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曼滤波器算法

本文购买自 https://gitchat.csdn.net/activity/5d37aeb1b5590f6f299a9cdc,修改了公式乱码,仅供学习,请支持原版购买

文章正文

首先声明一下,此文是预备给初学者阅读的,旨在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卡尔曼滤波器算法,降低公式推导的难度,所以我尽量避免一些太过于学术化的讲解。

我在学习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时,也花了不少时间。

有时候觉得自己弄懂了,遇到新的问题时,还是不知道灵活运用,然后就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弄懂,自己只是因为照着别人的博客顺着别人的思路顺利阅读完毕而已,脱离了博客中的示例场景,切换到新的场景,仍然不能很好地运用,反反复复之后,某天闭眼也能手推卡尔曼滤波器涉及到的 5 个公式时,仿佛有大彻大悟的感觉,然后,我才认为自己再遇到新的问题时,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不知从何入手了。

好了,正文开始。
先看看为什么叫“卡尔曼”。跟其他著名的理论(例如傅立叶变换,泰勒级数等等)一样,卡尔曼也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跟他们不同的是,他是个现代人!

卡尔曼全名 Rudolf Emil Kalman

匈牙利数学家,1930 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53,1954 年于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1957 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卡尔曼滤波器,正是源于他的博士论文和 1960 年发表的论文《A New Approach to Linear Filtering and Prediction Problems》(线性滤波与预测问题的新方法)。

简单来说,卡尔曼滤波器是一个“optimal recursive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最优化自回归数据处理算法)”。对于解决很大部分的问题,他是最优,效率最高甚至是最有用的。他的广泛应用已经超过 30 年,包括机器 人导航,控制,传感器数据融合甚至在军事方面的雷达系统以及导弹追踪等等。近年来更被应用于计算机图像处理,例如头脸识别,图像分割,图像边缘检测等等。

1. 什么是卡尔曼滤波器?

卡尔曼滤波器是一种估计算法,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大显神威了,NASA 将它应用在阿波罗飞船的轨迹预测上面,所以它称得上是一个能上天的算法。

卡尔曼滤波器能够对未来数据做预测,到今天,它在许多行业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导航、自动驾驶、电池电量预测、雷达目标追踪、机器视觉等等。

你可以将卡尔曼滤波器算法应用在你想要预测的领域,例如市场上猪肉的价格、房间里面的温度、太阳底下你影子的长度变化、你个人网站或者是博客或者是 QQ 空间的访问量等,这个是灵活的,只要你愿意尝试,反正它是一个优秀的估计算法,耗费的硬件资源也少,灵活方便,每一个程序员都应该了解一下。

2. 如何通俗解释卡尔曼滤波器?

我们已经知道,卡尔曼滤波器算法可以做估算。这个小节,我进一步举例阐述,让大家对它的逻辑有一个进一步的感性认知提神。

首先,我们要明确地记得卡尔曼是用来估算的,这是我们使用的目的,很多人被复杂的公式推导搞不清头脑,最终忘记了卡尔曼滤波器算法的本来目的,从而让自己特别纠结踌躇。

其次,如果我们能够有办法确定每时每刻的事件,那么就不需要运用卡尔曼滤波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适用于不能保证能够准确确认的事件。

简单来讲,卡尔曼滤波就是加权,给不同的数据分配不同的权重,然后产生新的数据,也是数据融合的意思。

比如,公司叫你和小李同时评价新员工的表现。

你说这人太不靠谱了,满分为 10 分的情况下最多打 6 分,小李却说人不错,可以给 8 分。

那上司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是求平均值,也就是 6+8 等于 14,平均分是 7。

但一般靠谱的领导会有类似的逻辑处理事情。

在领导眼中,你和小李说话的可信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可能信你少一些,也可能信你多一点,所以,最终的结果就不会是加权平均。可能是 6*0.3+8*0.7=7.4。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1张图片

这等效于这样的公式:

最优数据 = 你的数据 + K(小李的数据 − 你的数据)
卡尔曼滤波器也正式类似的逻辑,不过做了些许巧妙的处理,首先它会计算你们的误差,在这里是 8 分减去 6 分,为 2 分,接着用一个比例 K,取值 0~1,最终结果是两者都有考虑,但是权重不一致。

如果 K 为 0,则上司完全信任你,你说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如果 K 为 1 的话,那么就是 8 分,代表上司完全信任小李的评价。其它的情况,K 在 0 和 1 之间,最终的结果是你们的分数综合,但是权重不一样。

K 等于 0.5 时,两者权重一样。

K 小于 0.5 时,偏向你,反之偏向小李。

在卡尔曼滤波器中 K 被称为卡尔曼增益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知道了卡尔曼滤波器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了,下面我们还需要理解 3 个概念才算更进一步的理解。

  • 预测(predict)
  • 测量(mesasure)
  • 估算(estimate)

我打个比方。

王老板是做肉类批发生意的,他手下有员工小 A 和小 B。

小 A 负责每天早上给王老板预测当天肉类的价格。

小 B 每周一上午 9 点到专门的行政机构去摘抄数据,然后汇报给王老板。

所以,王老板有 2 个数据源,王老板懂得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所以,他能够搞定价格估算这件事情。

小 A 和小 B 的数据来源不一样,误差也不一样。

小 A 的数据是靠经验拍脑袋决定的,被称为预测(predict)

小 B 的数据来源于机构的统计,准确度比较高,被称为测量(measure),也被称为校正(correct)

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小 B 的数据很准确,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只用小 B 的数据呢?

关键是,条件不允许啊,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是被制约的,比如,小 B 只能在周一上午能够得到数据,但是其它 6 天,王老板也得做生意啊,因此,王老板必须依赖于小 A 的经验预测。

但是为了防止这种拍脑袋的数据结果偏差太大,所以王老板才会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小 B 的数据,来校正小 A 的预测,最终王老板综合两者,得到了自己的估算数据,并且将它作为每天的结果。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所要涉及的基本概念示例。

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很清楚知道了这个算法的概念,包括预测、测量、估算,也知道需要用一个卡尔曼增益来加权调和 2 个数据形成最终的估算数据。

如果是文科生,或者其他理工人员,了解了这么多后,已经可以和人家谈笑风生讲这个神奇的算法了。

但是,作为一个相关的软件工程师,这个还不够的。

你还需要知道,如何套用公式去求解:

  1. 预测的数据值 ,公式中用 表示
  2. 测量的数据值,公式中用表示
  3. 卡尔曼增益,公式中用 K 表示
  4. 最终估算的数据值,公式中用 表示

如果,你是一个算法工程师,光知道用还是不够的,你得清楚知道公式怎么来的,透彻理解它的公式后,遇到新的应用场景,你才能从容不迫。

不然,总是反反复复陷入一种似懂非懂的困境。

3. 卡尔曼滤波器相关的公式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是时域上的线性变换估算。

在一个系统中,卡尔曼滤波器用状态(state)来描述某个时刻的系统,它是一个向量。

比如,我要用一个向量来描述我每天的健康状态,我选用了最低心率、最低血压、疲劳度 3 个指标。

这个数据怎么来的呢?

我可以每周去医院测量一次,可以准确获得。

其它时间,是我自己的预测,虽然和真实值有出入,但大致还过的过去。

最关键的是,我今天的预测和昨天相关,明天的和今天的相关,因为状态是向量,所以很容易用线性代数的方式描述。

  • t 表示当前时刻,t-1 表示上一时刻,ω 表示此次预测的噪声,假定 ω 符合高斯分布。

  • F 是状态转移矩阵,因为在线性代数中,矩阵表示变换,所以一个向量与一个矩阵相乘,一般会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 F 的值与具体的问题相关,实际解决问题时,要分析状态到状态变换时的关系。

比如,我认为我每天的状态相差不大。所以,我的 F 可以是单位矩阵。


状态的误差可以设置为

实际上,完整的状态变换公式应该是:

  • B 是控制矩阵,u 是控制变量,它们的乘积代表外力干预。

    • 比如,如果让我加班,我的疲劳度会加 20,如果多放一天假,我的疲劳度会减少 15。

    • B 和 U 的取值同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 表示 的协方差,有下面的公式。

  • 是噪声的协方差。

这是预测相关的两个公式,下面讲测量。

用 表示测量的数据。

  • H 是状态变换矩阵,有时候测量的数据和预测的数据单位不统一,这个时候就需要转换。

    • 举个例子,假设让你预测今天的苹果价格,你说 10 元/斤,然后,网络上的报价是 3.2$/kg,这就是单位不一致,需要用 H 这样的矩阵变换过来,才能有效处理。

测量的数据也需要记录协方差信息,用 表示,有下面的公式:

Rt 是测量噪声 的协方差。

有了预测和测量的公式,我们还需要估算的公式,在这之前我们知道,我们要求 K,也就是卡尔曼增益。

最终,我们用 表示经卡尔曼滤波计算后的估计状态。

它也有协方差,用 表示:

与卡尔曼滤波器相关的公式就全部罗列出来了,一字排开如下:

............ (公式1)

................(公式 2)

....................(公式 3)

...........(公式 4)

.......(公式 5)

............(公式 6)

....(公式 7)

有了上面的公式,只要我们好好调试预测误差和测量误差,我们就能套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于一般工程师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但是,如果你是算法岗位的话,这个还不够的,你需要确定下面一些问题:

  1. 公式 2 怎么由公式 1 推导出来?
  2. 公式 4 怎么由公式 3 推导出来?
  3. 公式 5 怎么推导出来的?

4. 公式推导

本节的目的是便于理解为主,所以整个推导可能不会显得那么正式与严肃。

首先,定义好符号。

因为涉及到预测值、测量值、估计值,为了避免混淆,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我们预测的状态用 表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先验状态。

用表示理论上的绝对真值。

用 表示经卡尔曼滤波求出来的估算值,也称为最优值,也可以理解为后验状态。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2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无论是预测值,还是估算值,与真实值之间还是存在误差的。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3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虚线表示,分别用 和 表示。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协方差矩阵 来表示预测值偏离真实值的状态。

根据协方差的公式可得,当前 t 时刻的状态协方差为:

因为卡尔曼滤波器是依照时间递推的,所以 t-1 时刻的状态协方差为 。

我们前面已经知道,t 时刻的状态可以由 t-1 时刻的状态转移过来,也就是如公式 1 所示。

.........(公式1)

那么按照刚刚协方差的公式:



因为 x 和 ω 没有什么相关性,根据概率论知识,两个独立的变量,协方差为 0,所以上面的公式可以化简为:

仔细观察公式,可以看出来,公式实际上就是:

这实际上就是公式 2,到这里,公式 2 已经就可以证明了。

神奇的是,的协方差没有参与到迭代当中。

实际上,概率论中有这么一个公式。


那么通过这个公式也能直接又公式 1 推导出公式 2。

现在看公式 3。

...........(公式 3)

我们依照同样的方式可以推出公式 4,我们有 表示测量值的协方差,很容易得到:

公式 4 也证明了, 是测量误差 的协方差。

最难的是公式 5 的证明

文章前面的小节我们已经有了卡尔曼增益的概率,也大概知道了怎么基于 2 个数据求最优的估计。

现在,预测值是 ,测量值是 ,我们用 来表示经卡尔曼滤波估算的值。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4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 代表一种比例,因为有 K 的存在,所以 会在 和 之间取值摆动:

根据前面测量的公式,可得:

展开这个公式,可得:

接下来,就有一个巧妙的变换:

实际上就是:

巧妙的是到这一步,估计值的误差和预测值的误差还有测量的噪声有了联系。

我们用 表示估计值的协方差,根据协方差定义可得。

现在,只剩下 K 的值没有确定了。

协方差代表偏离真实值的程度,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就是以不断减少估计值对应的协方差,从而让估计值渐渐偏向于真实值。

所以,我们以 建立一个目标函数,目的就是求它最小值时,K 的取值。

我们可以求 K 相对于 的偏导数,当结果为 0 时,表示 K 是最佳的取值。

可以得到:

可以得到:

K 求出来后,把它的值套入前面求出来的公式当中,和 也就出来了。

........... (公式6)

5.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预测鼠标指针坐标

这个是比较经典的一个卡尔曼滤波的示例。创建一个黑色背景的窗口,鼠标移动时实时显示它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轨迹。

另外还将经过卡尔曼滤波器算法估计的位置也显示出来。

源代码是 C++ 编写的,软件环境为 ubuntu16.04、OpenCV3.3.0、CMake。

我假设读者都有 OpenCV 和 C++ 的基础。

#include 
#include 

cv::KalmanFilter kalmanfilter(2,2);
cv::Mat last_measurement(2,1,CV_32FC1);
cv::Mat current_measurement(2,1,CV_32FC1);

cv::Mat last_prediction(2,1,CV_32FC1);
cv::Mat current_prediction(2,1,CV_32FC1);

cv::Mat frame(800,800,CV_8UC3);

void onMouseMove(int event,int x,int y,int flag,void* data)
{

    last_prediction = current_prediction;
    last_measurement = current_measurement;

    current_measurement.at(0) = x;
    current_measurement.at(1) = y;

    std::cout << current_measurement << std::endl;

    kalmanfilter.correct(current_measurement);

    current_prediction = kalmanfilter.predict();
    //kalmanfilter.predict();

    cv::line(frame,cv::Point(last_measurement.at(0),last_measurement.at(1)),cv::Point(current_measurement.at(0),current_measurement.at(1)),cv::Scalar(0,255,0),2);
    cv::line(frame,cv::Point(last_prediction.at(0),last_prediction.at(1)),cv::Point(current_prediction.at(0),current_prediction.at(1)),cv::Scalar(0,0,255),2);

    std::cout << "on mouse move:" << current_prediction <(0,0) = 1;
    //m.at(1,1) = 1;

    cv::setIdentity(F,cv::Scalar(1));

    cv::Mat H(2,2,CV_32F);
    cv::setIdentity(H,cv::Scalar(1));

    cv::Mat p(2,2,CV_32F);
    cv::setIdentity(p,cv::Scalar(0.1));

    kalmanfilter.measurementMatrix = H;
    kalmanfilter.transitionMatrix = F;
    kalmanfilter.processNoiseCov = p;

    while (true)
    {
        cv::imshow("test",frame);

        if (cv::waitKey(30) == 113)
            break;
    }

    cv::destroyAllWindows();

    return 0;
}

源码采用 CMake 编译。

CMakeLists.txt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2.8)
project(test)

find_package(OpenCV)

include_directories(${OpenCV_INCLUDE_DIRS})
add_executable(test main.cpp)
target_link_libraries(test ${OpenCV_LIBS})

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 build 目录。然后编译执行。

mkdir build

cd build

cmake ..

make

./test

最终结果,如下图: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5张图片
kalman_mouse

红色的轨迹是预测的。

绿色的轨迹是测量得到的。

为了示例的简单化,我将测量矩阵和过程矩阵都设置为了单位矩阵,过程噪声也设置得比较少,测量噪声就干脆没有设置。大家可以自行调整参数。

大家注意看动画中鼠标急剧转弯时,绿色的轨迹马上能够反映出来,而红色的轨迹则比较圆润,这也体现了卡尔曼滤波的平滑效果。

6.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在自动驾驶当中的应用示例

前面说过,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只要你熟练掌握了它,那么它就能够为你所用。

现在,很多高配的车上都配备了 ADAS 功能,能够有效地检测道路线和其他车辆,从而潜在危险发生时,车辆会预警。

那么,检测车辆就成为一项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能够识别车辆的算法有很多,有传统的机器视觉算法,也有神经网络。

目前,威力最大的还是 SSD 和 YOLO v3,尤其是 YOLO v3,检测速度非常快。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在汽车上软件都要运行在嵌入式平台,硬件资源有限,所以车辆检测耗时要比 PC 上要久。

这涉及到一个实时性的问题,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头,每秒要处理 24 帧才算实时,也就是要在 50 毫秒内完成所有的图像处理代码,很可惜的是这很难办到。

所以,需要卡尔曼滤波器这样的算法来估计。

假设算法检测到一辆车需要 200ms,卡尔曼滤波器预估算法只要 3ms,那么我们可以每隔 4 帧用算法检测一次车辆位置,而其它时间我们用卡尔曼滤波器算法估计车辆位置。

算法检测出来的车辆可以当做是测量数据,其余的就是卡尔曼滤波器的预估,最终平均下来每一帧的处理时间不超过 50ms,也就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是 YOLO 算法检测出来的,不一定每一帧都可以检测的到,我们可以看到 bbox 在闪烁,抖动比较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是 YOLO 结合卡尔曼滤波器做出来的效果,可以看到白色的框抖动比较小,起到了平滑作用。

7. 总结

总体上来讲,卡尔曼滤波器要理解起来并不难。

但是要灵活运用去解决新的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别人的示例 Demo 中的话,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要好好理解它。

现在,将容易混淆的地方再罗列一下。

  1. 预测值(predict),这是先验概率,是靠系统的转移矩阵得到的值,误差比较大。
  2. 测量值(measure),误差较小,但也存在噪声。
  3. 估计值(estimate),经测量值修正的的一个值,也就是后验概率。

观察各自的协方差,可以发现每次预测的时候,过去的误差会累计到当前,按照这个趋势,预测值会离真实值越来越远。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6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测量值的介入,经过卡尔曼增益的比例调和,新的估计值会往真实值回归,协方差公式也说明了,它是递减的。

卡尔曼滤波器算法_第7张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圆圈代表测量阶段的测量值,它的介入会产生一个估计值,也就是蓝色的向量,这让原本的轨迹向理论上的真实值靠拢,经过不停的迭代,整个系统预测的轨迹也会越来越准,这就是卡尔曼滤波器的美妙之处。

卡尔曼公式求证的手段和角度有很多,但本质上它和最小二乘法相差不大,不同之处是它是迭代递归的。

如果,有同学对向量的协方差不熟悉,可以推荐《程序员的数学 2 概率统计》这本书,如果对于矩阵求导不熟悉,网络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查阅。

最后,本文介绍的是最基本的卡尔曼滤波,它适合线性的系统,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系统是非线性的,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 EKF 和 UKF 两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深入了解。


本文首发于 GitChat,https://gitchat.csdn.net/activity/5d37aeb1b5590f6f299a9cdc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尔曼滤波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