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鬼影只露出眼白和白色的牙
所有的灯光在幽暗中交织出光线的网
你的慈祥消失在黑色的看不见的记忆里
拉着我手我便直觉地认为就是我的父亲……
我是煤矿工人的女儿,我的哥哥也是个矿工,我就读的学校就是矿上的子弟学校,同学的父亲几乎是清一色的矿工,矿工的生活我太熟悉了——到矿上的澡堂子里去洗澡,刚下班的女工们脱下工作衣,跳到水池子里,立刻水池子里的水一片黑色,像是倒进了墨水一般;到井口去等父亲,看着一群工人从罐笼里出来了,头顶矿灯,腰束皮带,一样的装束,浸透煤灰的工作衣和黑胶鞋,脸全是黑的,只有牙齿和眼白白的吓人;井架上的天轮日复一日一成不变地旋转着,升井的煤车沿着窄窄的轨道“咣当咣当”地奔向洗煤厂……读完东篱的《远去的矿山》,矿区的点点滴随着作者的笔墨,在我的记忆中渐次复活,我所认知的矿山与矿工,比书中描述的还精彩。
精瘦斯文的万叔像极了书中主人公赵忠孝。他自觉自己有一肚子文化,又是国家开来的大矿工人,一心想找个中意的老婆,奈何家里太穷,“饥不择食,贫不择妻?”耽搁到快三十岁才找了个一字不识的粗壮女人,所以经常性地就能听到他夫妻俩的斗嘴:
男:“人常言:妻贤夫祸少,子贤父心安。你真不是个贤妻呀”
女:“你啰啰嗦嗦的,光会卖嘴皮?啥咸妻淡妻的,这些活儿还不都是我干……”
玲是我住樟树下时的邻居,她家六口人住一间,我一个人住一间,于是她妈妈好心地打发她来给我做伴,于是我俩成了室友。那时侯她在山南井开溜子,而几乎穿越了整个太和山的山南矿对我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诱惑力,我央求她带我去看看。因为误了接送上下班的小火车(俗称人车),我俩决定从火车洞里面走过去。从火车洞的这头望见火车洞的那一头,只有手电筒那般大小的光,我惶恐地拉着她的后衣襟,紧贴着潮湿的毛茸茸的洞壁,踩着脚下的碎石子,朝那束光走去。火车洞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拉煤的火车穿过,当火车鸣着长笛遮挡住洞口那一束光的时候,我便将整个身体紧紧地贴在洞壁上一动也不敢动,直至飞速行驶的矿车一节节地擦身而过,才能松一口气。玲说,出班晚了赶不上人车是常有的事,不想走路的话可以扒煤车回来。这样的工作,玲从不迟到,也没旷过一天工,风雨无阻。
“车箱煤装满了,他就趴在煤堆上,火车一路长啸,刮起的大风把煤灰扬起,他的嘴里立刻吃进了煤。工人都是有经验的,告诉他,在煤车顶上绝不能说话,一说话,煤灰就进到肺里了。可是鼻子总是张开的,没法堵上,眼睛更是没办法。趴在车顶上,本是危险至极,前面要过山洞,时刻要盯着,要是没注意坐起了身,不小心脑门就撞在了山洞上。就算不刮风,眼睛也总是最受累,煤屑借着火车的速度直达眼睛,有时干脆就钻进去,眼中酸水直流,一片黑暗。”此刻读着这样的文字,想起那个失去了联系的玲,我的眼中不由泛起了雾水。
“他上四点班,夜里一点下班到家快两点了,她没睡一直在等他,手也没闲。”
“矿工的家属个个担惊受怕,只要男人没到家,她们就走出门站在山坡上,朝着井口方向,一遍又一遍望,直至看到男人的身影远远出现,便立刻扭身回去做饭”……这两段文字,是许许多多和我母亲一样的矿工妻子的剪影,她们要在那个一切生活物资都十分紧缺的计划时代生存下去,付出的劳动付出的血汗付出的贡献绝不比煤矿工人差一丝一厘。开荒种地、支援高产,后勤基建,很多工作场合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家属工”。
黄伯的妻子曾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嫁了矿工,完全失了本相。下井开溜子、矸石厂制砖、挖筒底煤、食堂帮工她都干过,因为每一个工作都是临时性的,所以没有退休工资,老年时染上拾破烂的瘾,一睁开眼,就在垃圾堆上转,见什么都稀罕。虽然儿女都出息了,没少给她钱,也出尽了奇招去阻止她翻垃圾,奈何她就是闲不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还能动弹,多挣一个是一个!”
同学的丈夫文是接他父亲的班成为一名回采工人的,他曾告诉过我:釆煤区要下到“三水平”,井下的巷道就像地面上的山势一样,曲曲弯弯,高高低低,很多地方走是走不过去的,只能爬。爬上爬下早就一身水了,干活的时候就脱了衣服,渴了就喝水管子里的水,水管子的水就是井下的水,尿也有,啥都有。
他经历过两次矿难:一次大冒顶,主体压力来了,他正在掌子面打柱子,听见旁边的工友说,压力来了,快跑,他便跟着工友跑。可他的腿像被勒住了一样,怎么也跑不快。冒顶下来,他被埋在煤堆里,一天后才被刨出来——竟然没有太大的伤,只是眼睛睁不开,脸上被崩出了些黑坑。还有一次是瓦斯爆炸,死伤人数比较多,他是比较幸运的,因为离的远被冲击波掀起抛到了一滩水里,靠那滩水侥幸活了下来,只是少了一条胳膊。煤矿破产以后,他靠着一条胳膊送外卖为生。
作者说自己“是一个严格的写实主义者,对生活的真实抱有敬畏之心,描写真实的矿工及他们子女的生活状态。特别是矿区老姑娘的生活,采用的完全就是平铺直叙的白描,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因为写实,小说读起来就很让我感慨,不自觉的,我把我所了解的一些人放进了那些场景中,仿佛时光交错,现实中的人物与书中人物纠缠在一起,在一个叫煤矿的山区,过着他们像草一样的生活。
向矿山致敬!为东人篱点赞!请记住在远去的矿山里,曾经有过一大群普通人,他们有过被岁月磨平看似波澜不惊的过往,也曾有过青青梦想、努力与辛酸……愿那盏星星一样在矿山闪亮的矿灯,不会消失在黑色的看不见的记忆里……