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魔鬼经济学》

一:《魔鬼经济学》简介

  • 本书是由擅长数据分析的史蒂芬·列维特和擅长讲故事的史蒂芬·都伯纳两人共同完成的巨作。读完后自我感觉这是一本用数据为线索教你魔鬼式思考的经济学悬疑小说,视角很独特。本书一共分为4本:
    • 《魔鬼经济学1》:数据分析找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 《魔鬼经济学2》:经济学角度看待道德问题;
    • 《魔鬼经济学3》:认知和行为的非理性,后果的不可预设性;
    • 《魔鬼经济学4》:向孩子样思考& 动态博弈的智慧
解读《魔鬼经济学》_第1张图片
自制的魔鬼经济学4本书思维导图

二:《魔鬼经济学1》

  • 揭示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世界:
    • 教师与相扑力士的共同点;
    • 三K党和房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 毒贩与母亲居住一起;
    • 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三:《魔鬼经济学2》

  • 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
    • 遏制气候变暖;
    •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的特点;
    • 犯罪率升高与电视看多的关系;
    • 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却是一样的逻辑;
    • 街头妓女和百货商店圣诞老人相似点;

四:《魔鬼经济学3》

  • 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 何谓魔鬼式思考?
    • 承认自己不知道;
    • 你的问题是什么?
    • 真相在问题的根源;
    • 所罗门王和大卫李罗斯的共同点;
    •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

五:《魔鬼经济学4》

  • 用“有色眼镜”看清世界:
    • 林伯翰&灾星韦恩;
    • 高油价 & 竞猜;
    • 痛失21点;
    • 何日宜墙银行& 万花筒 & 一日火箭

六:核心观点以及读后感

  • 史蒂芬·列维特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找出数据中的反常处从而分析出坏人的作案证据,这招绝对狠而且说服力很强。的确经济学跟大数据是分不开的。不管是金融市场分析还是学者写学术论文,往往都是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出事物间的相关性。尤其是阅读到作者通过一系列数据很理性且有逻辑性地分析出事物背后的真相,那一刻感觉就像看悬疑破案一样过瘾。

  • 在某一领域拥有信息优势的专家会不会利用自己的不对称信息,以损害客户利益为代价谋取私利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这种欺诈现象随处可见,从房地产中介到医生再到商人,正是因为与“客户”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性,才有从中获利的可能性。阅读完这章节内容突然意识到大学里学什么专业看似不重要,但是学科素养对培养人的底层逻辑思维很重要。

  • 史蒂芬·列维特在本书中提到劝说的方式是“吓唬”,给对方设置心理防线。就像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样打心理战术。这招貌似是很多做销售惯用的伎俩,当然也不能绝对化,不过的确很多人输在了心理战术上。

  • 史蒂芬·列维特在分析90年代以后全社会犯罪率下降的原因,这章节内容真的很震撼。他认为“经济繁荣、人口老龄化、死刑执行率”是不相关因素,“蹲监狱人数上升和警力扩充”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堕胎合法化政策的出台。如果让我分析中国的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会认为是全社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文明素养的提升以及国家的警力扩充和严格的监狱管理制度。也许中国的治安跟堕胎合法化政策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礼教的束缚让中国女性相比于西方人更保守些。

  • 针对“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问题,我个人比较赞同荀子的人性本恶观点。我觉得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通过后期的不断学习和修养,慢慢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和道德,才得以表现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道“人生就是一段不断自我修炼的旅程,在旅程中慢慢自我反省逐渐达到圣人境界”。

    • 比如说为了保护环境,欧洲国家开始征收垃圾税,按产生的每袋垃圾收费。结果民众把垃圾袋塞满,往马桶里倒,埋在自家的院子里甚至倒进森林里,最后导致环境更加恶化。这就是所谓没有考虑到大多数民众的切身利益所做出的的决策,必然导致民众会有“下有对策”的做法。
  • 为什么有了正确的认知却很难做出正确的行动?史蒂芬·都伯纳认为人们不仅仅因为“这样做事正确的”就去行动,而是受到各种诱因和动机的影响,并且行动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预设的。

  • 史蒂芬·列维特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在变魔术中,是小孩子还是拥有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更容易被骗呢?” 答案是博士物理学家。这个实验很新颖。所以成年人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向小孩子学习,学习孩子们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把问题简单化,从小问题着手,试着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当下的矛盾和纠结就云消雾散了。其实我们有时候再往回思考曾经经历过的纠结到现在啥都不是了,那是因为我们真正跳出那个局后看问题的通透。

  • 今天终于读懂了这句话“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确再博学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知道的东西多得多。我在学习中产生过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一段时间里我好好学习后会突然发现自己比之前不懂的东西更多了。现在明白了其实自己不懂的问题一直都是很多很多,只是当自己开始用心学习时,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过渡到了“开始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已。因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魔鬼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