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受敌,如何读透一本书?

八面受敌,如何读透一本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法论的文章。

谈起读书方法,网上很多卖灵汤妙药的教程,以夸张之言,故作惊人之语,如半小时快速读懂一本书这类等等。正如罗永浩的东半球最好用手机一样,情怀可敬,然不必当真。

一切灵汤妙药速成法不过就是纸老虎。

关于如何读书,我们可以参详一下古代先贤,一代大家苏轼,他的读书方法叫做“八面受敌”之法。

苏轼大家都很了解,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初中高中就学过很多他的文章,是个学霸型的人物。《宋史·苏轼传》里记载,当年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他的文章,都不由惊叹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 这是欧阳修夸赞苏轼语。。

如此学霸,其实在小时候也遭遇过读书的难题。苏轼曾经在一首诗《夜梦》中记叙了小时候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情景: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晚上梦见自己小时候贪玩儿的事,父亲对学习监督得很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当天本来应该读完《春秋》这部史书,结果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书的三分之一。心里担心父亲来检查家庭作业,所以感到提心吊胆总是不踏实,好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焦虑不安。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诗,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多岁了,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梦见儿时父亲督促自己读书的事情,可见童年记忆的深刻。另一方面也可知苏轼从小天赋极高有过目不忘之能的说法,是不可靠的。

苏东坡一生勤读书,更会读书,他积累的一套读书方法。他给他的侄女婿王痒的信《又答王痒书》有具体阐述到: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可谓字字珠玑,值得反复揣摩。

古今中午书籍包罗万象,浩如烟海,什么内容都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若是漫无目的去翻看,时间精力姑且不说,吸收效率也会特别差。因此所以你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带着一个特定的目的去读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苏轼给的建议是,一本书,要读很多遍,每一遍都只专注于一个层面,所谓“每书数过,一意求之”。想研究政治政策,就着重于书中的奏章言论;想搞懂典章制度,就着重于书中官职升迁礼仪往来,想看明白地理建制,就着重于书中的地名沿革山河变动。

苏轼自己,就是这么读书的。曾经有人问他,你这么博闻强记,别人能学吗?苏轼给大家举了一个他读《汉书》的例子:

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

可见苏轼读史书,目的性非常明确,要么侧重于政治,要么侧重于人物、官职、军事、经济,每次一件任务,几遍下来,《汉书》就算是吃透了。

苏东坡贬职黄州时,一次朱载前来拜访,苏轼却久久没有出来,朱等得有点不耐烦想走,这时,苏轼才从室内出来连连作揖道歉,告之正在抄写《汉书》。朱听了很是奇怪:“以先生之才,开卷一揽,自可终生不忘,何用手抄呢?”苏东坡回答:“不然,我读《汉书》迄今抄过三遍,最初是每段事抄三个字为题,第二遍是每段抄两字为题,现在只用一字”。朱载翻开苏东坡所抄的《汉书》,挑一字,苏东坡应声背几百字,无一字差失,几次改挑,莫不如此。朱惊讶不已:“先生,真谪仙才也。”

有一个同乡的少年才子唐庚在他的《文录》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坡赴定武,过京师馆于城外一园子中。余时年十八,谒之。问余:‘观甚书?’余云:‘方读《晋书》。’卒问:‘其中有甚好亭子名?’余茫然失对,始悟前辈观书用意盖如此。”

意思是说,有一次苏轼路过定武,他去跟苏轼请教。苏轼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呢?唐庚说:“《晋书》。”然后咣咣咣地讲起来, 苏轼突然来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好听的亭子名吗?” 把唐庚给吓了一跳,再一想,真答不出来。唐庚回去琢磨了半天,才领悟到这是苏轼在教他读书之法,大为感叹。估计苏轼当年读史书,其中有一遍,是专门研究里面的建筑物名称——竟细致到了这地步。

看书只要你带着目的,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终为始,可以对资料有所取舍,专注一道。反复几次,吸收效率才高。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苏轼把这种读书法叫做“八面受敌”。

“八面受敌”精读法,不是浮光掠影地泛览,更不是走马观花地涉猎,而是对某一著作集中精力和心力,做到“一意孤行”,各个击破。清末学者李慈铭称之为:“诚读书之良法也。”

八面受敌的典故出自《唐摭言》里称赞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意思是水平太高,八面来敌也可从容应对。其第二层意思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盯着我想要的读。

如此,则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器可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面受敌,如何读透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