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过得有些浮躁,以至于到今天才开始动笔写本周的招募文案。
每次带领完读书会,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当时很想马上、及时的把感受记录下来,但转念之间又放弃了,名曰:再沉淀沉淀。
沉淀
这一沉淀,就又快到了一周的三分之二。内心开始慌乱,告诉自己该写了,该写了,但身体就是在屋里来回打转的走,无法安定下来。
直到自己给自己找不到再拖下去的理由。
于是,就这么开始自由书写,也开始静下来来问自己。
我在晃悠什么呢?
每次掐指一算日子,奔着倒计时开始行动准备。写文案、备课,准备茶点、定鲜花,联络成员,甚至有时还偷个懒,心里说,该来的自然会来。
3月23日,是带领《越书写越明白》第一期第6场,眼看12场已过半,我惊呼,哇,真太不可思议。
这让来的小伙伴面面相觑,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傻乐。
想当初带领前的那个犹豫和对自己若干个不相信,现在竟然第一期过半,是不是也是一个奇迹?
对于我这个有着十足拖延和完美主义的人来说,无法想象啊。
我在想,我是怎么坚持的呢?为什么每一次无论来多少人,都如同第一期那样的新鲜和喜悦,每一次都犹如打了鸡血,好像回到做节目的状态,为自己突然出现的灵感和创意兴奋不已。
但是,我明明很喜欢做的这件事,为何会有一丝丝的焦虑,又让我既期待又害怕周六的到来?
写到这里,不由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承认 我有焦虑
那个场场都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的我,其实对自己有太高的期待。内心生怕自己在每次带领中没有顾及小伙伴的回应,生怕没有让他们获得好的体验而失望,那份担忧和焦虑一直在啊。
总想一出手就打出一张漂亮的牌,否则哪怕攥在手里出汗,也舍不得打出认为不漂亮的牌。
要出就出个漂亮,否则就不出。
这一直是我的个性,也是我的一个顽疾。
我很怕失控,总担心因没有事先准备好,造成现场的慌乱。那个看似表面风平浪静的我,背后其实早已无数次演练事先想好的画面。
这一场也不例外。
现场来了三个小伙伴,都是相约而来的朋友。他们都是好朋友,在一起自然很热闹也不拘束。
结束时,大家分别为对方抽出祝福的红花卡,真诚面对面的说出祝福和鼓励的话语,这让旁边见证的我感动的有些热泪盈眶。
很奇怪,当置身于这个特殊的空间,特别的场域,真的很神奇,很多素未谋面的小伙伴都会自然敞开心扉,道出平常不曾表达的话。
只是,这次有些遗憾,小龙哭了。
在读书分享的时候,她讲述童年一段往事,讲述了她心底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故事,动容处一向大大咧咧的她竟然流下了眼泪。
要知道这可是她参加这么多次读书会第一次的流泪啊。
这对我来说,又惊喜又有些慌乱。
惊喜的是,她终于在今天打开心扉,说出压抑在心的话,这对她何尝不珍贵?慌乱的是,那一刻我有些条件反射样进入咨询师模式,可一想,不对啊,我只是一个陪伴者,不允许我有太多角色。
于是,在我大脑不断的切换中,小龙的情绪慢慢平复,等我再想去回应的时候,都已经翻过一座山。
下来后,有些遗憾,也有些自责。
对于一个带领者,应该时刻在场,应该时刻保持投入倾听、临在状态,怎么能跳出来,怎么能分心呢?
是,我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因为各种应该不应该的念头,我把自己困在原地,不得解脱。也没有勇气去问小龙当时的感受。
直到前天我看到一句话:人生还很长,别光顾着丧,不然累都累死了。
是啊,为何要丧呢?
破壳 才能成长
就因为对自己的不满意?因为想要每一次都做得很好?
我可以让自己做的不够好吗?
我问自己。
停顿良久。
我为什么不可以允许自己做的不够好?我为什么非要要求自己做什么都要好?
我到底在怕什么?担心什么?
我是怕来的小伙伴失望吗?还是担心他们有未解的疑惑,我无力帮助?还是顾及我的什么形象,看,还是心理咨询师呢,怎么没及时回应?好失望啊。
哦,原来,我是这么多的担心啊。原来,我是把自己给裹进去了。
该停下来看一看自己了,否则会与初心越来越远。
想到最初带领读书会时,我忐忑不安。刀哥说,带不好还带不坏啊。我在心里惊呼: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要带坏?我的字典里没有坏!
如今,再回味,突然觉着刀哥是大智慧。
我不想每一次都尽善尽美,我不是完人,我也不是圣人,我更不是花无缺。
我选择带领读书,是因为我喜欢,是因为我喜欢这种款待每一个人到来的仪式感,喜欢听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喜欢在舒缓的音乐下不疾不徐的念书中的文字,喜欢看到大家喜悦的笑容和真诚的泪水。
Ok,这就足够了。带坏又怎样,回应不够好又这样?哪怕只来一个人,哪怕是我一个人,我仍然还会坚定继续读下来。
除此,还能坏到哪去?
我喜欢 这就够了
在《你是一切的答案》书中,作者简里里写道:
别要求自己是全能或是圣人。接近全能感的人只有两种,一是婴儿,一是上帝。
好吧,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凡人。一个可以把事做好也能做坏的凡人。可前提是,这是我愿意尝试的事。
多试几次又何妨?
想想,我也是幸福的。像我这般如此任性的人也是少见。
幸运的是,我有一直支持和包容的家人,我的朋友,也因此才让我更有底气。
不过有一点,我明白,当你选择任性,也必定做好为任性买单的勇气和结果。
无论怎样,这一切都是你心甘情愿的选择。啥,都认。
破壳,很痛,但是,这就是成长。
记得女儿听到我这句话时,不置可否。她惊奇的望着我:你已经是大人了呀。言外之意,你分明是我妈,怎么还没长大?
我笑着说,是,在人生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妈妈也需要成长,也需要不断学习。这是终身学习的课程。
什么是向死而生
读书会上,在做了死亡冥想之后,小星问我,如何理解向死而生?我回应了我父亲的故事,讲述了父亲生病期间的坚强,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对生的希望,他身上迸发的顽强生命力让我开始对生死有了不同的认识。
所谓向死而生,就是不畏不惧,平静中度过每一天生的日子,就是感恩。
巧的是,我的一位叙事伙伴姜春荣老师某天正好在一个群里的分享,再次回应了这个话题。
他写道:
人是向死而生,向生而弱,而后得病的。向死而生中的死,指的是我们想要极力逃避的情绪与感受,如,焦虑、恐惧、害怕、无力感、羞愧感等;向死而生的生,指的是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即,我们唯有面对自己内心的情绪与感受,才会有强大的内心与生命力。
向生而死中的生,指的是一味追寻生活中一切令人愉悦的事物,这样的追寻其实是一种逃避——极力逃避自己内心的感受,越逃避,内心越弱,最后,人就会瘫痪——失去动力与活力,困在原地,动弹不得。人虽然还活着,但精神已经死去了。
说得真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地鸡毛,每个人都在向死而生,每个人也都有与自己和解的功课。
只是,偷一点懒都不成,你越想逃避什么,它越不肯离开。
于是,觉察焦虑,觉察那个认为的不够好,我一遍遍对自己说:
我看见你内在的本质。
我完完全全接纳你。
我懂得你。
(这三句话出自《越书写越明白》第五章中冉冉老师的文字)
说完顿时轻松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卡点在哪里,让我再次看到自己,也通过这一次非同寻常的复盘让我内心重获安宁。
写到这里,诚挚的邀请你,本周六3月30日下午三点到五点半,方糖读书会开启第一期第七场,欢迎你来,为了更好的看见。
本期主题:看见,一种生命智慧。
我看见你,我真正地看见你,我用灵魂看见你。
这是人与人之间何等深刻的联结。
人与人之间的爱,在看见里流淌出来。
——马冉冉
方糖读书会介绍
带领书目:《越书写,越明白》(马冉冉 著)
分12次带领完成,还剩6次
时间:每周六下午15:00-17:30(如有不可抗拒因素会顺延)
费用:单次:60元/人
剩余7次连续参加(需一次性缴纳):300元
地点:北京丰台区十号线石榴庄地铁站对面(具体地点进群后通知)
12次《越书写,越明白》之后,
接下来的待读书目如下:
《把自己爱回来》
作者:周志建
辅仁大学心理博士 叙事取向专业训练讲师
心理师 谘商督导
“叙事私塾”带领人。“自由书写”推广人
《生命的重建》
作者:露易丝.海
美国最负盛名心理咨询师 杰出心灵导师
著名作家 演讲家
《她力量》
作者:塔拉.莫尔
作家
女性影响力研究专家
请准备好:
1.一支顺滑流畅的笔
2.一本见之则喜的本
3.书可自行购买,或现场购买,费用为:60元(全球零售不打折)。
特别鸣谢:
特别感谢水炎老师,为读书会提供最理想的环境,解决我的后顾之忧!也感谢在我懈怠时的鼓励,感恩一路给予我很多支持的良师益友。
北京 方糖读书会带领人,编号:FT00152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
叙事疗法实践者
国际认证(IHNMA)催眠治疗师
家庭婚姻治疗师
从事传媒工作十五年,主持人、记者
曾任北京台情感访谈节目主编、资深编导
最后关于付费的一点说明:
为了保证读书会场域的稳定性,报名参加读书会的朋友,我会强调付费后再入群。先付费的意义就在于,在您选择的那一刻可以慎重的考虑这是不是您需要的,一旦选择,付诸行动,这既是一份双重的承诺,也是一份相互的尊重。
报名请扫如下微信,请注明:读书会。付款后统一入群。
图片发自App
(加微信后报名以付费码为准,谢谢您的支持)
关于方糖读书会
方糖读书会(又称方糖岛,可点击链接了解)是由每日微光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伟(刀哥)先生和他的太太马冉冉老师共同发起的大公益计划。
图片发自App
自2017年6月28日“方糖读书会大公益计划”启动以来
截至 2019 年 01 月 08 日,
FTD方糖岛成员全球带领人共 215位,
遍布全球 100 座城市
感恩您阅读完此文,祝平安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