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到的葡萄

                         

在一九八零年《围城》重印前记中,钱钟书先生写到了这样的一段话:事情没有做成的人老有这类根据不充分的信念;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有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确实,对这没吃到的葡萄,《围城》也另有一种说法: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没吃到的葡萄_第1张图片

《围城》以抗战初期为背景,以主人公方鸿渐出国留学“度金”回来,恋爱失意,任教穷乡,被迫失业,夫妻反目,前景渺茫等生活遭遇为主线,写出了一批欧美留学生回国后的众生相。

在一九四六年版的序中,钱钟书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主人公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其实更像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出国留学归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 或许作者着意表现的正是现代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生的情感与婚姻纠葛,他回到上海的工作经历,再由上海到内陆的一路遭遇,不仅仅描述了他的情感围城,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围城”。通过对这些中上层知识分子精神病态的揭示,也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传统教育制度。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方鸿渐和所有知识分子其实都差不多,向往安定,在个人无能为力改变整个宏观大情况的条件下,仅仅寄希望于美丽的爱情,稳定的婚姻。他向往安定,而一旦居于安定,他又向往自由。在他的视角里,对于他不曾得到拥有的东西,他是充满幻想与憧憬的,那颗没有吃到的葡萄,在它诱人的晶莹剔透下,他觉得味道是非常鲜美的,但是,一经品尝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四个女人中,他唯一爱的就是唐晓芙,这个被他称为“摩登世界里的稀罕物”的百分白女孩。唐晓芙是书中最具有正能量的女性,她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敢爱敢恨,率真大方,像这样完美的女性,符合了男人所有的幻想,但是,钱钟书先生却并没有安排唐晓芙和方鸿渐在一起,因为他不舍得把唐晓芙推进那一层层婚姻的围城中。所以,便有了孙柔嘉的出现。对于唐晓芙这个没有吃到的葡萄,方鸿渐悲痛欲绝,辗转到三闾大学任教,就这样,他和一个假且假的很天真的孙柔嘉一起跌进了婚姻的围城里。

方鸿渐明知自己不爱孙柔嘉,可迫于现实,他别无选择,他内心虽然孤苦彷徨,在回到上海后的一切反倒处处依赖孙柔嘉及其姑妈,男人的尊严和内心无比的困惑交织一起,使他无法跳出“三界外”,所以,矛盾冲突必然随之而来。最终结果是方鸿渐的雨中迷茫,在迷茫中探寻......

在中国传统生活规则中,“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和确认,每个人的自身价值与意义都显现在与他人的对应关系上,建立关系的成与败,意味着自身追求的成败。所以说我们必须生活在城里,这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载体,我们不能离开任一座城而独立存在。但是,我们生活在这座城里,却向往着另一座城的风景,当我们努力摆脱这座城进了那座城,才发现,其实,城外的风光也更让人憧憬。于是,我们陷入无限的反复循环中,最开始的满心憧憬向往,到最后也可能只是一心的嫌弃厌恶,或许我们尝试着努力挣扎摆脱,但终究又会沦落到另外一个囚笼里。在这样的矛盾纠葛下,我们深陷精神的“围城”。

《围城》的社会意义不在于让我们知道不同的时代有同样的人生困境,而在于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的面对围城,如何在围城内或围城外更好的生活。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围城》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在绝望孤独中超越自我!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得去追求,在追求中充实,在充实中奉献,不管在围城内还是在围城外,都能保持清醒的大脑,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吃到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