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船去中国》之拙见

        喜欢文里对各种食物的细腻的刻画,让吃货读者们藏着掖着的味蕾想入非非。红房子西餐馆里的烙蛤蜊的蒜蓉和汤汁,伊丽莎白大道上的炸春卷,叉烧包里微甜的精肉,素菜包里的香菇味,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就连范妮做的“红烧火鸡肉”也让馋虫们蠢蠢欲动。

        除去这些细腻的笔触引起的“共鸣”,剩下的便是百感交集,关于这个破产了却仍然骄傲着的家族。台版小说分为两部,暂时只读了上部,讲的是姐姐范妮。揣着高傲又孤独的自尊踏上美国的土地,经历了一场迷茫的恋爱,最后却成为神经错乱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变得邋遢随意。就像上上个世纪的一盏雕塑,范妮所有的骄傲都风化在异乡的土地上。三言两语无以概括,个中滋味还需亲自读了才能体味。

《慢船去中国》之拙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一点新思想的人就是这样。只有那一片小天地时不满足,以为出去后就能获得解放,得到不一样的人生。真正离开了才发现自己格格不入,融入不了新的环境。这是因为人出去了,思想仍然禁锢在单一狭隘的圈子里,跳不出来,灵魂还在原来的圈子里伸长脖子心甘情愿地被拴着。不愿解开拴着的那根绳的,就成了孔乙己,被新的格局格在外,也回不去旧格局;解开了那根绳的,她的未来就只存在于想象里了,就像离开笼子的鸟,你不知道它会飞多远,飞多高。

        小说题《慢船去中国》,是句西方谚语,也是首歌《On A Boat to China》,比喻世界上最漫长的路。看来,书名也可直译为“漫漫长路”?还不太读的懂其中含义,只觉有种饱经世事的成熟。

《慢船去中国》之拙见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书的本身,看了一些书评。有的人认为它是一本贩卖小资情调的,以上海为噱头的时尚写作。我想,纵使它在消费读者的“上海情怀”,也不能否认它很招人喜欢。毕竟,小资确实很有生活情调,并且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作为半个上海人,我也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地道的老上海的情怀也确实是书中那个味道,所以才容易走到读者心里,只不过现在的上海有着太多外来人士,民族大融合一般的气息掩盖了上海原有的味道。

        以上拙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船去中国》之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