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小娃们睡觉以后,牛妈和牛爸各自在自己的电脑前漫无目的的上网。牛爸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你知道什么是BTS吗?”我说:“知道啊,我以前就得过。”
牛爸:“什么?你得过?”
我:“嗯,有一阵子吃完饭就要拉稀。”
牛爸:“你说的是IBS。"
我:“对对!就是那个。大肠激躁症。”
牛爸:“我说的是BTS。”
我:“那是什么病?也和消化系统有关吗?”
牛爸啪的给我发来了一个Youtube链接。我点开来,画风是这样的:
我:“哦,是韩国男团呀!”
牛爸:“你相信吗??这个视频才放出来一天居然有四千多万的点击量,打破了youtube观看上升最快的记录!可我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
我:“你是一个美国的中年男子,没有听说过某韩国男团很正常。你是怎么看到他们的?”
牛爸:“我们游戏开发者论坛上的人正在讨论,大家都觉得这个从没听说过的团体播放量这么高实在是蹊跷。”
我:“那个论坛上的人都是沉迷于代码和三维建模的美国中年男子和几个中年妇女,没有听说过他们也很正常。”
牛爸还是眉毛胡子都写着难以置信:“韩国团体不是小众音乐吗?看这视频的都是韩国人吧,韩国有多少人?"
我谷歌了南韩的人口数量,是五千一百万。如果点击量全都是韩国人贡献的话,这24小时里基本每个韩国人都观看了这个视频。
牛爸:“这绝不可能。Youtube的浏览量应该是刷出来的。”
我:“没听说Youtube可以刷点击量的,又不是微信。我知道他们在中国还有其他亚洲国家也很火,欧美也有很多粉丝。”
牛爸看看视频上载歌载舞的小男生们,又看看我,露出了好像尼奥在骇客帝国里第一次发现自己生存的不是现实世界的困惑表情。
牛爸:“我不懂,他们为什么这么火?”
亲爱的牛爸,这一点也不奇怪啊,我们和BTS隔着遥远的距离,还有比距离还遥远的深深的代沟嘛。
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男性第二性征的讨论很火爆,牛妈在朋友圈里就看见起码不下五次吧(基于我很少翻看朋友圈的习性这就算刷屏了):
现在的男艺人小鲜肉怎么越来越娘?
缺乏男人该有的阳刚之气!
这样下去教坏年轻人怎么办,全都是染着头发画着眼线蹦蹦跳跳的怎么建设祖国!?
我边看边觉得自己的白眼要翻到脑门上去了。不自觉地脑补在键盘上敲字的是一个松垮油腻的中年大叔,或者不承认自己有青春期的女教导主任。
主任你好,你妈妈没有教过你“不能以貌取人”吗?
外表粗犷的女生也会有公主病,穿着性感的女生未必是荡妇,浑身腱子肉的爷们儿说不定敏感脆弱,白净纤细的美男子也可能不屈不挠。
再说,什么是“阳刚之气”?是你说了算的吗?
牛妈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给处在排卵期和非排卵期的女人们两组男性的照片,一组的下颌较宽,一组下颌较窄,让她们选择更吸引自己的男性。结果排卵期的女人大都选了下颌较宽的,非排卵期的女人选择下颌窄的较多。
这说明,女性在生育期会更喜欢男性特征明显的男人——线条粗犷,肌肉发达;在没有繁殖需求的时候更青睐梢具女性特质的男人——柔和,细腻,情感丰富。
经济公司又不是傻子,重金包装这些花样美男不是为了故意恶心既不掏钱也不捧场的大叔大妈的。这样的艺人火,当然是市场决定的。
你看一眼就产生肠胃不适的所谓“娘炮”,就是吸引小学和中学年龄段的女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一个小学女生不应该去喜欢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又唱又跳的同龄男孩TFboys,难道该喜欢嗓音低沉浑身肌肉的刀疤大叔?
哦不对,中国哪有嗓音低沉浑身肌肉的刀疤大叔,应该是头顶略秃不修边幅抽烟喝酒全身要么排骨要么白链子肉见识短浅又自命不凡的油腻中青年男吧。
然而请放心,女人到了要面对现实的年龄,要工作要还贷款要生儿育女的时候,自然会转换口味,一边幻想着吴彦祖彭于晏布拉德皮特梅西,一边和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一官半职的既不花样也不荷尔蒙的普通微胖男恋爱生子过日子的。
但是,那不是也不该是花季少女们的梦想。
牛妞五岁,最喜欢粉色带花边和宝石的蓬蓬裙,最喜欢的男性是爸爸。
她早上起床要先穿上她的纤维公主裙,带上塑料王冠和首饰,再蹬上硬邦邦的玩具高跟鞋在家里美滋滋的走来走去,到了中午就凌乱出一种流浪汉的落魄感。我不担心也不干涉,她十五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审美自然会变。
除了年龄,文化也是影响审美的重要因素。
看到男孩长得清秀点打扮鲜艳点就惊诧狂乱哀叹世道变迁人心不古的大叔大妈们,显然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从魏晋时期开始,我们泱泱中华就喜爱“香肤柔泽,素质参红”的阴柔美少年了。
才华横溢的潘安是“妙有姿容,好神情”,“花惭潘岳貌”;骁勇善战的兰陵王是“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白美类妇人”;文学作品里也是大把“雪儿呵,偏则把白面奚落”,“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样的描述。
我奶奶那代人迷上费翔,妈妈欣赏蔡国庆,我小时候崇拜小虎队,大家审美偏好很一致好嘛。只不过现在的小鲜肉包装得前卫时髦一点,大叔大妈们怎么就不认得了呢。
讲真,喜欢“面如冠玉”“状若好女”的翩翩美男的风气不是韩流带来的,也不是90,00后自己发明的。这是流淌在中华民族小哥哥小姐姐,萝莉御姐大妈,老阿姨怪蜀黍血液里的。
韩国五千万人口,有几百个男团女团。
美国四亿人口,2015年同性婚姻法律通过,2016年统计全美大约160万跨性别者。社会对男性美得标准的确更“阳刚”,但是人们得观念也在慢慢变得包容和多元化。
不过从没有主流观点担心这样得团体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雄风。对于看不惯的东西人们也会喜欢嘲笑挖苦,这是人性,但没有人会把这些团体和群组于国家民族形象和实力联系到一起。
成熟的人都知道,娱乐是娱乐,生活是生活。银幕上看到的和现实不是一回事。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几个化妆的少年就把国民的血性都消灭了——有这种科幻想法的人,我觉得还是先把自己脑子整理整理,再去忧国忧民比较好。
这几年美国也有人提出现在的男性变得越来越柔弱,承受力差,缺少祖辈坚韧不拔的品质。但是大家讨论的着重点都在教育和家庭。
“我们的学校制度是不是违背男孩的身心发育特点?"
"我们的环境是否给了男孩太多的限制?”
“我们的家庭结构有了什么变化?少子化对父母的态度有什么影响?”
“社会的发展是否导致父亲的角色有所缺失?”
“饮食结构和添加剂对青少年发育是否造成影响?"
……
如果一个时代的男性真的丧失了“阳刚之气”,原因永远是深远复杂的。
在中国,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丧偶式育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转。留守儿童,像野草一样生长,没人疼没人爱。父母管完上学管工作,管找媳妇还管买房子,管生孩子还管带孩子……
然后孩子妈宝了,娘炮了,追星了,网瘾了,腰一插脚一跺:
“都是电视上那帮男不男女不女的带坏的!怪你怪你都怪你!!”
这锅也甩得太容易了。
韩国从模仿日本的小跟班,短短20年间就创造出了风靡全球的团体和作品,创造了Kpop这个全新的音乐流派。只要看看各大音乐平台的分类和收藏就知道他们的世界影响力有多大。
世界各地的粉丝们,追韩星,学韩语,跳骑马舞,让偶像的新歌打破Youtube观看记录。
中国的孩子,打扮行为举止不和大叔的意了,喜欢的东西大妈看不懂了,各种揣测污蔑恶言恶语打压,恨不得能消灭之而后快。
然后指责别人对我们文化输出,抱怨自己的孩子们没有创造力。
不管多大年纪,对人类的能力要心存敬畏,对自己的见识要脚踏实地。
看不惯这个瞧不起那个又拿不出个坚实论据,除了证明自己老朽,啥也证明不了。
牛乱七八糟 2018年9月10日 于西雅图
这篇文章前几天发到微信公众号简直就是大型脱粉现场。
有人说我写了一道送命题,“你也不想想,你粉丝是少女多还是大妈大叔多啊?”
我心里当然清楚。但是心里有话却憋着不说,或者净说观众爱听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作者。上有很多打算好好写作的人,也许能够理解吧。
推广一下我的公众号:牛乱七八糟画故事(ID: niuluan78zao)
看更多漫画就去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