考研|垂死挣扎成功上岸的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