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审判刘鑫?

谁能审判刘鑫?_第1张图片

12月20日,东京地方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陈世峰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1月4日,在上诉截止日期前,陈没有提起上诉。

至此,整个案件算是告一段落,从2016年末一直到2018年初,历时一年有余,最终陈世峰被判20年。20年,在日本算是比较重的刑罚了,虽仍抵不了江歌的一条命,却也付出了让自己所有的青春岁月留在了监狱里的代价。

陈世峰是杀人凶手,被判刑;江歌是受害者,与她的妈妈阴阳两隔;刘鑫,涉嫌见死不救,被网友痛骂。

这件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很多人说,启示就是以后交友要谨慎,绝不能交刘鑫和陈世峰这种朋友。

但我觉得,这个悲剧除了让人感到痛苦和遗憾外,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因为首先我们很难通过平时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行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在不同境遇下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道德。其次,面对突如其来的行凶,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江歌一定没想到陈世峰动了杀心,我们也不能随时都带着武器预防突如其来的伤害,如果躲不及,只能说是命运的不公。最后,如果说这件事情能让我有什么思考,倒是有三点自己认为是值得讨论的。

1

如果从道德的角度看,假如当时案发时刘鑫真的反锁了门不让江歌进来,而自己又躲在里面不出去,那她的道德底线真的是负数了,良心彻底沦丧了。更可恶的是,在江歌被害的一年内,她没有做出任何解释,而是逃避这件事情,这种行为我都不想过多评价了,当然这也客观印证了她反锁门的真实性,做了亏心事,所以才选择逃避。

大家都在指责刘鑫,甚至希望她也能被判刑。但从人性的角度看,她这么做却是正常的。

人本身就是有弱点的,贪婪、自私,根植于基因之中,也许平时很难看得出来,但在性命攸关的时候,则会展露出人性的丑恶。我们常常习惯于去评价别人,并且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别人的行为,而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局限性。一个人贪图小便宜,我们说他不道德,可第二天自己遇到便宜也贪了。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自己不过是和芸芸众生一样的普通人。一次在公交车上看着徐徐而来的老人,我没有起身让座,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自私的;一个朋友在周末的早上叫我去帮忙,因为自己的好觉不想被打扰而拒绝了对方;当和朋友起了利益冲突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更在乎的是钱,自己像以前看不起的许多人一样,自私、软弱。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旁人身上应看到自己的影子。基督教里讲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这个罪可以理解为缺陷,即每个人是有缺陷的。刘鑫这么做也符合人的罪性,她无法克服这个缺陷。而从事后刘鑫冷漠的态度来看,她把江歌对自己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应当,朋友惨死而把自己保护的那么好,简直忘恩负义,本该是她死,而现在等于是江歌替她而死。而在基督徒眼里,耶稣为每个人的罪而死,本该是世人去死,现在却让一个不该死的人死了。

世人反应如何呢?将耶稣的行为视为笑话,压根就不认识他,同样忘恩负义。

所以,我们都如刘鑫一般,带着自己的缺陷和弱点,摈弃着善和美。那既然如此,刘鑫该不该受到谴责呢?

2

陈世峰该受到谴责吗?当然,他受到法律的惩罚,就是毫无疑问的谴责。刘鑫该受到谴责吗?也是当然,她做错了事,可以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当然应该谴责她。

但问题是,谁有资格谴责她呢?

一个失足的女子要被众人处以石刑,耶稣说道:“你们谁没有犯过和她一样错误的,可以朝她扔石头。”结果无一人上前。当我听说刘鑫的行为时也是恨得牙痒痒,但我却无法谴责她,因为她身上展示的人性的弱点我也都有,怯懦、自私、贪婪、恐惧。我能朝她扔石头吗?若我这么做了,且不说问心有愧,我们呼唤的善良、正义,也不会因这种方式而多一分。

善良理应被呵护,但可怕的不是善良缺席,而是以善的姿态处决了恶以后,自己也变成了恶的模样。凝视深渊,终将被深渊凝视。

但善良该如何被呵护?如果说一个自私自利到让朋友付出生命的人都无法谴责她,正义迟到太久,不也相当于缺席吗?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不能用暴力来对付恶,那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老实讲,我不知道。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被校霸欺凌的经历,多年以后在同学聚会上那些曾经欺负你的人向你道歉,说一声对不起,希望得到你的原谅。当着一群人的面,更像是一种胁迫。你能怎么说?

我会说:“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我不会原谅你。”

因为那些你带给我的伤痛伴随了我整个童年,不是你一句对不起就能消除的。也许我应该宽恕,但对我来说,这很难,很难做到。

多想痛扁施暴方一顿,但都知道那是不对的;但让受伤害的人宽恕对方,却也强人所难。

我经常想,作恶可真是太好了,不仅自己为所欲为,别人还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也许多年后的一句道歉就能让自己心安。而始终坚守善良的人,除了要提防可能随时而来的恶,还不会得到任何赏赐,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守心中的那份善呢?如果连刘鑫这种人都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还怎么让我们坚守那份善呢?

据说这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位美国的媒体人百思却无法回答的问题,而最终因偶然的机会被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那就是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人,已经是对你的赏赐了,让他成为坏人,本身就是对他的惩罚。

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已经非常完美了,不需要其他额外的理由和奖赏。

3

《静说日本》的主讲人徐静波在他的节目里向大家讲述了“江歌案”的始末,其中他说到一点,在陪江歌妈妈出庭后,有位日本学者对他说,说你们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而三个人就是只虫,这一件事就把你们中国人分成了不同的派别。

徐静波说他听到这个评价后很伤心,不仅是因为这个评价,当陈世峰决定挥刀行凶、刘鑫决定反锁家门的时候,就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三位年轻人带着全家人的骄傲和梦想去日本留学,最终却以如此惨烈的结局收场,真叫人心疼,而江歌无疑是最冤的魂。陈世峰,仅仅是因为分手,很难想象竟会用如此残忍的方法杀害别人。而在法庭上,作为一个人本该有的良知和担当,却全部换成了谎言、狡辩和抵赖,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对生存的渴望、对轻判的期望,让他不惜泯灭良知,在这一刻,倒是把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若真是如此,为什么还会夺走他人同样宝贵的生命呢,还是以那么残忍的方式。一个人可以追求自由,可对生命,对良知,对法律不是应该心存敬畏的吗?

我们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前文提到的那位日本学者对我们中国人的评价,说我们人多的时候就是条虫,其实这也表现在说我们的多而做的少。就拿江歌这件事来说,东京当地有将近百个由华人组成的社团,但在江歌案的处理与援助中,却很少看到我们华人社团的影子。

都说丧钟为每一个人而鸣,其实江歌案中他们三人以及三个家庭的悲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陈世峰、刘鑫的冷漠、自私,也许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传递了这种冷漠与自私,老人摔倒我们没有过去扶一把,纠结明星捐款的数目而自己却从来没有帮助过别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

人死不能复生,用这句话来宽慰江歌妈妈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如何帮助她减轻心中的痛苦,平复受伤的心灵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行动的。希望我们也能有像日本东京的那些互帮互助的组织,来帮助江歌妈妈渡过这个难关。

不去谴责道德上犯错的人,从中看到自己;不做坏事,坚守心中的善良;力所能及,帮助别人。做到这三点,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能审判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