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深处是故乡
——读许石林《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
乾州蕞娃
许石林先生的《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是法新居士所赠书籍中的第二本。
书的护封整体而言是一幅写意山水画,蓝色的背景下,山石嶙峋,层林尽染,最不可思议的是危崖边上却有树木、有小道,有人家。右上角是书籍名称《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分两行书写,左上角是许石林著,紧跟着有一句“城市有病故乡有药”,两者之间有一个十分抽象的符号,我不知道是什么。这一切都充满了悬念,这个谜底也许只有封面的设计者周彧和封面绘画宋玉明(著名画家)最为清楚。
看到这独特的护封设计的时候,我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心,我决心一定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在读这本书之前,按照我的阅读习惯,我还是上网查了查许石林先生的资料。虽然说,钱钟书先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段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但是我觉得是适当地了解作者的生活简历对于深度阅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我不喜欢一切伪阅读和浅阅读。
这本书除过前边的序和后边的跋,主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风土、礼俗和人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浓浓的情和爱,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思和怀念,对于人情世故的固守与弘扬。
这本书我是利用每日晨读的时间阅读的,大概读了两周时间。这两周的时间,我想到了很多。最初涌上我心头的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我心安处是故乡”,但是最后思忖再三,我还是决定把题目确定为“我心深处是故乡”。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对于故乡,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心安的。不为别的,故乡有我们的父母,有我们的记忆。
有父母的孩子应该知道有句古话叫做“父母在,不远行”,这句话让现在的孩子做起来好像有点难度,不为别的,社会评价体系不允许。现在谁家的孩子还在农村混,那只能说明这家的大人没本事,孩子们不争气。离开家的孩子肯定是很难安心的,但为了生计他们只能把父母埋在心底做一个不孝子。当然,我们这样说,不是说“我心安处是故乡”这句话是错的。其实人到中年,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最想回的地方就是故乡。但是满脸惆怅的你敢回去吗,你能回去吗,你忍心让父母为你而长夜难眠吗?我们衣服光鲜就可以回家了吗,这样的孩子回家父母也许能心情愉悦一些,但是看到节衣缩食的父母你能心安吗?你还是无法心安。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一个死结,有父母在,你就永远无法心安。
有记忆在,我们也很难心安。记忆中的故乡可能是快乐和美好的,也可能是阴暗和痛苦的,可能是花儿,可能是刺,也可能是带刺的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我的故乡、我的亲人,我可以说她不好,除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说它不好。
客观的说这种只看见花儿而看不见刺的行为只是一种鸵鸟行为。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个人能力所及的,那怎么办?只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力所不及的时候,面对不甚完美的故乡,我们可以把它封存起来,藏在心底深处。但是你心安吗,你无法做到心安。
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亲一样,故乡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故乡,无论它是繁华还是贫瘠,无论它是先进还是落后。在记忆深处我们可以只保留花而忽略刺,但是不能因此而厌恶自己的故乡,更不能产生远离故乡、远走高飞的念头。因为故乡需要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擦去她脸上的浮尘,露出她本来的面目。就像许石林先生一样,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不断地奔走着、呐喊着,力图把故乡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引导到传统的、正常的、应有的轨道。
为什么现在很多所谓的社会精英们以脱离农村社会、离开故乡为荣?有人甚至把他们归结为这种病态的社会风气的元凶,认为是他们的离开导致了农村迅速衰败。但是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急于逃离故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许先生把它归结为“无土栽培的教育”。对此,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是不能完全赞同的。因为对于教育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是学校教育,而广义的则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指狭义。即使是学校教育,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不完全决定于学校自身,它会收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干扰。最起码,他们的教鞭会受到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会受到家长的干扰。
高考指挥棒的威力,每个人都知道。家长对于教育的干扰,很多人还不完全清楚。其实,家长对教育的干扰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回想近十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当学校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琴棋书画,学生家长会质问你:一天不好好给学生上课,给娃一天净弄一些没眉没眼的事,考试又不考,浪费娃的时间。学校收费补课,他说你乱收费;学校补课不收费,他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减负让学生早早回家,他又说不为民服务,上课给学生不好好讲是想私下给娃补课挣外快。反正,他好像永远是对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一直将教师这一职业比喻为带着镣铐的舞者,这样的舞者又怎么能跳出优美的舞蹈?
现代教育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慢不下来,我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我们却要求教育“刀下见菜”,所以我们的孩子都成了被催熟的葡萄,看着光鲜,却吃不出来那个味儿。
其实,造成农村社会精英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化结构给他们的父母亲——我们的衣食父母带来的深深的伤害,让他们对于生他、养他的农村产生了深深地厌恶之情、恐惧之情。他们都急于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农村。这在路遥的《人生》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谁家的孩子能够鲤鱼跃农门、离开农村那绝对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大事,为此他们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玩弄了太多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许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其实对于减负、对于学校补课等等问题,我们有时候可以冷静下来这样去想一想,去寻找这些问题提出来以后,最后受益的人是谁,是学生家长吗?那么,哪些问题可能完全是家长提出来的吗?不是家长,他们会是谁?是因为学校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了吗?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我爱我的故乡,我心深处是故乡,我爱教育,我心深处是教育。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行走在乾县”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作者简介: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