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众
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现在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五年。
2月11日,同相君提前观看了《爱乐之城》的点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话,那便是——惊喜。
这部在金球奖上七提七中、并且以13项提名领跑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神作”,不论是在人物剧情还是摄影剪辑上都堪称一流,就连原声配乐都直击人心。男女主角在梦想与现实中踌躇,整座城市被蓝紫色氤氲笼罩,每一帧都美得让人心醉神往。
电影在一段将近5分钟的歌舞长镜头中拉开帷幕。堵得水泄不通的公路上,人们以音乐来消磨冗长的时光。顿时,焦躁不堪的他们忽然蹿出车窗载歌载舞,现实的焦虑和梦想的形状以暗喻的形式喷涌而出。
行云流水般的一镜到底让人感慨拍摄难度之大的同时,也为整部电影奠定了“爱乐之城”的主基调。“我喜欢经典歌舞片中连贯的镜头,不像九十年代后那种靠剪辑出来的。歌舞片是在调度、镜头上超越歌舞剧,而不是靠把舞台传统的表演、布景剪辑得支离破碎。”导演Damien Chazelle说道。
美轮美奂的意境,
写给L.A洛杉矶的一纸情书
片名“LA LA LAND”是英语里的一个常用俚语,韦氏词典注明:
‘La La Land’as the following‘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一种如梦似幻的、脱离残酷现实的精神状态。
另外,大写的L.A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洛杉矶(Los Angeles)的简称。
这个绝妙的名字正中整部电影的靶心,极准确、简练地形容了影片里的故事:男女主人公脱离过去的生活,前往好莱坞追梦。
Emma Stone是一个有着演员梦的女孩,她在咖啡馆边打工边追寻自己的梦想,但试镜却屡试屡败,让她沮丧不已;Ryan Gosling饰演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最大梦想就是开设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并一举拯救濒死的爵士乐。而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在高档餐厅弹奏钢琴的乐手,靠着弹奏节日乐曲赚取聊以果腹的小费。
两人偶然相遇在人生的低潮点,却又有共同的艺术梦,一拍即合、心心相印,确实是陷入了自己的LA LA LAND里。
其实,整部电影的核心不是追梦的男女主人公,而是他们所在的城市——洛杉矶。在这部电影里,城市是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独立角色存在的,它承载着无数追梦的年轻人,他们从大江南北来到洛杉矶,只为奔赴心中向往的好莱坞。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有的人铩羽而归,有的人却收敛傲气,向现实低头。
而导演手下的洛杉矶比以往更加动人和缥缈,整片天空都氤氲着紫色,仿佛梦境一般,美得不真实。男女主人公在梦幻到有点虚假的城市相遇,却又不得不为现实所折腰。或许,这就是好莱坞,在名利、名气、名望的背后,一定会有失落、失望和失意。
影片结构上也颇有新意,全片分为冬、春、夏、秋、再到冬,共5个章节,随着季节交替的还有两个主角的情感经历。“冬”代表着怀才不遇的两人的初次相遇;“春”迎来了热爱歌舞的两人情投意合;夏捕捉了两人相爱过程的浓情蜜意,秋预示着梦想遭遇现实的无可奈何;最后故事又回到了“冬”,两人时隔五年再次相遇,男主演奏了初遇时的感情曲,曲中有他关于爱情最美的模样。
满腔热血的致敬,
献礼好莱坞歌舞片黄金时代
导演Damien Chazelle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法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这位32岁的电影人本想成为音乐家,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没有那方面的天赋”。于是,有着“歌舞片之王”之称的法国导演——雅克·德米成了他的超级偶像。
Damien Chazelle的每部电影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向好莱坞黄金时代致敬的影子。其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别为Guy和Madeline,而这正是雅克·德米的经典歌舞片《瑟堡的雨伞》中男女主角的名字。
到了《爱乐之城》里,大大小小多达对十余部经典电影的致敬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细节。影片开场的公路歌舞就开启了导演对于好莱坞歌舞剧黄金时代的献礼模式。那段公路歌舞长镜头的原型来自1967年法国电影《柳媚花娇》。
之后女主角与闺蜜在房内调侃嬉戏的一幕,在1978年美国电影《油脂》中也有过相似桥段。而闺蜜们帮女主挑选衣服以及在公寓歌唱则是对奥斯卡经典歌舞片《西区故事》的致敬。
片中令观众惊艳到的美学构成——四个女孩在夜间大道上热舞的片段,同样是导演精心策划的致敬环节,它来自1969年奥斯卡电影《生命的旋律》。
至于必将成为经典的男女主角在林间小道共舞的一幕,是对两部经典作品的致敬。首先,两人在长椅上换鞋的一幕来自1937年黑白电影《随我婆娑》。
之后,两人共舞的一段来自1953年由文森特·明奈利执导的电影《篷车队》,就连“高司令”和“石头姐”当时穿的鞋子都和《篷车队》中男女主角所穿的一模一样。
片中两位主角甚至来到了《无因的反叛》里著名的取景地Griffith天文台,上演了一出在浩瀚宇宙中,无重力的太空之舞。从绝美银河到绚丽星云,导演用特效给了观众一次极佳的观影体验。
这一段除了选用了著名的Griffith天文台之外,两人星空漫舞的一幕也是向2002年奥斯卡歌舞剧《红磨坊》的致敬。
在影片的结尾前,那段由男主角臆想出的“平行世界”里,导演更是一口气加入了《甜姐儿》《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红气球》《瑟堡的雨伞》《锦色春城》以及《百老汇旋律1940》等多部经典歌舞作品。
故事最后Mia和Seb五年后在酒吧里相遇的桥段,也忍不住让人想起由Ingrid Bergman主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经典对白:「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馆,你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家」。
导演Damien Chazelle表示,他希望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创造了一个画廊,悬挂着那些经典作品,而是把这些「新」和「旧」融合在一起,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现代化、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手法。
感人至深的纯粹
欢迎来到逃离现实的“LA LA LAND”
美国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Cynicism's not welcome in 'La La Land'/愤世嫉俗在La La Land里是不受欢迎的"。据导演Damien Chazelle所说,《爱乐之城》是关乎艺术家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故事。
全片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影片在“秋”的阶段,男女主角之间由炽烈到分歧,充斥着梦想与现实相冲撞的无奈。
当女主角Mia完成最后一搏的试镜后,男主角Seb跟她深情对视,Mia问出“Where are we/我们将何去何从?”
然后,他们相视一笑,对对方说“我永远会爱你的”。这与《卡萨布兰卡》中名垂千古的经典对白“Here's looking at you,Kid。”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歌舞片向来都是国人不太好消化的影片类型,对于《爱乐之城》这部电影来说,也不是所有人都爱不释手。
纵观十几种传统影片类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影评人待见的其中之一。确实,如果处理不好,在剧情中突兀的插入歌舞场景很容易造成影片的割裂感。
所以在歌舞片黄金时代过后,这个类型的电影始终在走下坡路。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几乎已经是音乐歌舞片的绝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高科技、高技术的商业电影。
在早前的《爱乐之城》记者会上,当被问及衰落的音乐歌舞片是否也需要像片中衰落的爵士乐一样,被“现代化”时,导演Damien Chazelle表示,“你错了,你看到的只是我用了现代电影技术做了一些特效,做了一些以前做不到的编舞,但你没有看到是我的剧情是现代的,片中主角所陷入的困境也是现代的。”
在这个IP作品横行的年代,原创的音乐剧要有上佳的质量可谓难度不小。但沙泽勒为了向他的偶像——法国新浪潮导演雅克•德米的音乐剧《瑟堡的雨伞》致敬,6年来不断改进《爱乐之城》的剧本,终于将音乐剧以一种现代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Damien Chazelle所坚持的原则,是在于对音乐歌舞运用上的克制,他称:“唱段不能硬塞进去,一定要顺应剧情,在情感到位的地方顺势而出、引吭高歌。”而这正是雅克·德米歌舞片的精髓。于是,观众不难发现在影片中,很多歌舞片段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影片的最后,导演用蒙太奇手法展示给我们展示了极其梦幻的一个平行空间、一个充斥着“如果......”的Wonderland。在那个空间里,男女主角拥有着几近完美的生活轨迹、拥有着毫无遗憾和叹息的生活环境。但我们都知道,那不是生活、也不是艺术,那是幻想。
仿佛听到有人在说,欢迎来到与这个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LA LA LAND”:有的梦虽美,但终将破灭。男女主人公在好莱坞实现了好似LA LA LAND的成就,却失去了曾助推他们坚持前行、心灵相通的LA LA LAND。
如此巧妙的安排,使得结局与片名完美呼应。影评人表示,“它美好得如一个童话,它对一切的怀疑、顾虑都是免疫的,即使我们知道它是虚幻的,也不忍心戳破。”
在这个传统的美好与残酷的现实格格不入的年代里,《爱乐之城》向所有人证明——那些所谓的高新技术,在充满灵魂的电影制作面前是多么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